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长寿公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2020-11-06 08:34林大都邓锦丽蔡俊星
现代园艺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大埔县药用植物普查

林大都,蓝 青,张 超,邓锦丽,蔡俊星,陈 熠,翟 明*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 514031)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介于东经116°18′~116°56′、北纬24°01′~24°41′之间,是一座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生态之城[1]。自2013年获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后[2],2019 年6 月28 日上午,大埔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全球第8 个“世界长寿乡”[3]。长寿公园以“长寿之乡”为契机,于2013 年建造于大埔县城城西仁和大桥北端的河头梅子硿山水边,襟青山而带绿水。公园依托梅潭河梅子硿险滩的自然资源优势,通幽曲径连接梅硿古道的名人书法墙、摩崖石刻、人文壁画、观景廊桥、石阵仙踪、梅潭寺庵等景点,打造出一条长3.8km、宽2.5m 的景观走廊,契合大埔生态文化型长寿乡之特色,成为更具“彧彧其文,馥馥其芳”的长寿文化旅游休闲胜地,同时也是大埔县城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长寿公园的景观走廊两侧蕴藏的植物资源种类较为丰富。结合全国第4 次中药资源普查任务[4],大埔县中药资源普查队对长寿公园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样线调查,为其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1 研究方法

结合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以大埔县长寿公园为调查对象,对公园内长达3.8km 的景观走廊两侧药用植物进行样线调查、采集标本,查阅《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名录》等文献资料,并结合嘉应学院医学院药用植物标本馆和天然药物植物园对标本进行鉴定,整理长寿公园药用植物名录,并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研究。

2 结果

大埔县长寿公园的背山面水环境保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大部分植物有药用价值,据样线调查结果,记录了长寿公园走廊两侧含有各类药用植物184 种,分属于80 科159 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1 科11 属16 种,裸子植物有3 科3 属3 种,被子植物有66 科145 属165 种,具体植物详见表1。

表1 大埔县长寿公园药用植物资源

表1 大埔县长寿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续)

表1 大埔县长寿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续)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长寿公园的景观长廊两侧的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国家II 级保护植物竹叶兰和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重点物种,但由于公园的道路改造和人们对药用植物的认识不足,导致天然的自然植被被破坏。为了保护和更好地利用公园里的药用植物资源,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结合长寿公园实际,对其所蕴含的药用植物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国家II 级保护植物竹叶兰花色漂亮,花果期主要为9~11 月,但1~4 月也有,是傣族特色用药之一,用于治疗风湿、尿路感染、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5]。竹叶兰一般在野外分布范围较狭窄,并呈片段化,本次调查发现该物种群生于一块约30m2的岩壁上,考虑其具有良好的药用和景观价值,容易被采挖破坏,建议采用隔离步道方式对该类岩壁特色植物群落整体保护,形成独特的“画壁”景观[6]。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些有毒植物存在,例如络石、羊角拗、长春花、马缨丹、少花龙葵、牛茄子、垂序商陆、黄独、野芋、海芋、南蛇棒、山芝麻、三桠苦,其中羊角拗、长春花、马缨丹、牛茄子毒性较大,误食容易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建议对有毒植物进行适当清理,或者在其附近竖立标志牌,以提醒市民游客注意。

在长寿公园开发改造时应注意中药资源的保护,本次调查发现的全国第4 次中药资源普查重点物种有蕺菜、醴肠、山鸡椒、栀子、菝葜、土茯苓、天门冬、麦冬、千里光、谷精草、青葙、槲蕨和葛,还有其他的客家中草药例如鸡骨草(毛相思子)、乌脚鸡(羊耳菊)、一包针(鬼针草)和布惊(黄荆)等,可以结合当地资源进行保育扩繁,挂牌普及中草药知识,打造特色中草药长廊,与客家养生相呼应,凸显“长寿之乡”特点。

开展资源保护意识的普及教育,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开发和利用好药用植物资源,对于保护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大埔县药用植物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浅析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学习调查要“四会”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