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给我们的另一个“苹果”

2020-11-06 06:05赵梓琛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38期
关键词:文坛苹果作家

赵梓琛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 ——《我是猫》

漱石先生的作家生涯算是极短的,创作岁月大概只十年。然而漱石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价值丰富的著作却是不少。这些著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磨炼,在漱石先生逝世后的几十年中多次再版,现今依旧是日本中小学生最爱的读物。

但若是仔细、用心回溯漱石先生的一生,你会发现吸引我们目光的不应只有先生的著作和成就。

漱石先生生活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那时的日本,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都较之以往有大幅度的飞跃。但是,不可避免的,高速发展下,日本社会存在着许多弊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全社会在精神上的空虚和无所依靠。没有民族根基,全盘西化,无论好坏,不管适宜与否,总之,学习西方就等于文明开化,“那便学他个彻底”。二十几年后,漱石先生降生,面临的就是一个实业家位于顶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民众们精神空虚,迷茫无望,平日无以为乐,只得说些无趣无聊之言以消磨度日的社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时的日本文坛,田山花袋、德田秋声等自然主义文学作家及其作品占据主流,尽是一片自然主义文学阴影笼罩的景象——所谓自然主义文学便是作者将现实生活用文字、文学的方式呈现,不附加任何主观思想与情感——这样的作品只有文字意象的罗列、辞藻的堆砌,而全无情感的冲击与精神的荡涤。

漱石先生是不愿与他们苟同的,他坚定地认为文学是应该加上作者的主观情感,有目的地去進行创作的,所以先生顶着压力,一直不懈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即使作品被当时的文坛大腕视为“低徊趣味”,也决不质疑自己。对于社会,漱石先生是富有文人的责任感的,对于看不惯的现象,他选择用纸笔来进行抨击,他企图用文字唤醒国人,为这个社会的改变贡献一份力。对于先生笔尖的形容永远不会缺的就是针砭时弊了,先生永远没有停止对于黑暗社会的批判。

创作前期,先生主要着墨于实业家们的只手遮天,批判那个“以金钱为齿轮的社会”——塑造出如《我是猫》中的主角猫,并由其视角来观察日本社会。叙述大资本家金田财大气粗,以主角猫的主人苦沙弥慢待其老婆为由,三番五次对苦沙弥进行打击,仗势欺人,不断压迫苦沙弥。作品借着主角猫的嘴毫不留情地批判着当时的日本社会。

而后期,先生则更多着墨于人物内心,矛头直指人们的私心——“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里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这段话出自先生后期的作品《心》。作品通过主人公先生的故事,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在时代的巨变下不可避免的人性的阴暗。

穷尽一生,先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着、奋斗着。也正是由于先生的坚持,如芥川龙之介、久米正雄等作家在先生逝世后于日本文坛举足轻重,开启日本文学新时代的作家们都投身于先生门下,受先生提携。不夸张地说,漱石先生对于日本文学自他以后的发展方向有着重大的影响,虽然先生未凭一己之力在自己生存的时代改变主流,可先生的精神却被芥川龙之介等后世作家继承,终于发扬光大。

漱石先生留给我们的这些无声的无形的财富我们又怎么可以视而不见,我们又怎么可以弃之不学?时光斗转,100年后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充斥文坛的多少无病呻吟的文字、浮华空洞的情节、狭隘游移的情感……我们又何尝不需要像漱石先生一样勇于揭露黑暗,执着改变社会的人呢?漱石先生的精神,无关时代,无关国家,无关民族。无论跨越几千年,位于世上哪一个角落,先生的精神都应常在。

【评点】

这是一篇充满着丰厚文化底蕴和深刻哲理思考的文章。作者写夏目漱石先生,解读其精神,剖析其作品,结合社会现实,展现了他对待文学的态度和对文坛的影响,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积累。文章拟题新颖,阐述过程也很有层次感,结尾自然联系中国当今文坛的现状,反思问题的同时亦提出期望,使高度更上一层楼。 莫  非

猜你喜欢
文坛苹果作家
作家谈写作
当先锋不再先锋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哭正中老
《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我和我的“作家梦”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