高中数学学科中教与学模式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2020-11-05 09:28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卢旭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9期
关键词:增函数单调例题

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 卢旭钦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加注重学生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面对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为改变数学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化现象,优化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协商教与学模式为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高中数学教学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一、高中数学小组协商教与学模式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方面,详细内容为:

1.学生-学生互评模式

每个小组成员具备充足的时间对同学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展开评价,每个学生要有充分的机会与时间发表自身看法与见解,展示自我学习效果。

2.学生自我评价模式

以学生自身为主体的评价模式,主要是学生对学习过的数学内容展开反思与评价,回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反思熟练掌握的内容与学习技巧。从本质上而言,回顾与总结是学生自我评价模式的主要形式,也是对知识点再次学习与复习的过程,具有查漏补缺的功能,对数学知识点形成牢固的印象。

3.教师专业评价

教师是数学教学的专业人员,具备做出专业性评价的能力。数学教师的评价更具指导性,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

二、评价体系应用实例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函数部分的重点教学内容,本次研究以《函数单调性》作为教学案例,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分析其应用效果。本次构建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小组协商的形式为前提,需要将班级所有学生划分成组,每组包含4~5 个成员。

1.《函数单调性》教学实践过程

基于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通过图像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是本次教学的难点所在。本次多元教学评价也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在此次教学案例实践之前,已经开展了单调性初步认识的课程教学,本次教学在此基础上实现“得出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的教学,简述本次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得出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的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分析中得出增函数的定义,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增函数获取减函数的准确定义。

第二步,“加深单调性认识”的教学。本环节教学主要通过例题的形式确保学生对函数单调性形成较深的印象,解答习题的过程既是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也是对知识深入加工的有效方式。具体例题如下:在物理学中存在这样一个定义:,这是用来描述“在定量定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强成反比”的规律。公式中,存在固定量气体,其压强随着体积的减小而增加。怎样使用函数单调性来证明这一原理呢?

如此一来,教师以物理知识引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实现学科的交叉学习,利于学生加深知识印象,进而攻克学习难点。

教师提问:经过上述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让我们做一道例题:求函数y=x-|1-x|的单调增区间。做这道例题时,希望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系统掌握函数单调性知识点:

(1)如何通过定义证明函数具有单调性呢?

(2)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图像特征有哪些呢?

(3)在本次函数单调性的学习中,你学习到了什么?有哪些思考?

例题的正确解答如下:

2.《函数单调性》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例题测试解答之后,展开小组协商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教学成果的多元评价。

首先是学生互评模式。

学生A:B 同学基本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准确分辨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图像差异并描述两种函数图像的特征所在。但是对于函数单调性的理解不够深刻,相对缺乏应用意识,没有引发深度的思考。

学生B:A 同学对本节课程领悟得很好,能够通过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快速且准确地描述增减函数的图像特征。此外,能够整合本节课程所学知识引发深度思考,发表了自己对函数单调性应用的看法。

其次是学生自评。以下是学生C 的自我评价:本次学习中,基本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但是增函数与减函数图像特征容易混淆,不能快速辨别两种图像特征。

最后是教师评价:“总体而言,本次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大家基本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明确了增函数与减函数图像的差异性特征。”此外,对于学生C 这种对知识点掌握不透彻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的方式提醒,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

本文以小组教与学模式为例,展示了高中数学课堂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情况,为优化数学教学与学习效果提供相对全面的评价方案。教学评价工作需要服从客观公正的原则,评价过程需要评价主体严格对待,通过反复地评价实践,总结评价体系的不足,对评价体系内容进行修正与完善,使高中数学课堂评价机制起到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增函数单调例题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怎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我为高考设计题目(2)
高考导数模块过关卷答案与提示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世界正在变得单调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单调区间能否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