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动辄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

2020-11-06 07:35胡波
读者·校园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社恐性格内向内向

胡波

近两年,“社恐”这个词频频走进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有“社恐”。前段时间,在《光明日报》的《青年说》栏目发起的网上调查中,参与投票的2532名网友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97%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问题。

在“社恐”没有流行之前,我对不擅长交际、恐惧社交的理解,还停留于“性格内向”。然而,浏览了一些关于“社恐”的文章,我却发现,“社恐”存在被泛化的倾向,连“自卑”和“内向”也被纳入“社恐”的范畴之中。

“社恐”,即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会交流障碍,在医学上属于精神疾病,是焦虑症的一种,在临床上有直接的外在表现。《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一种过分的境遇性害怕,即个体在公开表演场合和社交场合担心被人审视,害怕自己会出丑和行为窘迫。

但具体来说,并非所有对社交恐惧的情况都可以叫作社交恐惧症。比如一个害羞的人,面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回避行为,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在场的,一旦离开了即时的情境,就会消失。而真正“社恐”的人,恐惧程度要更深,持续时间更长,还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带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功能。

一些文章将“社恐”的外在表现简单归结为:不喜欢在酒桌上敬酒,遇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在餐馆结账时不敢大声呼叫服务员,坐公共汽车到站时羞于让司机停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错过站,宁可点外卖也不愿意和老板面对面交流……

说实话,我就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以上一些情形,我小时候也经历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就逐渐消失了。拿在公众场合演讲来说,很多人都会怯场紧张等。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让我到讲台上唱歌,结果,我就站在上面低着头不敢吭声,到最后眼泪都掉了下来。然而,在上大学期间,我却参加了一些演讲比赛,也做过不少室外大型活动的主持人。换句话说,谁都不是天生的演讲家,有些社交技能是需要主动克服心理障碍,慢慢去锻炼的。

要知道,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当初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划分,并没有给内向者贴上负面的标签。而且内向者也有外向者不具备的性格优势。此外,每个人在内心深处或多或少也都会有一些自卑情结。

进一步说,有“社恐”的人可能会自卑、内向,但自卑、内向的人,并不一定就有“社恐”。年轻人有社交问题、害怕社交,并不代表他们就患上了“社恐”。医学上所说的“社恐”,是需要专业临床诊断的,当下多数年轻人说的“社恐”,都没达到病态的程度。

值得追问的是,年轻人为何动辄会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在我看来,除了对“社恐”这个专业性概念进行泛化、浅层化的理解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因素。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所谓的社交,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比如,微信时代,微信朋友圈里的求点赞、求投票、求转发、求砍价,给很多人带来了精神上的“绑架”;工作群里,对领导发言的溜须拍马可不是内向者所擅长的;下班之后,无法拒绝的酒局、虚情假意的社交,也让很多职场年轻人有诸多的无奈……

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化和虚拟化,成为不少性格内向的人回避社交麻烦的“避风港”。很多打着“社恐”旗号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如鱼得水,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建议年轻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与别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确实是需要迈过心里那道坎儿的。

医学上讲,“社恐”一般只会发生在17岁至30岁之间,这就不难理解这个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原因。当然,我们也要明白“社恐”被泛化、标签化的背后,既有年轻人对害怕社交的坦诚,也有对自己欠缺某些社会交往技能的遮蔽。它不仅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而且夹杂着对某些“老一套”社会规则的无奈,甚至表达了年轻人回避社交的一种真切的心理诉求。

(潘光賢摘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9月11日,辛刚图)

猜你喜欢
社恐性格内向内向
内向的你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你有“社牛症”或“社交恐惧症”吗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三十四)
A song in his heart 心中的歌
自称“社恐”的你,真的“社恐”吗?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浅析如何给性格内向学生上好一对一汉语课
提高性格内向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探究
从“三个关注”入手引导性格内向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