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创造了就业年龄“反差萌”
——那些投身养老助老新职业的年轻人

2020-11-05 03:01陈琳
上海工运 2020年9期
关键词:助老年轻人养老

陈琳

“我说三样东西,您跟我一起重复一遍。”“请在拨动这个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标出8 点15 分。”一边让老人按照指令做指定的动作,一边根据老人的表现进行评估打分,这是“85 后”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周琴的日常工作。

年轻的周琴在沪上一家养老机构工作,但凡有老人要入住,就必须经过由周琴等人负责的工作室评估,养老机构根据他们出具的评估报告,再确认所需要的护理级别和康复照护。

老年能力评估师,这是今年5 月人社部“官宣”的新职业之一,是指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健康状况测量和健康照护需求评估的人员。

周琴本是科班毕业的护士,因为机缘巧合,在养老机构做了护士,同时又兼任了护理员。最初,对护理岗位的工作,她心里有一点想法,甚至有些抗拒,觉得就是帮老人端屎端尿,不愿意和家里人多说自己的工作。

然而,工作了一段时间,周琴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与老人密切打交道的行业。在老年人面前,她可以保持一颗纯真童心,和不少老人都成了忘年交。3 年前,已经决心扎根养老助老行业的周琴决定更进一步,考取了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员岗位培训证书,开始从事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

老人们把她当女儿一样疼爱、关心,而周琴也真心热爱这份职业。一方面,和跟老人打交道让她很有满足感、获得感,内心充实,另一方面,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这份有一定专业技术含金量、在她看来属于“高大上”的新兴职业也将大有前途。

事实上,像周琴这样投身养老助老行业新职业岗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老年心理咨询师、专业老年康复师,专门为老年人研发产品的AI 工程师、设计师,都是就业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容小觑。创造就业年龄的“反差萌”,这些年轻人通过独特的职业经历,对自己未来的职场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从误解到真正了解 内心得到了成长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养老助老产业的岗位都是陌生的。在传统观念中,这些工作无非就是对老年人进行护理服务、安抚和照顾,因为又苦又累,技术含量不高,从事这个行当的,都是中年外来阿姨,年轻人都不愿意涉足。

然而,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就以周琴所从事的老年能力评估工作来说,他们要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社会参与4项指标进行评估,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科学、精准养老服务的基础,也为政府补贴的发放和公共养老资源的分配提供参考,其职业的重要程度毋庸置疑。

“除了既定的评估规则之外,细心观察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很重要,用长辈的话来说,这个工作是‘越老越值钱’的。”周琴表示,从事助老工作的这几年,她成熟得很快,也对人衰老之后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有了系统的了解,所以待人接物也更为宽容。“尤其对父母,对长辈更加尊重,老年人都不容易。”

专业老年心理咨询师黄洁莉的职场心路和周琴颇有相似。同样是“85 后”,黄洁莉的谈吐也要比同龄人成熟稳重很多。“老年人的心理有其独特性,尤其是身体的变化对他们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她坦言,最初选择老年心理咨询的细分领域,家里人也不是没有过担忧。“他们觉得老年人可能比较啰嗦,心理又比较复杂,年轻人很难把握,这里面对老年人的误解比较深。”

黄洁莉说,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在这个领域中深耕,一是对老年人心理的好奇使然,二是,做这个工作需要足够多的知识面,而且也要对不少老年人的慢性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看到老年人目前心理状态产生的深层原因。“其实,在那么多次听老人絮絮叨叨讲述,更能感受老年人的想法,学会人生处事哲学。而且,老年人的自省能力也很强,他们的情绪疏通有时候比想象的要快得多。”黄洁莉表示,从事这个工作不仅让她心智成熟起来,职业技能迅速增长,而且开拓展到了医学领域,学无止境成为她在这个领域中埋头耕耘的动力。

养老助老产业蓬勃年轻人大有可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而现在,上海等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带来了大量的养老助老行业新岗位、新职业。“养老助老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人才缺口较大,而其他不少行业,就业压力大,竞争白热化,所以对年轻人来说,如果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选择与助老养老产业相关的新职业,不走寻常路倒也不失为高明的就业选择。”在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张澹认为,助老养老产业中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和岗位不少,关键是很多人还没真正去了解这个行业。

“所以,我觉得现在是个好机会,能迅速在这个行业中站稳脚跟。”“90 后”名校研究生陈楚平,在确定自己的研发方向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面向助老机器人的个性化行为分析与交互”。“当今社会科技产品和网络应用已成为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一条鸿沟,我相信凭自己的实力和专业,是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的。”陈楚平对自己的选择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做过调查,老年人需要外界的帮助,对信赖的人比较依赖。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他们对AI 潜在需求十分强烈,而且是有可持续性的,这是不容错过的机会。”

陈楚平的话道出了从事养老助老行业的年轻“反差萌”们的心声:“这个行业将是自己发挥才能的舞台。”

猜你喜欢
助老年轻人养老
北京发放助老就医出行补贴
南京启用首批“助老车站”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用“八心八促”方法做好助老工作
“买菜叔”的21年无偿助老爱心路
年轻人如何理财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