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洞天郑国渠

2020-11-07 02:51张静
西部大开发 2020年10期
关键词:泾河郑国秦国

文/本刊记者 张静

“九曲那个泾河弯哟,奔出龙口走泾渠呦,灌溉那个良田呦不知数呦,郑国那个仪址呦恩不忘呀。”这首民谣中所歌颂的就是我们今天的故事主人——郑国渠。

早在公元前246年,秦国在关中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开启了引泾灌溉的先河,树立了中国古代大型灌溉工程的里程碑;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汉、唐、以及宋元明清各个王朝,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泾惠渠等。

可以说,秦因郑国渠而统一六国,汉因白渠而富甲天下,唐因郑白渠而四海臣服,民国因泾惠渠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如今,作为郑国渠的第六代灌溉工程——泾惠渠仍在发挥巨大的灌溉效益,造福泾阳、三原、高陵、临潼等关中平原数百万百姓。

2016年11月8日,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渠因被世界灌排委列入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让流淌两千多年的郑国渠再次浮出了水面。

本文历史资料由陕西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提供

金秋时节,记者驱车行驶在关中平原上,眼前不断浮现挂满枝头的柿子、苹果,到处是瓜果成熟的景象;远处一片片金黄的稻穗组成庞大方队,昂首期盼,仿佛在列队等待着人们的检阅;近处的菜园子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莲花白、西蓝花静静绽放,等待着主人的眷顾;公路旁,还时不时地能看到农户晒出的玉米正在享受着“阳光浴”……

在沐浴着丰收喜悦的同时,记者加快了探寻郑国渠的脚步。

“疲秦计”戏剧性地成为“强秦计”

行走在郑国渠遗址到泾惠渠渠首五公里长的便道上,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等历代渠首遗址一一呈现眼前,宛如一座天然的水利博物馆,用一曲曲流淌的渠水向人们诉说着历代治水人引泾灌溉、治水兴利的故事,可以说郑国渠遗址是中国水利史的一个缩影,令后人为之敬仰。

而说起郑国渠的修建则源于一段脍炙人口的“疲秦计”。

《史记·河渠书》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候,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像

秦郑国渠遗迹

说的就是早在两千多年前,诸侯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停的混战。秦国也不例外,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正把锋利的刀刃指向临近的韩国。根据史书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就有19次。就在韩国将要被灭亡的关口,韩惠王派出了一名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去对抗秦国,这个人所拥有的“武器”就是一张嘴,他要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国兴修水利,从而将其拖垮,这个人就叫郑国。当时在韩国看来,要想方设法在秦国实施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使秦国所有劳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让秦国无兵可征,从而为韩国赢得救亡图存的机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

对于当时的诸侯国来说,粮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一场大战下来,要消耗上百万乃至更多的粮食。为了能在战争中有充足的粮草,秦国向六国作战的同时,重视开垦耕种,然而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干旱。据介绍,当时的关中平原干旱时有发生,充足的水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郑国提出的引泾河水、浇灌关中的建议正是秦国向往已久的事情。

据《史记》记载,郑国来到秦国后,说服了秦王,在秦国境内的泾河瓠口一带开渠引水。秦国明知郑国有心疲秦,所以将计就计,最终让韩国的“疲秦计”非但没能施展,反倒戏剧性地成为了秦国富国强兵、实现大一统的一招好棋。

公元前236年,郑国渠工程从它戏剧性的开始,一波三折,以十万人之多的建设大军,花费了十年时间,才终于得以修建成功。

这个时候,天下人看到了一个新的秦国,郑国渠和之前修建的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从而使得当时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宋丰利渠遗址

元王御史渠石碑

明广惠渠口遗址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六年后,秦军直指韩国,此时的关中平原已经变成了秦国大军的粮仓,“疲秦之计”真正变成了强秦之策。而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最后决战拉开后,抛出疲秦计的韩国就灰飞烟灭,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

巧夺天工成为灌溉典范

那么郑国渠如此浩大的工程,又是如何设计的呢?这其间又展现了古人哪些过人之处呢?

据介绍,郑国渠的施工过程中巧妙地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

先从取水口选择上就很讲究。《史记》记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瓠口又称谷口,位于泾阳县西北,是泾河进入渭北高原的一个峡口。郑国渠首选在瓠口,充分利用了北山山系的地形特点。泾河在此形成一个葫芦状的河曲地貌,并且西岸凸,东岸凹,同时泾河峡谷有大量的巨石,依靠人工措施将这些巨石连接起来将水分流,一部分水进入大渠,一部分进入河道。为了保证进水的流速和流量,引水渠与河道形成科学的交角。因为在河道的弯道处,除通常的纵向流水外,还存在横向环流问题,即上层水由凸岸流向凹岸,河流的最大流速接近凹案梢偏下位置,恰好对准引水口,同时大量的细沙进入渠道;横向环流指的是,下层水由凹岸流向凸岸,从而把较大的沙粒冲向凸岸,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渠道的淤积。

“横绝技术”堪称一绝。这是在郑国渠水利工程技术上创造的奇迹。

郑国渠引泾注洛300余里,其间经过几条自然河流,这些河流皆是由北部山原发源向东南汇入渭河,与自西而东的郑渠不可避免地形成交叉。如何处理这种与天然河流的交叉?按《水经注·沮水》记载,郑渠“绝冶谷水”“绝清水”“与沮水合”,浊水也是注入郑渠的,即是将沿途与渠道交叉的各河流“横绝”,吸收而过。

这项技术也充分展现了此项工程的筹划设计者郑国的智慧和才能。他运用“横绝”技术,使渠道跨过冶峪河、清河等大小河流,把常流量拦入渠中,增加了水源。利用横向环流,巧妙地解决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的问题。据现代测量,郑国渠平均坡降为0.64%,也反映出当时高超的测量技术,该项“横绝技术”也得到后世的一致公认。

流淌千年惠泽亿万之口

郑国渠的建设使贫瘠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因泾河河床下切,郑国渠渠首引水困难,加之渠道淤塞,灌溉效益锐减。

到了汉代,由于河床下切,在郑国渠的基础上,由赵中大夫白公主持修建白渠,并开有支渠,初步形成了关中水利网络。白渠灌区成为供应首都长安城数十万人口衣食所需的重要基地。当时流传的歌谣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净是,亿万之口。”

唐代时,引泾灌溉达到鼎盛时期,唐郑白渠以下设有太白、中白、南白三条干渠,又称三白渠,灌溉面积100余万亩。渠首引水主要在非汛期,改变以往引洪淤灌为引清水灌溉,开启了农田灌溉的新纪元。郑白渠渠系经过大规模重修改善,干渠以下有支渠,支渠以下有斗渠,输配水体系更加完善,奠定了历代引泾灌区及泾惠渠灌区的总体布局。唐代出台的《水部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水利法典,其中许多规定就是针对郑白渠制定的。

唐代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引泾灌溉在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发展。

自宋代起,因河床渐低,引水更加困难。北宋时,先由侯可,继之赵佺,经过两次施工,历时36年至宋徽宗大观三年(1107年)建成丰利渠;明广惠渠修建于成化年间,历经18年,三次施工完成;清龙洞渠利用广惠渠的隧洞和沿山石渠,引龙洞泉并汇集众泉水灌溉,并于道光二年(1822年)修鄂山新渠。

到民国时期,在我国现代水利建设先驱李仪祉先生的主持下,在郑白渠的基础上运用近代科技兴建了今天的泾惠渠,渠首初引水16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59万亩,开创了中国现代水利的先河,续写了郑国渠的辉煌篇章。

锲而不舍再续千年辉煌

“民享乐利,实泾之惠,肇始嘉名,流芳百世。洛渭继起,八惠待兴,关中膏沃,资始于泾。秦人望云,而今始遂。年书大有,麦结两穗。忆昔秦人,谋食四方。今各归里,邑无流亡,忆昔士女,饥寒交迫,今渐庶富,有布有麦……”这是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在《泾惠渠颂并序》所记,表达了社会各界的欣喜之情,在那个特殊时期大量富余的粮食和棉花也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据资料统计,泾惠渠建成后效益十分显著,粮食产量由以前每亩60斤左右增加到450斤左右;棉花由原来的20斤增加到80斤,最高的达到120斤,泾惠渠也成为全国著名的棉产区,收获时期车水马龙,非常热闹。新中国成立后,灌区灌溉面积扩大到146.5万亩。

泾惠渠灌区石川河新貌

清龙洞渠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克服万难建成了这一伟大工程,并将其一直延续至今,梯子崖、石匠坟等故事里,体现了一代代人治水兴利、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治水精神。尤其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水利科学家李仪祉,放弃高官厚禄、勇克时艰,建成泾惠渠,孕育了以“做大事不做大官,求实际不图虚名”为核心的仪祉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水利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泾水汤汤,沃野平畴。从第一代的郑国渠到如今第六代的泾惠渠,在引泾灌溉的发展历程中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从早期单一的灌溉发展到今天除了为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富平等地1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外,还兼顾防汛、发电及生态供水等工作,不断延续、造福着代代百姓,彰显了丰富厚重的秦水文化和秦地精神。

如今,看着泾惠渠滚滚流淌的渠水,我们仿佛看到了农作物的根、茎、叶在花蕊中绽放到结为果实,成为百姓手中的“香饽饽”,不断滋养着关中平原的人们……

猜你喜欢
泾河郑国秦国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基于Landsat_8影像的泾河峡谷段高含沙河流信息提取方法
五张羊皮
瞒天过海
鸡口牛后的故事
老身聊发少年狂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