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发行方式的变迁(下)

2020-11-06 03:12韩小凌
综艺报 2020年18期

韩小凌

票房分账制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电影行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1993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十部引进大片”的出现,不仅让中国观众首次、几乎同步观看当年最具商业性、艺术性的世界电影,也激活了日渐沉寂的放映厅、电影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甚至对发行放映行业数十万从业人员产生了影响。

从某种意义而言,进口分账大片所采用的票房分账制度、税收方式和拷贝技术管理流程等一整套制度,逐步在全国建立和执行,对于中国电影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票房分账制度打破了按行政区划定价和结算的逻辑,转而以票房计算和结算。每张电影票的销售收入,在按照国家规定先行扣除电影专项基金(5%)、营业税及附加之后,余额部分即“净票房”;与影片发行放映有关的影院、院线(之前还保留了按照行政等级划分的省地县级电影公司)、中影公司及国外片方,按照一定分账比例分配净票房。

这种发行结算方式,可谓发行思维上一次彻底的改变——

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人口数量等差距迥异,过去的发行方式,虽然尽可能考虑这些差异因素,并试图通过价格差异来体现公平,但难以实现100%平衡。票房分账制打破了行政区划差异带来的判断难题。由于分账比例全国一致,票房数字直观体现了各地电影收入。以当年火爆全球的《泰坦尼克号》为例,仅上海影城这一家影院票房就超过800万元,甚至超过某些经济落后省份的全省票房。

票房分账制将市场的脉动,用最生猛的方式摊在电影从业者面前,刺激勇者更勇、弱者奮发;它敦促参与分账的各环节做好分内工作,并从侧面促成了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

借鉴中影针对进口大片的票房分账方式,国产片的分账体系随后形成。分账制将“制片方—发行—影院”利益捆绑,各制片方加大影院宣传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主创前往影院宣传营销。

票房分账制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电影行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中国电影产业因此进入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轨道,进而吸引各界资本进入;伴随影厅数量增加、观众人次增长,观众对各类型电影的旺盛需求,激发了制片领域各行业的成长,中国电影从制作预算、题材类型,到新人养成,均呈现蓬勃生气。

还有一种发行方式是保底分账。顾名思义,保底分账即商定一个基数作为保底额,当实际票房高于保底额时,对超出部分进行分账。

这种方式能保障片方的基础收入,因为片方投入的影片拷贝和宣传成本不菲,若票房收入太低,可能入不敷出。对于那些本就不被影院看好的片子,保底分账往往无法谈拢;对于被一致看好的片子(如最初几年的进口分账大片),压根不用担心回本问题。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有一定市场潜力,但双方认知存在差距的影片。

《八佰》上映之初的发行方式之争,主要集中在对部分票房记录、规范操作记录欠佳的影院,实行保底分账的发行方式。在一些自媒体的笔下,这仿佛是片方的“恶行”;其实,这是发行放映行业存在已久的一种发行方式。

发行方式的演进和发展,必定随着电影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有时只是微调分账比例、保底金额、分账阶梯,有时则是彻底颠覆。套用笔者在MBA课堂上听到的第一句话——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此时、此地、此种情形下,最适合的策略,并且要随时根据各种变量,进行调整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