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四电接口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2020-11-05 16:33邢厚俊任启军国铁集团工程监督局
上海铁道增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电缆监理

邢厚俊 任启军 国铁集团工程监督局

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建设管理体系。但由于铁路建设项目包含的专业种类较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专业间的接口工程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主要对接口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四电专业与站前专业间的常见接口问题进行研究。

1 接口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接口指不同建设项目、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或需要协调衔接的部分与内容。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和建设阶段,工程接口可分为管理程序接口、勘察设计接口、专业工程接口、验收接口等4类。通过对近年来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接口管理分析,接口工程管理具有以下5个显著特点:

1.1 受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工程接口属于不同参建单位间的结合部,在实际管理和施做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四电接口工程,往往被站前施工单位认为非主体工程、不会造成大的事故,而不受重视。

1.2 协调难度大

铁路建设项目的参建单位多,但各参建单位工作量都很重,常常各自为战、缺乏有效沟通,尤其对于接口工程,由于工期、施工地点、技术认知等存在差异,导致协调难度较大。

1.3 管理难度大

铁路建设项目从工序组织上可分为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及房建工程等,而这些专业工程之间存在较多的结合部,并且结合部会随着专业内部子项目的划分而再次增多,造成接口管理的难度大。

1.4 控制难度大

铁路建设项目的站前各专业间、站前与四电、站前与房建之间都存在相互交叉、制约的接口工作,接口问题一旦过多过杂,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客观上增加了接口管理的控制难度。

1.5 现场问题多发

随着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工程接口问题数量和严重程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有些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站前工程预留四电接口问题仍大量存在。

2 四电专业与站前专业接口工程常见问题

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四电专业主要指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等4个专业。四电与站前专业间的工程接口主要包括综合接地、电缆槽、过轨预埋、人手孔、上下桥锯齿孔及爬架、隧道预埋槽道、隧道壁电缆悬挂支架、接触网支柱基础、电容枕、无砟道岔转辙设备安装位置等,本文重点从综合接地、预埋槽道、接触网支柱以及电缆槽等4个方面对常见的工程接口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2.1 综合接地方面

常见问题包括贯通地线制作不标准(见图1)、接地端子预留标高与混凝土表面不平齐(见图2)、贯通地线埋设深度不足(见图3)、接地端子无保护等。

图1 贯通地线制作不标准

图2 接地端子预留标高与混凝土表面不平齐

图3 贯通地线埋设深度不足

2.2 隧道预埋槽道方面

常见问题包括槽道平行间距偏差过大(见图4)、槽道嵌入混凝土过深(图5)、槽道型号或位置错误,甚至漏设(见图6)、埋设位置不水平等。

图4 槽道平行间距偏差过大

图5 槽道嵌入 混凝土过深

图6 槽道型号或 位置错误

2.3 接触网支柱基础方面

常见问题包括预留基础扭面(见图7)、螺栓外露长度不合格(见图8)、基础与水沟电缆槽冲突(见图9)、螺栓锈蚀、断裂或弯曲等。

图7 预留基础扭面

图8 螺栓外露长度不合格

图9 基础与水沟 电缆槽冲突

2.4 电缆沟槽方面

常见问题包括电缆槽未贯通(见图10)、上桥预留爬架不符合要求(见图11)、电缆井积水(见图12)、电缆槽破损、高低压电缆槽未隔离、过轨管漏设等。

图10 电缆槽未贯通

图11 上桥预留爬架不符合要求

图12电缆井积水

3 接口工程常见问题分析

通过对现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各参建单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问题。

3.1 建设单位

一是设计交底组织不力,造成接口工程交底质量不高。二是过程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三是验收组织不及时,造成工序衔接出现问题。

3.2 设计单位

一是设计深度不足,对接口预留的考虑不充分,甚至是不同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不一致。二是专业设计之间协调配合不到位,有关接口需求未能得到真实反映。三是现场配合不深入,对现场存在的疑问没有及时明确方案。

3.3 施工单位

一是未按图施工或对接口工程质量控制不到位。二是成品保护意识不强造成工程返工。三是接口工程交付滞后造成四电工程施工周期不足或交叉施工。四是沟通协调不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提出,造成问题堆积。

3.4 监理单位

一是对接口工程重视程度不足、履职不力,造成过程监管失位。二是监理力量不足,甚至是专业监理人员未到位。三是接口工程交验滞后,甚至是没有交验即开始下一工序施工。

4 加强接口工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为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接口管理,全面、系统、科学有序地把握工程接口,全过程控制好工程接口质量,实现建设中无缝衔接,各参建单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提高全局意识

铁路项目各专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参建单位要摒弃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工程整体意识,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合力共为,才能共同打造高质量的铁路建设工程。

4.2 切实履行职责

国铁集团层面对各参建单位的职责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履职,建立健全四电接口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接口质量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并建立具有强制性执行力的奖惩机制。

4.3 做实首件定标

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和施工要求,切实发挥首件评估作用,依据首件定标成果,结合实际制定各自的作业指导书,不能照搬设计文件、图纸,要根据现场实际予以制定、完善。

4.4 做好技术支撑

各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接口工程,要做好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务求熟练掌握预留预埋接口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与质量控制措施。同时,要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的检查、检测器具。

4.5 做细质量控制

设计单位一是要完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制度,提高工程接口的设计质量;二是要加强现场勘察、配合,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解决现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施工、监理单位一是严格按照接口管理程序对接口工程的进场原材料或成套构配件履行报验和抽检程序;二是对接口质量进行过程检查、验收,对转序施工进行交接与确认;三是对接口质量监控定岗、定责,严格执行工班自检、分管技术员复检、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报接口监理和接收方的检查、签证;四是做好各类检查资料的记录、整理与签认工作。严格落实隐蔽接口过程在隐蔽前、隐蔽过程中和隐蔽后的监测、检测制度,确保成品质量合格。

4.6 加强沟通协调

一是建设单位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重点抓好接口工程的设计源头工作,及时组织接口设计施工图专项审核和专项设计交底;过程中及时协调解决参建单位提出的各类问题并按职责组织接口工程交验。二是设计单位要完善专业间协调配合制度,尽早组织相关专业开展资料互提,提高工程接口的设计质量,减少差、错、漏、碰现象,并加强施工现场的配合工作,解决过程中遇到的接口问题。三是施工单位要将接口工程施工作为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管理之中,形成良好的接口质量管理环境。四是施工、监理单位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涉及单位间协调的,务必及时沟通,避免捂盖子现象,同时要加强与提前介入单位的联系,做到现场问题早发现、早分析、早解决、早验交。五是接管单位要履行好接口工程的检查、验收、交接和确认程序,配合参建单位共同确保接口工程的质量。

4.7 严肃考核纪律

一是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发挥好“红线管理”“信用评价”“监理黑名单”等奖惩考核制度和手段,做到认真检查、严肃考核。二是监理单位要根据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及时安排相关专业监理人员进行接口工程监理,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组织分析、制定措施并提出考核建议。三是设计、施工单位要发挥内部自查、互查、综合检查等机制作用,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执行考核规定。

4.8 不断总结提高

一是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经验总结、成果鉴定,具备条件时要积极推广应用。二是设计单位要不定期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差错漏碰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补充完善相关设计资料。三是施工、监理单位要努力营造工装、工艺革新氛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工艺工法。四是接管单位要不断总结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形成优化改进方案,并指导后续工程建设。

5 结束语

站前、房建工程预留四电接口是站后四电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是确保四电专业系统集成设备有效投入使用的必要保障;四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站前、房建工程施工成果的延伸。专业间的接口工程质量管理是铁路建设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铁路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关系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后期使用周期、使用寿命,乃至列车运行安全。接口工程质量管理重在预控,关键在于检查与落实,只要各参建单位能团结协作,就能不断提高铁路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电缆监理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海中“透视眼”快速定位海底电缆故障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西安问题电缆有太多“?”要回答
谈电缆线路保护接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