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疫斗争中青年责任担当的彰显与锤炼

2020-11-09 02:56袁樱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5期
关键词:抗疫青春疫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过程中,广大青年不仅充分彰显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还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人生境界、树立了自身的正确价值观。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为国为民锻炼过硬本领的价值取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体现自身价值、贡献自身力量、达成人生目标,成长为不负祖国、人民和时代的有为青年。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染范围之广、危害人数之多,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为重大突发卫生事件。面对疫情的汹汹来势,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一道,纷纷加入抗疫斗争的洪流之中,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各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以青春的激情和无畏的付出,彰显出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也在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锻炼,奠定了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任的坚实基础。

一、重大疫情考验彰显青年责任担当

曾几何时,国外因青年一代中存在着不修边幅、厌弃学业、鄙视工作、蔑视法纪、寻求刺激、渴求绝对自由、行为放纵、意志沉沦、挑战传统的表现,而将这一代人称为“垮掉的一代”。几经辗转,这一概念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伴随着人们对“小皇帝”“小太阳”“小公主”的认知,作為标签贴在了国内青少年身上,也在不少研究论文中被提及。普遍认为当今的青年一代从个体视角来看存在着生命责任意识淡漠和理想信念缺失等自我评价偏弱的现象,从社会视角来透视青年自身存在着与他人关系冷漠、与自然关系失衡等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从国际视角来剖析青年一代则存在着与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步、与多样化文化不相宜、与信息化社会不相融等世界责任失衡的现象。也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中,青年一代是贪图享受、信念缺失、沉溺游戏、佛系心态、丧失进取、缺乏责任、放弃担当的一代。如此这样的一代,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吗?依照固有的观念,人们对此普遍存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胜于雄辩!青年一代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刷新了人们的认知,颠覆了被社会贴在身上的标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非典袭来时,全世界都在守护‘90后。而今天,换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这是多么具有担当精神的话语。在实际行动中,广大青年人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逆行出征。其中,驰援湖北的4.2万多名医护人员中,就有“90后”的身影且多达1.2万名,更有一部分还是“95后”“00后”的青少年,“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换个场所他们可能还在打游戏”。正是这群孩子,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激活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青春热血,将爱国热情转化为舍生忘死、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他们青春的身影活跃在湖北抗疫第一线上、忙碌在社区群防群治防线上、流动在长途运输供给线上、勤奋于物资生产保障线上。神州大地各条疫情防控战线上,处处都活跃着青年人忘我奋斗的身影。以致于72岁挂帅出征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老人在回顾这场举国抗击的疫情阻击战时感慨万千。面对肆虐的病毒,“80后”是主力军、“90后”是先锋队、“00后”也不甘示弱,青年医护面对危险、毫不畏缩,勇敢承担起“红区”及其他各医院的一线救治任务。记忆最深的是目送一对来自天津的年轻医护夫妇并肩携手进“红区”抢救病患,他们义无反顾、坚定前行的背影让老人感到,“这是一种精神,非常可贵的品质,年轻一代是值得信赖、充满希望的一代”。青年人在社区、在医院、在医护人员接送、物资运输和供应点的付出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为什么能够把严格隔离政策执行好,杜绝疫情蔓延,我觉得他们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正是基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人用自己的一份份青春力量,将“小我”义无反顾地融入“大我”,在疫情防控战争中铸起了坚强的防护阵线,也经受住了“火线”的严格考验,彰显出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向党、向人民、向时代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对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予以充分的肯定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用舍生忘死、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实际行动充分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党和人民对青年一代的嘉许,外来的拜金主义思潮、物质主义侵扰、虚无主义的迷惑,没有让青年一代垮掉,反而让他们在信念上更加坚定、意志上更加坚强、行动上更加坚决,他们用行动撕下了强加给自己的“颓废”标签,改写了固有的“垮掉”观念,迎着风雨他们必将更快、更茁壮地成熟、成长起来。

二、抗击疫情斗争锻炼青年责任担当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着各国的治理能力;疫情也是一面照妖镜,分辨出形形色色的嘴脸;疫情更是一座大熔炉,将青年一代放在炉中百炼成钢。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谈到对青年进行培养和锻炼的组织形式,“培养有觉悟的无产阶级战士和共产主义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是共产主义青年组织起码的任务。”而青年进行职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职业所赋予的社会责任,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再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和体质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并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等狭隘的视野。“大学生的使命是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同工人兄弟肩并肩地发挥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青年一代寄予的厚望,希望他们能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的重任,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珍惜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在尽责中历练,在担当中成长,在锻炼中成才,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绽放无悔的青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书写人生奋进的诗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青年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各条战线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写下了展现靓丽青春的壮丽篇章。其一,争做抗疫“战斗员”锻炼党性。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援汉医疗队“90后”护士朱志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作为年轻一代“90后”中的一员,她和众多青年一道,不畏艰险,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全力以赴;用理想、用本领,更用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汗水挥洒中守护生命,在青春绽放中守护微笑;在实践中历练,在奉献中成长,在锻炼中升华,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忠诚浇开绚丽的青春之花。其二,争做抗疫“宣传员”升华境界。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付其顿用自己的志愿活动展示了青年一代的风采。虽然没有亲临武汉抗疫第一线,但他积极参与了家乡连云港的抗疫行动,在每天工作近15小时的30多天志愿服务活动中,始终把“我是党员我先行”的使命记在心头、扛在肩上,积极参加高铁站执勤排查、社区防疫宣传、为援鄂医疗队家属以及留守儿童提供物资供应等。理学院学生张千惠、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徐鹏道则积极在徐州市铜山区协助基层社区进行人员排查、车辆登记、防疫宣传、政策讲解等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学校收到了铜山区团委发来的感谢信,感谢大学生在家乡防疫工作中勇于担当、奉献青春,展现了当代团员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三,争做抗疫“守门员”贡献力量。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师范团支书罗懿在抗疫斗争中更真切地感受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她积极地参与了辖区组织的抗疫工作,进行疫情排查等志愿服务,更深切地认识到当代青年要始終怀揣浓厚家国情怀,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将自己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公共卫生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缪俊艳则经过抗疫斗争的锻炼认识到,担当责任和使命更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练就过硬本领,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公共卫生领域里发挥专业特长,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守好保卫生命安全的坚强阵线,展现青春力量,体现青年担当,做出青年人应有的贡献。青年奋战在抗疫前线的例子不胜枚举,充分展示出当代青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经过抗疫斗争锻炼的青年一代,将以更坚韧的意志、更坚强的奋斗精神融汇成青春澎湃的时代洪流。

三、实现民族复兴呼唤青年责任担当

人类历史的进程,经历了太多的重大挑战,当今世界面临金融危机影响持续、经济长期低迷徘徊、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事件频频出现、各种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也在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后浴火重生,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前进。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变幻、中国新时代之大变化的形势,中华民族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复杂问题的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只是突如其来的一次临时性考验,如何应对挑战和考验,是摆在党和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面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时代呼唤担当精神,民族振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实现伟大斗争的胜利,就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担当其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这是对青年人在新时代勇于担当的期望和嘱托。

结合中国抗击疫情过程中对青年人的锻炼和考验,增强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其一,利用抗疫斗争的实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面对肆虐的疫情,我们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动员全国支援武汉,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打响了全国性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迅速蔓延,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用充分的事实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再反观国外一些国家,视人民生命安全如儿戏,为自身的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生死,肆意对中国进行抹黑和甩锅,以致于浪费了中国早就发出的预警和用巨大代价换来的宝贵防控时机,导致疫情大规模地暴发,每天以确诊上万例的人数飙升。两相比较,对人民负责,就是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全力救治,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话。因此,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充分结合疫情防控期间青年人自身的切身体会和感悟加强教育和提升。其二,结合抗疫斗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疫情面前,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人性的美丑和道德的高下在疫情面前立判,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无数党员干部不顾危险、奋战前线;志愿者不畏病毒、勇敢前行;各地企业踊跃捐款捐物、支援湖北;更有钟南山、李兰娟和张文宏等组成的专家组,用高度的科学精神、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向人民展示了科学家的浩然正气和医者仁心。相比较之下,事实无情地剥下了那些无责任无担当的各界“星”们华丽的画皮,更不用说个别违反抗疫规定、隐瞒行程可能传染更多人、只为自己考虑的自私之人了,更遑论个别“精日”“亲美”“媚外”分子的荒谬言论,以及国外的少数政客完全不顾事实,肆意抹黑中国热心支援和正义行动的言论了。这些事实,正是帮助青年一代更好地辨别善恶美丑的案例,正可以通过对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其三,结合抗疫斗争锻炼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硬本领。党带领全国人民短时间内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主要还依赖于中国多年积聚的综合实力,不是源源不断的药物、医护设备和生活物资驰援湖北,打赢这场战争估计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代价,这充分证实了我们党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原则的无比正确性,而进一步的发展还要依赖于青年一代学好过硬本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中华民族以不屈的抗争精神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呼唤中国青年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锻炼过硬本领、树立责任意识、养成担当精神,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铁肩担道义、双手谱新篇,为实现中国梦、世界梦而奋勇拼搏、戮力前行。

基金项目:201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研究”(2019SJB1577)。

(袁樱: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抗疫青春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战疫情
团结抗疫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