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2020-11-06 07:37贺烽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

贺烽

摘    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得盾构领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盾构工程的标准化也成为了人们所重视的问题,因此盾构标准化一度成为了盾构工程整体效益,及盾构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条件。对此,盾构企业也将标准化管理作为确保盾构施工标准化的主要途径,通过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制度方法,对盾构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进一步规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标准化隐患,确保工程的有序化推进。本文主要针对盾构施工管理中标准化目标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关应用对策。

关键词:盾构工程;工程管理;标准化目标管理

1  盾构施工标准化目标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企业内部因素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标准化目标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受质保体系以及质管体系的影响,项目经理是盾构工程标准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了盾构标准化以及盾构标准化管理。盾构项目的开展主要以施工企业为主导力量,因此施工企业的综合资质决定了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若施工企业本身在综合水平及质管意识等方面存在缺失,则难以保障施工标准化管理目标的制度有效性,也无法在标准化管理体系下确保施工建设作业的有序化运作,因此施工企业内部因素是决定系统性标准化问题的主要诱因。

1.2  企业外部因素

第一,设计因素。对于盾构工程来说,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工期、标准化、管理等各个要素,设计单位的综合资质,包括设计水平、设计经验、协调能力等都会影响盾构工程标准化的形成;第二,社会因素。盾构工程通常都会处于距施工企业较远的区域,因此施工标准化便会受该区域政府机构和监理机构以及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务管理与资金支持,以及设备供给等方面;第三,客观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盾构工程来说是不可抗力因素,所能做到的只有预防和调节,项目区域的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都可能成为施工建设难以开展的影响因素,也会对施工标准化带来一定隐患。

2  盾构施工管理中标准化目标管理的应用策略

2.1  全面贯彻标准化管理目标

在盾构工程标准化管理目标的设定上,需要设计切实可靠的目标方案,而管理人员则需要保证标准化目标的顺利落实。利用灵活的监管措施,保证标准化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而标准化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便是规划好标准化管理措施、设定好管理工作范畴、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等。之后将标准化目标与各施工部门的责任进行结合,在确保各施工部门协调作业的同时为标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在管理工作开展阶段,需要通过责任制度的实施来提高施工部门的积极性,加强施工人员的标准化意识:盾构副经理须具有盾构施工经验,且在含有盾构区间的标段中至少担任过盾构施工现场负责人。盾构副总工须具有盾构施工经验,且在含有盾构区间的标段中担任过技术部门负责人及以上职务。盾构专业监理工程师须具有盾构区间施工、管理经验。含有盾构区间标段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盾构副经理、盾构副总工、盾构操作司机及盾构施工、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监理单位总监、总监代表、专监须经建设单位组织的盾构施工相关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经业主考核合格后相关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在工程主体未完工前不能调离,如有特殊原因需调离的必须经业主同意并按相关合同条款进行变更。同时,盾构企业需要单独建立标准化监管部门,对工程开展进度及相关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若发现某个环节的施工作业与标准化目标“脱节”,则需要及时分析其原因,制定合理的补救措施。还需要落实奖惩机制,通过奖励与惩罚来规范人员操作,让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都能主动遵守施工管理标准,积极配合管理工作,使得盾构施工能够有序化开展。

2.2  标准化管理目标的整体分解

在盾构施工标准化管理目标确立完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分解,管理目标的整体分解并非直接将目标进行拆分,而是根据管理目标来“匹配”相关的建设部门和建设环节,实现层次化、具体化的落实。标准化管理目标的整体分解需要精确到每个建设部门、每位施工人员、每项施工流程,将整体的管理目标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分支体系,每个分支体系对应不同的建设内容,作为该内容所需要遵照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每个施工环节的规范性,提高盾构工程的整体标准化,排除其中较为细小的标准化隐患。标准化管理目标的整体分解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控,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与目标的契合性,具体有以下几点:其一,根据各建设部门的层次化来分解目标,这便需要明确项目标准化管理组织结构框架,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与定位来分解标准化管理目标。

其二,将标准化管理目标根据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来进行划分,为施工操作和管理流程、规范设定合理的目标与标准,一方面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提高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更为全面的保障盾构施工标准化。

2.3  设备的监督管理

设备与构件都是决定盾构工程结构标准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设备和构件本身的标准化也需要重点把控,才能确保盾构建设过程中不会存在结构标准化隐患。为了能够实现设备标准化的有效管理,也需要在设备的标準化管理上设定目标,具体有以下三点:首先,设备与构件的购置需要符合项目合同中所规定的品级,同时也要满足工程师的建议要求,在购置与进场两个环节上都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设备的数量和规格能够达到应用标准,盾构设备进场前需完成投标或拟投入盾构设备适应性、可靠性的自评估和专家评定。新购盾构设备在签定盾构购买合同前完成评估,旧盾构设备在盾构维修改造前完成评估;其次,做好设备的存放管理。设备在购置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合理安放,但设备在存放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环境因素影响如锈蚀、火灾、暴晒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设备在进场时标准化仍能符合要求;最后,做好设备标准化检查的准备工作,盾构现场验收是指盾构主机重新组装,与后配套台车连接,经过调试、自检合格后由现场监理组织相关部门(盾构掘进、盾构设备专家、、盾构制造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等)进行验收的过程。验收内容以盾构制造商出具的盾构机各系统调试项目为准。

2.4  加强流程化管理

盾构在工厂组装调试过程中承包商必须驻场验收并跟踪全过程,并留好完整过程资料。组装调试完成后,承包商牵头组织自捡并出具自检报告,自检问题整改完成后,向现场监理单位提出复验申请→监理单位进行出厂预验收→监理单位预验收合格后提出申请报建设单位复验→建设单位进行出厂正式验收。同时,盾构需要在工地组装调试,承包商自检→监理单位和现场业主代表复检,盾构调试验收存在的问题经承包商整改完成后→按照项目公司盾构施工节点验收要求进行盾构始发节点验收,从而保证盾构施工的有效管理。

3  结语

标准化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的盾构工程标准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对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管理的渗透性和有效性,也避免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对盾构工程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标准化目标管理能够渗透到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等各个层面,但这种管理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充分了解工程建设内容及其特征,确保管理工作本身的有效性,从而推动盾构工程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标准化目标管理在盾构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6(12):258~259.

[2] 郑国亮.基于标准化目标管理在盾构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6):150~151.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
造船企业工程管理效率提高途径分析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之我见
浅议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