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界对爱丽丝·沃克小说中黑人男性的研究

2020-11-06 02:50石维娜
美与时代·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沃克社会学爱丽丝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界对爱丽丝·沃克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展开深入解读,在主题学、叙事学之外,学者们更注重研究《紫色》中的族裔群体,解读黑人男性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学者们采用心理学的理论解读黑人男性暴力行为的内在缘由,同时将讨论范围拓展至社会学的领域。总之,该时期美国学界的研究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爱丽丝·沃克;黑人男性;心理学;社会学

爱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知名的非裔小说家、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68年她发表了首部诗集《一度》,两年后发表第一部小说《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82年她完成了代表作《紫色》,于1983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随后,美国学界开始关注她的文学创作,1985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小说《紫色》搬上银幕,由此引发评论界的诸多争论,这将沃克小说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界以沃克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递增,出现了11部文学评论集。学者们继续探索前人已有的研究领域,并对沃克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展开深入解读。在主题学、叙事学之外,该时期的学者更注重研究《紫色》中的族裔群体,继续解读黑人男性形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在思想性和深刻性方面都比先前有所提高。在解读《紫色》中的黑人男性形象时,学者们着重分析他们暴力行为的内在缘由,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心理学的领域。1999年出版的《爱丽丝·沃克评论随笔》中收录了马克·克里斯托夫的《紫色:一部存在主义小说》,文中着重解读黑人男性形象在美国社会的现实处境以及他们对黑人女性实施压迫行为的缘由,并精辟分析了國家权力系统与种族歧视之间的紧密关联。美国社会权力集中于所谓主流群体,他们通过权力系统压榨非主流群体,以致于后者在进行自我界定时,个体的文化与心理维度会被其所掌控;前者认为非主流群体偏离社会模板是威胁其神圣性的社会叛逆行为,所以他们就可以冠冕堂皇地宣称种族歧视可以削弱少数人的社会对抗行为。克里斯托夫随后从存在主义的维度对种族问题进行阐释,他指出白人男性是黑人男性精神世界中的仰视膜拜之物,是黑人男性进行个体重塑时的隐性参照物。在解读非裔群体的家庭暴力问题时,作者指出种族歧视不足以解释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侵犯行为,这是一个压迫型的社会。黑人男人通过虐待黑人女性来重拾男性气概,他们在家中从不关心妻子和孩子,只考虑自己如何成为白人男性。总体来说,克里斯托夫的观点比较新颖,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1985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将沃克的小说《紫色》改编成电影,由此开启了评论界的解读热潮,以至于到了20世纪90年代还有一些学者继续探讨这个话题。1997年杰弗里·福克斯和詹姆斯·帕金斯的《世纪末的南方作家》收录了温尼弗里德·摩根的文章《爱丽丝·沃克〈紫色〉的寓言》,他也注意到评论界对小说和电影质量的质疑以及对黑人男性形象塑造方面的诸多争议。

1970年沃克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们着重从叙事学的视角解读文本,同时也关注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1993年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和K. A.阿皮亚合作整理出文集《爱丽丝·沃克的批评视角:过去与现在》,在解读黑人男性形象时,埃文斯指出格兰治的第一次生命是借布朗菲尔德之眼来审视的,以此展示收割工的生活图景,这种模式随之演变为一种贫穷文化。布朗菲尔德是种族歧视和经济探索的牺牲品。随后,埃文斯着手解读格兰治的内在性情,指出他的性格转变是人性可能性的体现,由此揭示了小说意识形态的核心,即一个人不能被系统变成非人化以致于丧失人性。格兰治和布朗菲尔德的性格转变推动了学者对整部小说的重新解读与阐释。在小说结尾,格兰治杀死布朗菲尔德后被警察射杀,增强了他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的去世使事件得以体面收场。

在叙事学范畴的解读之外,还有学者着重探讨《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中黑人男性的性格演变和心理扭曲问题。在《爱丽丝·沃克的批评视角:过去与现在》中,约瑟芬·亨丁和罗伯特·科尔斯重点解读了文本中黑人男性形象的性格演变问题。亨丁指出当布朗菲尔德结婚之后,他的妻子始终把他当做孩子来宠爱,致使他在外界碰壁后生发出一种隐性的自我仇恨意识。与之相似的是,格兰治的内心也有非常强烈的自我仇恨感,所以他在离家出走前不愿触碰儿子;旅居纽约期间,他极度仇恨白人群体。仇恨驱使着他克服内心的自卑感从而重新衍生出爱的意识和能力。科尔斯在文中着重解读格兰治的内在心理,指出他在农场辛苦劳作,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低贱的社会地位使黑人男性变得愈加卑微,从而引发了道德层面的怯懦感。他看得太多、感受得太多、想得太多,这将其自身推入了家庭暴力的漩涡之中。科尔斯同时指出沃克在文本中非常关注被压迫群体的人生抉择与人生方向问题。

基于对以上两位学者的思考进行延续阐释,芭芭拉· 克里斯蒂娜对沃克小说的解读更为深入具体。她着重分析了格兰治与布朗菲尔德的心理扭曲问题,指出这是黑人收割工家庭中延续60年的悲剧轮回。格兰治与玛格瑞特结婚后便陷入家庭困境,无法自拔,他没有能力在白人主导的社会机制中保护家人,由此心生歉意,倍感愧疚。布朗菲尔德在成年后延续了父母一辈的命运悲剧,他与梅姆结婚后重复了格兰治与玛格瑞特虐待与纷争不断的婚姻旧路。随后,克里斯蒂娜对黑人的家庭悲剧进行深层解读,她指出白人老板借农场体系掌控黑人收割工,这个外在的强力系统通过隐性手段逐渐渗入黑人家庭,由此扩散到男性、女性与孩子的复杂关系中。社会对个体的掌控方式是依据社会惯例来扭曲人的性别界定,作者认为尽管黑人男性身体发育得非常好,但他们依然没有被大众文化所接受,只是以外在身体立足于世。与格兰治相比,布朗菲尔德的生活方式并无二致,引发二人命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种族主义的收割工系统。他们试图通过努力工作来解放自己,但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无法实现掌控权力的男性欲望,无法反思和改变自身现有的处境,所以他们就滥用权力,虐待家庭成员。格兰治抛妻弃子,北上闯荡,布朗菲尔德视梅姆为荡妇,并将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她,使之成为宣泄挫败感的工具。

最后,克里斯蒂娜重点解读格兰治与布朗菲尔德的父子关系。格兰治在农场一事无成,无法给予儿子在社会立足的能力,无法使之达到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所以他将之视为“奴隶制”的产物,对其冷眼相待,根本无法给予其父爱。同样,布朗菲尔德也陷入此种困境而无力自拔,他无法将女儿从“奴隶制”中解救出来,无法给予女儿成为“体面人士”的条件,处处碰壁后使他变成一个施虐暴力的父亲,正是社会对个人作为男性或女性的价值界定扭曲了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此外,布朗菲尔德心智不成熟,无法给予孩子他自己也从未拥有过的父爱,即使内心极度仇恨父亲,他依然在努力寻找父爱,唯一可以解决情绪冲突的办法就是毁掉父亲。在布朗菲尔德扭曲的意识中,他的绝望、痛苦与对父亲和自身的仇恨相融合,并驱使他走上复仇之路,亲手杀死儿子并毁掉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会有什么未来。他不再将自己视为男人而是看作一股力量,通过它推倒父亲,同时疯狂仇恨给自己带来生存感的人。布朗菲尔德在离开监狱,孤独地生活了九年后,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将露丝带离格兰治,以此继续先前的亲人仇杀模式,他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摧毁生活的所有希望。其实布朗菲尔德一直对自身的存在深感愧疚,比自我仇恨更复杂的是,他的自我怜悯使其放弃个体重生的能力,陷入仇恨他人与同情自己的矛盾情绪中,最终无法自拔。尤其是当他感知自己为家庭带来的痛苦时,他有些自责,却无法容忍女儿的存在。他自身爱的观念建立在他从白人世界学到的对男人的定义及对事物的获得和占有感。女儿露丝的纯洁曾使他思考爱是什么,曾有一瞬间他将自己看作是有爱的能力的个体,但无法长久维持这种感觉,因为他的灵魂已经接受了他所熟知的复杂现实。布朗菲尔德竭力延续着旧的模式,直至亲属谋杀得以完成,当法官将露丝判给自己时,他终于战胜了父亲,将自己的堕落推到了顶峰。在小说结尾,格兰治杀死了布朗菲尔德,这是旧有的亲人残杀模式,他借用儿子的鲜血来拯救孙女。由此在黑人家庭中创建出新的生存模式。格兰治此举不仅为了推翻白人的权力,同时也为了制衡白人裁判的出现。

与克里斯蒂娜不同,小西奥多·梅森着重解读《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中布朗菲尔德婚后的心理失衡问题。布朗菲尔德意图将妻子怀孕作为主导和控制梅姆的工具,个体行为一度被掌控的欲望所主导,它决定着布朗菲尔德的性格,改变了他对自我的看法,自我同情和自我仇恨使其走上折磨妻女之路。总体来看,克里斯蒂娜的解读比较系統深刻,她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布朗菲尔德和格兰治的内在心理展开了深入论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之相较,梅森的论述比较简略浅显,在理论性方面略有欠缺。

在对沃克的整体文本创作展开论述时,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们讨论了小说中黑人男性形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爱丽丝·沃克评论随笔》中收录了皮娅·蒂尔曼的文章《爱丽丝·沃克与“男性问题”》,重点分析沃克如何在小说中塑造黑人男性的形象。蒂尔曼指出沃克是传统文学的反叛者,没有在文本中美化黑人男性,反而展示其内在的劣根性,这样的书写模式真实展示了两性个体如何被种族主义所伤害以及他们如何实现治愈的过程。基于此,沃克被学界控诉,学者们认为她在一个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社会中执意塑造美国黑人男性的负面形象。此外,蒂尔曼也对沃克的小说进行了客观解读,指出她在文本中同时塑造了正直的黑人男性形象,他们隶属于中年群体。总体来看,蒂尔曼的解读更为客观公允,对沃克小说中塑造的黑人男性形象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判。

1995年由格雷厄姆·霍奇斯编纂出版的文集《美国黑人历史文化研究》,收录了一篇文章《好战的骡子:爱丽丝·沃克的〈紫色〉》,该文作者采用对比手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紫色》中黑人女性的个体成长史,由此进一步解读黑人男性是如何实现精神完善的问题。

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界依然延续着前代学者们的研究模式,着手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黑人男性暴力行为的内在缘由,在展开论述时将讨论点拓展至社会领域。与20世纪60到80年代的学界研究相比,9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Graham Hodges, Studies in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M].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5.

[2]Henry Louis Gates, Jr., K. A. Appiah, Alice Walker  Critical Perspective Past and Present [M]. New York, 1993.

[3]Ikenna Dieke, Critical Essays on Alice Walker [M]. Westport & Connecticut & London: Greenwood Press, 1999.

[4]Jeffrey J. Folks, James A. Perkins, Southern Writers at Centurys End [M].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7.

作者简介:石维娜,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美国非裔文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沃克社会学爱丽丝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未来科幻城
意外遇见社会学
花与爱丽丝
花与爱丽丝
变大变大
快递爱情
快递爱情
意外遇见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