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研究

2020-11-06 22:30王菲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摘  要:随着陕西自贸区的建设和“一带一路”经济决策的实施,高校的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陕西本土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根据陕西自贸区发展战略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陕西自贸区;复合型人才;英语人才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版图,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北、华南、华北、华中的重要联络点,更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陕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由党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8月31日批准设立,是我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自贸区经济对英语人才现状

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大量不仅具有高外语语言素质与创新能力,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省外语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体现在外语人才过剩与懂外语的专业人才过少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将外语作为工具的单一外语人才过剩,就业率低,另一方面,缺乏具备实战型的专业外语人才,外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可见,传统的外语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培养“专业知识+外语技能+文化素养”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外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自贸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一)“外语+专业+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随着各国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就业岗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很多高校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了“2+2”的复合应用型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即把四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是第一阶段,属于基础知识的教学阶段,主要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和外语专业基础知识,后两年是第二阶段,属于专业知识的教学阶段,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外语+专业”的学习之外增加符合职业发展方向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勇于创新,提高其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问题意识。

(二)实战型商务英语复合人才

陕西自由贸易区由三个片区组成,分别是中心片区,国际港务区和杨凌示范区。其中中心片區和国际港务区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中,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等产业众多。高校中英语作为工具的功能比较突出,学生能够很好的多专业词汇进行掌握,却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运用。另外,高校很多商务英语教师本身就从其他高校毕业,没有从事过其专业行业工作,缺乏实战经验,在培养实战型商务人才时必定力不从心。因此,实战型商务英语复合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三)“英语+多语种”人才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在这些国家中,除了国际通用的英语之外,适用范围比较广的还有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和西班牙语等。因此,掌握一门出英语之外的外语尤为重要。

三、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一)对接自贸区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外语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引导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的实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这对外语人才培养有以下要求:培养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的外语人才;在经济贸易互联互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懂多种语言的政治法律人才;随着国内外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外贸英语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鼓励多语种学习

首先,课程设置对人才的教育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协同融合。复合型外语人才除了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职场相关的专业技能。“外语+专业+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以外的专业知识,也能提升学生实践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仅英语一门语言无法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多语种语言人才的需求,尤其相关非通用语种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首要的任务。实践证明,掌握双语语种或者多语语种的外语人才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单语语种外语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

为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提高外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外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还要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充实自身。尤其是中青年外语教师,应定期去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或实践锻炼,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从而实现向“双师双能”教师的转型。

四、结束语

随着陕西的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稀缺,自贸区的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本土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陕西自贸区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新鲜血液,为我国经济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张辉,刘丽.陕西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9.

[2]程欣.地方高校服务自贸区建设外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01):50-51.

[3]马莉婷,林立达.面向福建自贸区建设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09).

[4]卢植.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外语界,2018(01):36-42.

作者简介

王菲(1983.10—),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研究生,英语教育方向,教学团队:西安翻译学院T1902教学团队。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转型发展探索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科普艺术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问题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小语种对大学生(非小语种专业)就业竞争力影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