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与构建:高中统编历史教科书的使用策略

2020-11-06 05:49庞玲沈为慧
中国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科书内容

庞玲 沈为慧

2020年秋季,江苏、重庆等14个省(市)开始使用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笔者对江苏昆山的64位高中历史教师调查发现:93.75%的人认为,使用部编教科书的最大困难是,每课内容太多,一节课无法完成。因此,取舍与构建成为使用部编版教科书的基本策略。该策略的主旨是,围绕主题把选定的主体内容组织起来。下面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谈谈我们的想法。

一、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组织教学、进行评价的根本依据。对于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取舍与构建,应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尤其要深刻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内容。

历史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此应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其中最突出的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2。“五个认同”是编写新教科书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在取舍与构建的过程中,应谨防不当处理而削弱其思想性。例如,道家与道教、佛教与佛学,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佛教逐渐本土化并盛行。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史教学中,若为了突出儒学而忽略道教、佛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利于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再如,辽、夏、金、元不同程度地与宋朝并立,且都与宋朝发生过战争。若站在赵宋统治者的立场看,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是宋朝的威胁,甚至还给宋朝民众带来一定的灾难。若从中华民族的视角看,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建立政权,是其发展壮大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的重要体现。尤其是辽人、金人均自称“中国人”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多元一体”的结论。

从内容编排来看,课程内容以“时序+主题”的原则呈现,总体上以时序为主,而每个单元又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取舍与构建时,应围绕课标所确定的主题展开,不宜另拟新主题。例如,“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部分的学习内容有: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1]13。教学中,教师应以“大一统”为主题,突出以下主体内容:秦朝统一的实现,汉朝维护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意义,威胁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因素。

二、依循学术研究的权威新成果

部编版教科书大量引入史学研究的权威新成果,但受篇幅制约,多是简明扼要地呈现论点。对于其依据及分析论证过程,则需要教师借助对史料广泛、深入的阅读才能真正理解。

例如,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其依据是什么?阅读可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战场不断挫败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战略企图,注定其彻底覆灭的命运。“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战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在世界范围内树起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打破了日本的“速战速决”战略。武汉会战后,中国持久抗战消耗了日本主要的军力和国力,挫败了其“长期战”战略。第二,中国战场坚定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抗日斗争,成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强阵地。在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过程中,作为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自觉扶助弱小国家的抗日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担当意识和牺牲精神。第三,中国战场有力牵制日本法西斯的全球战略步伐,铸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坚固支撑。中国长期拖住日本的陆军主力,不断干扰日本既定的战争节奏,不但使法西斯集团未能在侵略扩张上“密切合作”,而且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中国的持久抗战不但遏止了日本“北进”,还延迟了其“南进”,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为美英军队备战提供了宝贵时间。中国积极支持盟军作战,保证了“先欧后亚”战略的顺利实施[2]。基于此,中国理所当然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运用学术成果时,教师还应重视成果转化这一环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丰富而多彩,即使史料、观察角度相同,后来的学者以此前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往往会得出更加深刻或全面的认识;同一学者也可能因为新史料的发现,完善或修正自己既往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对同一历史问题还可能存在完全相反的看法。因此,教师进行史学阅读时,应综合论文或论著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重要论点及论据进行摘编、整合,使之适合中学教学的需要。例如,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许多学者进行了阐释。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夏松涛的《再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曲青山的《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李金河的《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邢云文的《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沙健孙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廖心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时新华的《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等。综上可知,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抗战意志最坚定,抗战主张最可行,抗战行动最坚决,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肩负起了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第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战略领导能力,发挥了政治领导作用。第三,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推动形成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人民战争。第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综合多个文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不同论文或论著中的相近论点与论据,需要合并;对于不同的重要论点与论据,一般需要同时选用;对于存在矛盾与冲突的论点与论据,则需要依据自己的智慧做出判断与选择。

三、依仗高中统编教科书的内容

“一标多本”背景下的教学常有这种现象:对所用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抛开课文的标题与纲目,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内容整合,并补充其他版本教科书中的史实。在“一标一本”背景下,整合应立足教科书,以单元为大主题、课题为中主题、子目为小主题,充分利用正文与辅文,尽量不补充史实。

例如,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共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介绍了皇帝勤政、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四项史实。第二子目“疆域的奠定”介绍了台湾、东北、新疆、西藏的相关史实,以及因地制宜的策略、清朝疆域的概况。第三子目“统治危机的初显”介绍了三个表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农民起义、闭关自守。辅文中的多个史实说明了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历史纵横”指出,通过“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插图与图注反映出,在尊重当地习俗的前提下,通过“金瓶掣签”管理西藏;《清朝疆域图》介绍了疆域“八至”,以及清廷对各类区域的不同管理措施。

虽然,前两子目旨在说明清朝的鼎盛,但也可以看出潜在的危机:君主专制易于导致决策失误,外部的威胁与日俱增。课后的“探究与拓展”也呈现了清朝的深层危机。乾隆帝、嘉庆帝对西方的认识说明,闭关自守使清朝统治者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人头税的废除也导致人口激增,进而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可见,部编版教科书内容完善、线索清晰,因此不必抛开原有纲目另建体系,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再增加史实。部编版教科书还精选了丰富贴切的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价值,弃之而寻他,费时费力且质量上也难以保证。

四、依托其他相关的历史教科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自2004年使用以来,已为广大教师所熟悉。“专题为主、时序为辅”的体例增强了教师的主题意识,中外史混编的做法有助于教师从世界角度认识中国历史。在使用部编版教科书时,不应全盘否定旧教科书,而应充分利用并发扬其优点。

例如,部编版教科书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共有四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介绍了政协会议、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人民政权的巩固”介绍了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交潮、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介绍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五四宪法”。该课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主题,但如何将四个子目与主题联系起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参考。该书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介绍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将三大制度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据此可如此理解新教科书的第26课: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央人民政府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方面进行了努力。通过土地改革废除农村的剥削制度,通过三大改造确立公有制的优势地位;政协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四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另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公有制和特色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的外部条件。

再如,部编版教科书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介绍了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改称呼等社会生活新气象,并指出,这些都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法令密不可分。这会使人感到,上述新现象仅是“中华民国”的产物。阅读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知,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鸦片战争后逐渐出现,“中华民国”成立后变迁更迅速而已。

另外,就内容而言,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与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衔接但不重复。比较发现,对于相同的史事,初中教科书侧重于过程与内容的介绍,高中教科书侧重于背景、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可以说,高中教科书是对初中教科书的拓展与深化。因此,依托初中教科书,有利于学生领会高中教科书。

例如,关于两次鸦片战争,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介绍的史实有:清朝的统治危机、西方的基本情况、英国的对华贸易、鸦片的大量走私、鸦片泛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基本过程、首批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与经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危害。对于这些内容,高中的课堂教学可适当从简,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再如,关于人民解放战争,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以下史实:重庆谈判及其成果、政协会议及其决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千里跃进大别山和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对于这些内容,高中教学时没有必要多花时间与精力,可引导学生自行阅读。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1]8,因此某些表述与初中教科书存在差异,有新增也有修改。例如,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增加了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龙山文化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前者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后者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这些考古新成果旨在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再如,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认为,袁世凯为了称帝,接受“二十一条”,以换取日本的支持;而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指出,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进行了抗争,最终被迫签订《中日民四条约》。二者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主动与否。前者认为袁世凯主动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后者认为袁世凯是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被迫签署的。二是内容问题。“二十一条”将中国的部分领土及政治、军事、财政都置于日本控制之下;而《中日民四条约》使日本仅取得在南满、东蒙、山东的特权。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更新认识,防止先入为主,延续过时的历史解释。

课时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当然不能单纯从“量”上看,应力求“量”与“质”的协调,尤其是在以学科素养为根本取向的当下,更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立意观念。为此更需要精心取舍内容,并以课标与教科书所确定的主题,按照历史的发展与史学的逻辑进行主体内容构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课程为准绳、以学术成果为参照,紧扣高中教科书、适当参考其他教科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军事科学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J].求是,2015(17):29-32.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猜你喜欢
教科书内容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教科书式(双语加油站)
藏起来的教科书
西方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二项式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