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中的作用研究

2020-11-06 06:01冀冰清梁静曹海翔
青年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党史党员干部

冀冰清 梁静 曹海翔

摘 要:做好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分析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性,提出要结合实际学习,将历史经验、启示和优良革命传统融入本职工作,并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出发,针对高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就如何学好党史新中国史、主动担当作为,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党史;新中国史;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高校工作

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学习党史、国史,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

重视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善于从党和国家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2019年7月,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党员干部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校干部而言,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2018年5月,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党史、新中国史是革命先辈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史,也是党员干部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党员干部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勇担历史重任、服务高等教育和高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党史、新中国史的精神滋养和道路指引。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史、新中国史,高校党员干部能够掌握历史思维、历史眼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担当,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实际工作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性

(一)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史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就立下的誓言。在党的一大上,中国共产党就把进行社会革命作为根本政治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人民群众谋求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做出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尽快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逐步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可以说,党史、新中国史也是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生活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坚持为人民谋求幸福,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逐步建设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中国。

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直肩负的历史使命。回顾中国近代史、党的历史,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历史使命。在对使命的执着坚守下,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历经沧桑、艰苦奋斗,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进而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遭受压迫到实现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并续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画卷。

党史和新中国史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资政育人的宝贵财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在回顾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回溯共产党人近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具有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使党员干部坚定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主动担当作为;也让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

(二)党史、新中国史是党员干部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充分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党史、新中国史正是我们汲取信心和强大精神动力的“营养剂”。我们的工业化基础是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除了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其他工业产品都无法自主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同时,资本主义对我们进行经济封锁。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形成中国近代以来引进规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业化浪潮,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受到了全面的冲击。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發射了第一颗人造实验卫星。

到今天,从“天宫”“蛟龙”到“嫦娥”“神舟”,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全局性的提升;不仅是航天领域,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民生、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要看到,前进道路上仍然有许多新的困难需要征服,还有很多重大挑战需要应对、有很多重大风险需要抵御、有很多重大矛盾需要解决。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要以老一辈建设者为榜样,继承和弘扬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二、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领会党史、新中国史

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经受了风风雨雨的考验,其中有胜利也有失败,有成功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党和新中国成立、发展的历史,是经验和智慧的富矿,为我们结合实际、做好现实工作提供了理想信念支撑以及思维、路径、方法引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应当深入思考和领会革命前辈留给我们治国理政、干事创业的经验和智慧,并在实际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

(一)以历史经验和启示指导工作实践

历史能给人们以深刻的警示、启示与借鉴。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屡屡化险为夷,累积了大量攻坚克难的办法,有丰富的事例可供后人参考。如果我们对土地革命前期中期党内发生过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有过了解,就能深刻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通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红四方面军部分领导人物“另立中央”的这段历史,就能对为什么一定要做到全党服从中央有深刻的认知;通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和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可以明白全党一盘棋、树立全局意识是多么重要。在学习中受教育、受洗礼,以史为鉴。一个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要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增强政治鉴别能力,不断提升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应对复杂形势、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二)在平凡岗位上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还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把革命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党的三大作风包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结党的建设基本经验时提出的。此外,信念坚定、纪律严明、组织严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统一战线等也是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把革命传统、优良作风融入党的建设中,融入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血脉相承的光荣传统,树牢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勤于自我检视、敢于直言,永葆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政治品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续写奋斗的篇章。

三、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在高校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

在高校工作中,党史和新中国史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党史、新中国史的教育作用。高校党员干部更是要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力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作为,为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建立學习党史、新中国史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阵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充分发挥党史、新中国史的教育作用,深刻领悟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培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高校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的学科优势、理论优势、人才优势,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党史、新中国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要建立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长效机制,让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常态化。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既要抓住重大事件开展全党的学习活动,也要抓好经常性学习。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教育作为积极分子培养、党员教育培训、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将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二)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力量,勇担服务高校改革发展的重任

高校党员干部要知史爱党爱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对高校党员干部而言,所谓忠诚,就是要不忘初心,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作为立身之本。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高校党员干部应当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为契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奋斗底色。

高校党员干部要传承革命精神,增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自觉。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那一天起,就团结带领人民,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各个时期不断破除艰难险阻,传承革命火炬。在今天,服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破除改革阻力,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广大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高校党员干部应当以优良革命传统为“对标尺”,查找自身问题,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增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高校党员干部要领悟党的理论创新史,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党史、新中国史也是党的理论创新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要与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汲取创新发展的勇气与智慧,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善于从党史、新中国史中吸收智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积极提升专业素质、参与实践锻炼,增强想为会为敢为的能力,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以奋进的姿态和过硬的能力素养,肩负起时代使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静.发挥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J].党政论坛,2017(6):51-54.

[2]刘定华.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9(12):79-81.

[3]姚冠新.以首位意识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N].新华日报,2019-5-20(14).

[4]程中才.学好党史新中国史 增强历史担当[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8-22(15).

[5]戴立兴.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前进力量[N].湖北日报,2019-9-11(15).

[6]曾建君.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明志明理明德明责[N].学习时报,2019-12-4(4).

猜你喜欢
党史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新书架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百年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4 月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上的今天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