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对策研究

2020-11-06 04:04王雅琪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王雅琪

◆摘  要:针对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的现状,提出培育“芙蓉工匠”精神的五点对策:弘扬“芙蓉工匠”精神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内涵建设;系统化设置相关课程以及配套的实践课程;深化校企合作,践行精神;开展对接“芙蓉工匠”精神的师资培训;学生重视自身“芙蓉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对策

一、背景

2020年是《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关键一年。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发广泛讨论。2016年10月26日湖南日报刊登为助力《中国制造2025》,提出动员各行业力量培育“芙蓉工匠”精神,实现制造强省。芙蓉工匠精神其核心内涵素养为具备精湛高超技艺和创新本领,体现吃得苦、耐得烦的湖湘文化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合。作为培养制造类和铁路岗对口一线基础技术类人才的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应担起培育学生成为“芙蓉工匠”精神重担,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芙蓉工匠”型人才,助力建设“工匠湘军”集团。

二、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困难

针对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笔者对相关行业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编制访谈提纲,以大学生、职院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访谈对象,进行抽样访谈。得出高职铁路院校培育“芙蓉工匠”精神的主要困难如下:

1.缺乏全面的宣传和直接的政策支持

湖南职业院校的教育对于“中国制造2025”普遍关注度较高,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匠人精神也越来越重视,各行各业都对高水平的制造人才求贤若渴。特定的高精尖行业对于手工制造更是人才难得。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都希望能够抓住此次战略机遇期实现职教跨越式发展,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己任。可是,落到实处却对于“芙蓉工匠”精神的培育基本没有出台专项的政策给予系统的指导。缺乏对学生职业精神水平、职业、专业的忠诚度培育的关注,导致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为钱财直接放弃专业技能,难以塑造专注行业的工匠精神。问卷显示对于部分有明确提出打造芙蓉工匠和工匠湘军精神的院校,宣传力度也有点欠缺,并不是全部学生都了解和能够界定清楚培育目标和培养步骤方法,缺乏针对性、系统化的培养方案。

2.“芙蓉工匠”精神相关课程设置不成熟

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三年的通识教育中铁路类高职院校学子没有明确的培育“芙蓉工匠”精神的相关课程。一般对于职业精神的培育通常利用专业课来讲授课程思政和思政类课程进行普及教育开展并未展开,效果不达标。在访谈中,教师和学生表示对工匠精神的理论没有全面的认识,含义模糊不清,对在实践过程中芙蓉工匠精神的培育也造成了阻碍。部分课程内容欠缺前瞻性,与现实生活融合度不高,学生认可度不够.

3.践行“芙蓉工匠”精神机会不多

工科类高职院校在讲授理论课的基础上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更加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更加热衷于实践课程。高职院校的实践机会通常是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企业实践等。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培育“芙蓉工匠”精神的机会较少,渠道来源比较单一。校内实训一节课一个教师管理四五十名学生,很难对每位学生的情况了解透彻,因材施教;一旦疏于管理,很难让每位同学践行“芙蓉工匠”精神。最让同学们有期待的校企合作,由于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一致,在合作的问题上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有区别。企业对于帮助学生践行“芙蓉工匠”精神的重视度不够,只寄希望于学校培养“成品”。合作方式虽然形成了多元化,仅是单一的提供实习基地,设备捐赠,岗位见习等,在培育工匠精神深度合作的进程中受到局限性的影响。

4.缺乏“芙蓉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支撑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对塑造培养“芙蓉工匠”精神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环境包含校规校纪、班风学风、校园活动等。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比较缺乏自律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针对这些行为,打造一个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用环境来影响人,刻不容缓。铁路类高职院校在“芙蓉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构建方面仍存在欠缺。在调查问卷中发现,高职院校对于宣传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相关的教育活动举办的相对较少,难以形成大规模重点活动。现存的相关活动也比较重视形式,收到的成效不显著。

三、湖南铁路类高职院校“芙蓉工匠”精神培育优化对策

1.弘扬“芙蓉工匠”精神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内涵建设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储备技术技能的修身之所,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到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的每一位同学。铁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必须融入“芙蓉工匠”精神,深化推进“芙蓉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入学生脑、进学生心,规划好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崇高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担当,塑造职业精神,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芙蓉工匠”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在这种认真学习、努力踏实、刻苦专研、磨砺自我,同学们之间在专业技术上比追赶跑的校园氛围中,学习湖湘文化精髓,锻造精益求精的工匠之魂,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芙蓉工匠”型人才。

2.系统化设置相关课程以及配套的实践课程

作为铁路类行业院校,培养学生“芙蓉工匠”精神,要考慮到专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在优化课程设置要做到,①要优化基础课程结构。在不断完善现有基础课程的同时,主动开设普及职业素养、行业规范,宣传“芙蓉工匠”精神的特色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明确要求学生认识、熟知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②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结构的安排可以针对行业企业的特点设计,考察实际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按照重要程度和岗位需要的通用能力进行分类。③设置专业的评价机制对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程进行全过程考核,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标准。科学合理的课程和实训安排,帮助学生践行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芙蓉工匠”精神核心素养。

3.深化校企合作,践行精神

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开展多元合作办学模式。深化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等有效办学模式,企业提出目标和需求,学校企业共同达成来打造具有芙蓉工匠”精神、技术操作水平过硬的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取长补短,在高职院校开设理论课中安排行业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来学校辅助授课,在学中练技术。高职院校应在专业教学设计、实践实训活动的安排、顶岗实习等方面努力与企业标准达成一致,严格考核,细节把控从而达成共赢的局面。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方式,将教学场所和教学情境直接融入到课堂上,师傅的言传身教,专业魅力感染到徒弟,拉近与理想中工作的距离,感受到师傅们所传达的芙蓉工匠”精神。

4.开展对接“芙蓉工匠”精神的师资培训

定期开展助力“中国制造2025”实现,“芙蓉工匠”精神师资培训机制,引进智能制造方面的企业专家。邀请高层次制造业人才来给老师学生做培训,对学生“芙蓉工匠”精神培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高职院校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专注培养学院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的名师。其次,高职院校需要引进企业内部兼职教师,形成校内校外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親其师信其道,为“芙蓉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条件。

5.学生重视自身“芙蓉工匠”精神培育

帮助学生加强“芙蓉工匠”精神理解,认可“芙蓉工匠”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核心素质。从思想上接纳重视,从行动上积极实践。学生自己要懂得培育“芙蓉工匠”精神是增强自己在就业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个人成长的有力指标。企业考量的重要标准。保持一颗敬业的心,从行动上脚踏实地,将所学转换为所用,精益求精,成为一名合格的芙蓉工匠。

参考文献

[1]沈言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芙蓉工匠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6):141-142.

[2]许应楠.职业院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2):10-13.

[3]李怡.曾新洲.制造强省背景下高职院校“芙蓉工匠”职业素养培养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02):61-62.

基金项目: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HNTKY-KT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