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饥饿的郭素娥》中的色彩描写

2020-11-06 02:50李德慧
美与时代·下 2020年8期

摘  要:路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才华横溢、气质出众的天才型作家。在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中,路翎凭借对于艺术的敏锐感知力,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色彩融入笔下的人、景、物中,提升了整部作品的美学格调,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异彩纷呈、鲜活亮丽的文学画展。

关键词: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色彩描写

路翎是一位天赋型作家,20岁便发表震撼人心的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悲剧女性——郭素娥,通过她的叛逆和悲惨结局展现当时黑暗社会的残酷和阴冷。胡风认为,这篇小说所塑造的探寻“个性的积极解放”的郭素娥形象,“替新文学的主题开拓了疆土”[1]3。对于这篇作品,以往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女性意识觉醒、饥饿主题、人物形象分析以及叙事艺术等方面,并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论述。本文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作品,即以作品中的色彩描写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者对不同色彩的调动和运用,关照作者是怎样将色彩和人物、景色、事物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

一、竭心调色,提升作品的审美性

色彩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文本的表现形式与作者的精神品格。通过色彩与不同人物、景物的搭配和对比,使读者凭借联想和再创造进入小说的艺术世界,填补作品中的空白,有时还会和作品中的人物“心有灵犀”,从而收获“读者+文本>原作品”的惊喜,进一步达到色彩令人欢喜、令人忧的审美特性。

(一)黑白灰为主的色调

在《饥饿的郭素娥》中,共使用色彩词语200个,其中中性色彩词使用最多,有100个(黑色46个、白色31个、灰色23个);暖色词53个(红色34个、黄色13个、澄色1个、金色3个、彩色2个);冷色词47个(绿色14个、蓝色14个、紫色7个、青色5个、褐色5个、铅色1个、乌蓝色1个)。

《饥饿的郭素娥》的故事背景是战乱年代的大饥荒,围绕四川山区的一个煤矿厂展开,描述的是一位叛逆的悲剧女性和一个黑暗的社会,这里充满着痛苦、绝望、饥饿、压抑、死亡。黑白灰为主的色调和煤矿区的地理环境、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命运结局相得益彰,这样的中性词更为作品添加了一股凄凉的气息。其次,这样的色彩运用,也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路翎两岁时父亲病逝,童年在苏州巨富的外公家生活,目睹家人争夺财产,在压抑与怨恨中度过本应美好的时光。当这样深刻的童年体验形成记忆,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就成为《饥饿的郭素娥》中阴郁灰暗的主色调。同样在现代文学中,我们会在鲁迅的作品中感受到一股凝重的“黑色调”,这样深重的色调源于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和自身性格。张爱玲是善用色彩的大师级人物,她作品中呈现出的“蓝色调”等都说明作家的性格、经历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色彩选择的不同影响,进而体现作家的精神气质。

(二)单纯度为辅的色调

在200个色彩词中,单纯度词144个,占据72%。其中,饱和度深浅变化的词有27个,例如深灰色、昏红、乳白色、微黄、深紫色等;饱和度复杂变化的词有25个,例如灰白色、青灰、蓝黑、蓝紫色、黄绿色等。

这些色彩宛如文学的颜料,一笔一笔涂抹着作品中的人物和景物,并在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烘托空间环境、暗示小说结局等多方面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魅力。路翎把读者置于这样五彩斑斓的作品中,让我们尽情享受视觉上的奇妙之旅。黑白灰为主色调,像一幅简约凝重的水墨画,烘托了作品凄凉晦涩的环境,彰显四川边地的荒凉,正是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封建思想的入侵较为薄弱,为人物原始张力的爆发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另外,单纯度为配色,如水墨画中几笔撞色的点缀,暗含了作品中人物在困境中迸发的反抗意识。路翎让色彩自由地穿梭于文本中间,使小说绽放出精美又别致的烟火。

二、匠心用色,彰显色彩的表现力

(一)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

1.张振山,有着一副紫褐色的,在紧张的颊肉上散布着几大粒红色酒刺的宽阔的脸……和一对深灰色的明亮而又阴暗的眼睛之后,就变成了刚愎和狞猛。[1]14

2.在他的发绿的左腮上,那一丛微褐的长毛映成黑色战栗着。[1]103

3.她的脸焦灼地烧红,她的修长的青色眼睛带着一种赤裸裸的欲望与期许,是淫荡的。[1]10

文学作品中通过色彩表现人物心理和状态的方式,是有传统的。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的服装配色分别暗含着各自的性格特征。路翎既能够吸取传统色彩观的营养,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在1中,对于张振山的外貌描写,用了紫褐色、红色和深灰色三种色差较大且十分鲜明的词语,从侧面展示张振山性格中的不羁、热烈、凶狠。人物性格在色彩的衬托下更富表现力。在2中,用绿、微褐、黑色这几个冷色系的词形容黄毛,生动表现黄毛和魏海清决战后奄奄一息的状态。3中描写的是郭素娥的神情,“脸红”和“青眼睛”表现郭素娥对情欲的强烈渴望,对于“人”的生活的热切期望,正是这种期望,让她打破被奴役的枷锁。此处,郭素娥的火热欲望与后来悲惨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色彩浓厚的景物描写

1.把稀薄微黄的雾霭沉落在它的底下,巨大的澄色的月光,迅速地升高,挥脱了诞生的血丝,耀出明晰的白光来。[1]48

2.这是一个蔚蓝色的早晨,天气无比的晴朗。在下面的峡谷里,工厂的巨大的烟囱矗立在微紫色的,逐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去的雾霭中,——有一条长而宽的透明的雾带纱一般地爱抚地环绕着它——喷着愉快的黄色浓烟。[1]38

3.她仰视着对面蓝黑色的山峰,和山峰后面天空上悬挂着的深紫色的云柱……[1]66

在1中,用微黄、澄色等暖色词语描写一个有月光的夜晚,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更加符合郭素娥和张振山两个人在性爱之夜的欢乐心情,和“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有异曲同工之处,为小说增添了一份唯美的诗意。在2中,通过使用蔚蓝色、微紫色、黄色等色彩较为浓重艳丽的词语,渲染矿山早上的环境,浑浊朦胧,这样的环境也和之后郭素娥和张振山偷情之事被揭发、郭素娥的悲剧命运形成了一个巧妙的呼应。在3中,用“蓝黑色”形容山峰,“深紫色”形容云柱,打破以往“青山”“白云”的色彩搭配模式,改用两个程度较为浓重的颜色。在这里,色彩和人物的心情融为一体,生动传达出郭素娥沉重的心情,以及沒有光的未来。

三、精心构色,体现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不是文本中附加的东西,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应成为文本观念中的一部分。色彩只有参与到文本结构中来,才能具有文学色彩的特殊品格[2]。在《饥饿的郭素娥》中,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黑色、红色和白色使用最多(黑色46个、红色33个、白色31个)。

(一)黑:悲剧的预兆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在作品中偏爱黑色,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和人们的精神状态。而在路翎的笔下同样描写了这样的颜色:

1.女人的陷凹的黝黑的腹部收缩,一直到胸口浸着汗液,显出黑色的纹路和棱角。[1]82

2.于是,它们突然在血污的额下明亮,爆射出黑色的,狞恶的,欢乐的光焰。[1]102

在1中,用黑色形容郭素娥的腹部,黑色的纹路和棱角,展现她在受尽毒刑之后的身体变化,也从侧面象征着她即将走向死亡的悲惨结局。在2中,描写火铲发出黑色的火焰,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也进一步象征着魏海清和黄毛两个人的决斗终将走向没有光明的生命尽头。黑色意味着结束,意味着死亡。当《饥饿的郭素娥》的故事接近尾声时,小说中的人物死灭的死灭,逃走的逃走,此时这种“黑色”不只是预示悲剧性的命运,也是路翎表达悲剧主题的符号。黑色调的使用无疑使这种悲剧更加深刻。

(二)红:生命的隐喻

红色在中华传统文明中代表着喜悦与美满。在重要场合或节日,人们都会用红色物件来布置,以增添喜悦之情。在《饥饿的郭素娥》中,路翎对于红色也有着独特的书写:

1.她的脸颊红润,照耀着丰富的狂喜。[1]39

2.这里是不知多少年以来就擎在严酷的家长手里的火铲,在火铲的暗红的灼热的光焰里,族人们和不是族人的外人们都迷失了理性……[1]82

在1中,用红润表现郭素娥情欲得到释放之后的欢喜心情,这是生命力的显示,是情感原力的外露。而2中,暗红色表示火铲被烧烤之后的状态,是一种潜藏的热量。郭素娥正是死在这样灼热的火铲之下,暗含了郭素娥生命的消散。此处的“红”不是客观颜色,而是浸润了路翎主观情感的产物,为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生存状态就在这“原始张力的红润”与“火铲暗红的火焰”中,显露出更大的悲剧性与毁灭性,一点点可贵的希望都被无情的吞噬。郭素娥终会慢慢沉下去,从而使读者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隐藏在郭素娥潜意识中的原始能力能够和几千年因袭下来的“精神奴役的创伤”相对抗吗?她的悲惨结局恰好做出了回答。

(三)白:不吉的暗示

白色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代表純洁高贵,第二表示不吉利。《饥饿的郭素娥》中的白色则属于第二种含义。

1.太阳像一个白色的,空洞的球体,在魏海清面前恶意地摇闪。[1]54

2.魏海清拄着白木棍在落了锁的门前,在黑暗的土坪上蹒跚地徘徊着。[1]72

1中,用白色形容太阳,从侧面展示了魏海清此时的心理状态——毫无生机。听到别人戏虐地在背后议论自己朝思暮想的女人——郭素娥,魏海清痛苦的心情恰似这白色的太阳,空洞而惨淡。路翎将人物的情绪感受和色彩融为一体。在色彩描写的背后暗含了小说人物的悲欢离合,使色彩具有超越客观颜色的意义。2中,白木棍和黑土坪,这一黑一白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白色更暗示了郭素娥被抓走以后的凄惨结局。

四、结语

路翎在现代小说史上既是一位卓绝不凡的作家,也是一位出众的画者,他将色彩巧妙地融入小说之中,为《饥饿的郭素娥》添加了动人的艺术效果。但他绝不是单纯地描写这些色彩,而是用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现实思考,在色彩和小说之间架起一座连接的桥梁,既提升了作品的审美品质,也展示了饥荒时代的人和社会。

参考文献:

[1]路翎.路翎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2]尹成君.色彩与中国现代文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李德慧,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