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24h尿蛋白排泄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0-11-05 05:30刘良琼张步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尿蛋白空腹肾病

刘良琼 张步爱

(1.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新乡 453100;2.河南省卫辉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新乡 453100)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代谢紊乱较为复杂,其病情若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相较其他肾脏疾病治疗难度更大,故尽早诊疗对延缓病情进展及患者预后而言均有重大意义[1]。有研究表明,镁离子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但临床上关于其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关系尚存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与24h尿蛋白排泄量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依据24h尿蛋白排泄量分为A组(尿蛋白排泄量>200mg/24h,n=24)和B组(尿蛋白排泄量≤200mg/24h,n=36),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无任何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30例列为对照组。A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47±4.26)岁;糖尿病病程1~7年,平均(4.01±1.46)年。B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1.96±4.31)岁;糖尿病病程2~7年,平均(4.58±1.32)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2.72±4.18)岁;糖尿病病程1~8年,平均(4.64±1.28)年。统计比较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糖尿病肾病符合《内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者;精神、认知功能正常者;心、肺等脏器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参与研究前使用过利尿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

1.3 方法

采集3组空腹时肘静脉血4ml,离心后应用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测定镁离子含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广东东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P-280)测定患者空腹血糖。

1.4 评价指标

(1)比较3组镁离子、空腹血糖水平;(2)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镁离子、空腹血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影响。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相关指标对比

A组镁离子水平低于B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相关指标对比

2.2 镁离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24h尿蛋白排泄量影响分析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镁离子低及空腹血糖高是影响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镁离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24h尿蛋白排泄量影响分析

3 讨论

临床上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高血糖造成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该病症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致使病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将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尽早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而言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4]。

糖尿病肾病在进展过程中,其肾脏会出现增大、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出现增厚等病理性改变,且随着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增厚、系膜基质扩张等改变也会更加明显。因此,尿蛋白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5~6]。镁离子具有维持糖代谢稳定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作用,当机体内镁离子水平降低或缺乏时,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致使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情况,进而促进糖尿病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发生及发展[7~8]。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其24h尿蛋白排泄量也逐渐增加,这加重了肾小球机械屏障及基底膜电荷的损伤程度,增加了近端小管对钠离子的吸收,降低了远端小管的钠离子水平,抑制了其对镁离子的吸收速率并提高了其对镁离子的滤过功能,加之尿蛋白本身对肾小管具有直接损伤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肾小管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其对镁离子的吸收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镁离子水平低于B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高于B组和对照组,且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镁离子、空腹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镁离子是影响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镁离子水平,来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尿蛋白空腹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