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4.0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效率

2020-11-09 02:58曾志宏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库存供应链计划

曾志宏

什么是供应链4.0?未来的供应链是什么样子?供应链4.0对于我们运营将有什么影响?供应链4.0如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和改善客户满意度?看看麦肯锡怎么说。

供应链已有30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曾经是一个纯粹的运营物流功能,通过专注的客户供应和向客户交付——汇报给销售或制造部门,现在有了自己的领导——首席供应链官(CSO,Chief Supply Chain Officer) 。供应链功能需要确保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合运营,从端到端的角度,而不是孤立的每个职能部门,决策则需要考虑成本,库存和客户服务。

未来供应链长什么样?

供应链4.0

供应链1.0。供应链1.0可以简称为“计划供应链”或者前供应链。在改革开放之前,准确地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经济一直是计划经济,与之伴生的供应链就是计划供应链。它是由政府,主要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来调配所有物资的供应、采购、物流等,并且是提前计划好的,基本不容更改。企业只是这一计划链条上的简单节点,与整个供应链关联度极低。

供应链2.0。供应链2.0可以称为“生产供应链”。上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模式在争议中前行,中国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所有的产品都供不应求,国家相关部门只管生产就好,用不着考虑销不出去。为此,主要是做生产管理,做好工作分工,工人停机器不停,抓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供应链3.0。供应链3.0可以说是“产品供应链”。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分工协作成为常态,既有国内生产企业的产品外销,又有跨国公司产品的进口。不论是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还是核心业务的整合,都是围绕生产订单进行的,如何整合供应商、分销商,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供应,决定着产品的成本高低,即市场竞争力。

目前,供应链3.0仍是主流。顶尖企业是那些供应链管理最优秀的企业,而不是供应链完整的企业。核心是外包管理。

供应链4.0。供应链4.0是服务供应链。生产者转变为服务者,只是卖产品的企业几无生存空间,必须是生产+服务,以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这也是与制造转型服务,以及商业互联网转型产业互联网相适应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日益紧密,生产者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可扩展的价值,形成客户、供应商、合作方互利共赢的价值生态体系。

数字化成就供应链4.0的比较优势

供应链4.0更快速。产品分销的新方法可以将交付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如何办到呢?利用高级预测方法,例如内部数据的预测分析(如需求)和外部数据(如市场趋势、天气、学校假期、建筑指数等)。当与货物需求的机器状态数据相结合时,准确的“预测”就出来了。

在未来,我们甚至会看到亚马逊拥有专利的“预测运输”:产品在客户下订单之前发货,稍后将客户订单与已经在物流网络中的货件进行匹配,并将货件重新路由到确切的客户目的地。

供应链4.0更灵活。供应链4.0的点到点和实时计划允许灵活地响应需求或供应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交货周期。计划成为一个连续动态过程,能够动态地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或约束(如来自机器的实时生产能力反馈),即使在产品发出之后,敏捷交付流程也可让客户将货件重新路由到最方便的目的地。

一种类似UBER的运输方式——众包,利用灵活的运输能力大大提高網络配送的灵活性。制造商可能因此获得新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机会。

供应链4.0更细化。随着客户需求产品的越来越个性化,生产者必须通过微分段和更复杂的灵活动机等技术在更细粒度的层面上进行管理。无人机交付,将使公司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最后一英里的单件和高价值、密集的包装——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同时比大众市场的标准产品更快地实现订单交付。

供应链4.0更准确。下一代绩效管理系统需要通过供应链提供实时的、端到端的透明度,从关键访问指标顶部的信息范围到非常颗粒化的过程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和其他部门在“供应链云”中整合数据后,供应链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会根据相同的数据进行指导和决策。

为了保持绩效管理系统,仓库、运输或库存的模型表自动设定目标,即使发生供应链中断,为了满足绩效管理的侧重点,系统也会自动进行调整,从无法实现的目标抵达可实现的操作。

同时,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学会”自动识别风险,并改变供应链变量以减轻危害。这些功能使自动绩效管理控制塔能够处理很多“不可抗力”导致的突发状况或其他意外,由此产生的持续改进周期将推动供应链更接近理想目标。

供应链4.0更有效。有了上面几点,这一点更容易理解。机器人处理物料(托盘或箱子以及单件),完全自动化仓储,自动卡车可以在网络内运输产品。

网络设置本身不断优化,以确保最优地满足业务需求。为了优化卡车利用率并提高运输灵活性,公司通过跨公司运输优化来共享工作量调节。

为了在供应链中创造理想的工作量,系统可以利用高透明度和动态规划方法来推动预测性需求,例如卡车利用率低的交货时段的特殊优惠。

供应链4.0提高运营效率

供应链4.0将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所有领域。以下是供应链4.0对于六个主要价值驱动的改进,这些改进体现在服务、成本、投入和敏捷方面。

计划。供应链的计划将从大数据和高级分析以及自动化工作中获益。一些主要的消费者已经在需求计划中使用预测来分析数百个内部和外部需求影响变量(例如,天气、来自社交网络的趋势、传感器等)关系并得出准确的需求计划。预测错误下降30%到50%。

严格的自动化、完全集成的需求和供应打破了不同计划之间的传统界限,并将计划转变为灵活、连续的流程。每次补货计划工作都不是使用固定的安全库存,而是重新考虑预期的需求分配,然后可以动态调整价格以同时优化利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因此,隐含的安全库存随每次重新订购而不同。

在消费品行业,一些最著名的全球企业集团正在利用先进的计划方法,并且已经产生可观收益。

物理流动。物流可以很好地连接制造,先进的自动化和数据分析更新传统的仓储和库存管理策略。易于使用的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已启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外骨骼可以对仓库中的人类生产力产生同样巨大的影响。

可以将仓库链接到生产装载点,因为自动引入车辆将导致运输和产品处理中的运营成本显著降低,同时改善交付周期和环境成本。最后,随着生产设施开始更多地开展3D打印,仓库的功能未来会发生根本变化。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也在发生重要变化,几家主要食品公司率先通过其组织提供更加详细、顺序更新、易于定制的控制设备。绩效管理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运营流程,适用于实时异常处理和持续改进,而不是每月或每季度的回顾性练习。

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这种改进的性能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将异常的基本指标与预先设定的基础指标进行比较或进行大数据分析来识别异常的根本原因。

然后,系统可以自动触发对策,例如通过激活补货订单或更改计划系统中的安全库存或其他参数设置。

订单管理。订单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得到改进:没有处理的订单(新订单)将被订单系统集成到可用系统(ATP)流程,考虑到条件约束,安排生产计划和补货需求,实时重新计划,实现订单日期确认。最终结果是降低成本(通过自动化),提高可靠性(通过细粒度反馈)和更好的客户体验(通过即时和可靠的响应)。

协同合作。供应链云构成供应链中的下一级协作。供应链云是客户、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联合平台,提供共享的物流基础设施甚至联合规划解决方案。特别是在非竞争关系中,合作伙伴可以共同决定处理供应链任务,以节省管理成本并相互学习。

一家领先的消费者集团已经发现,价值链上的合作,交换可靠的数据可以实现更低的库存。由于通过整个链条提供即时信息,同时提供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快速应对任何供应中断的能力,从而大大缩短交付周期。

供应链战略。随着供应链需求进一步个性化和定制化,供应链设置采用了更多细分市场。为了表现出色,供应链需要掌握微分段,将供应链分成数百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自身能力对供应链产品进行大规模定制。这是一种动态的大数据方法。量身定制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最佳价值,并帮助客户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链中的成本和库存。

供应链4.0的影响

消除当今的数字浪费并采用新技术共同构成了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的主要杠杆,预计包括降低运营成本30%,销售损失减少75%,库存减少高达75%。与此同时,供应链的敏捷性会有显著提高。

这些数字是如何算出的?它们是基于大量研究和定量计算方面的经验得出的。例如,改进的库存概况将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所以下面四个绩效指标高度相关。

服务缺乏/销售损失

当客户服务差时,要么是对客户的错误承诺(例如,不切实际的交货时间),错误的库存概况(没有被订购的产品),和/或不可靠的交货,客户将决定转向另一个品牌。对于B2C和B2B環境都是如此。

当供应链显著改善与客户的互动时,可以提供所有可用的销售数据和市场信息,提高预测的质量(相关级别高达90%以上),服务水平将大幅提升,随着服务的改进,销售损失将显著下降。

供应链成本

在运输、仓储和整个网络设置的驱动下,成本可降低多达30%。通过应用这些方法计算运输和仓储的成本并优化网络,可以达到大约50%的改进。目标应该始终是在满足客户所需服务水平的同时,最小化成本和最小里程完成。结合仓储中的智能自动化和生产率提高以及运输中的车载单元等,这些努力可使节约潜力成为可能。

通过动态路线,Uber式运输,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3D打印的具体应用,可以实现剩余15%的成本降低。

需求计划

计划任务,例如需求计划,SOP流程的准备,汇总的生产计划和供应计划,通常是时间密集型的,主要由手动进行。借助先进的系统支持,与手动执行的任务相比,80%到90%的计划任务可以实现自动化,并且仍然可以获得更好的质量。SOP流程将转为每周更新,决策流程将建立在可以实时更新的场景上。同时,系统将能够检测异常,确定何时计划人员执行决定。

库存

库存用于解码需求和供应,以缓冲需求和供应的变化。实施新的计划算法将显著降低不确定性(需求/预测误差的标准偏差),从而无需安全库存。响应库存的另一个重要变量是补货提前期:随着批量生产快速转换,交付周期将显著缩短。

此外,由于本地产量大幅增加,从亚洲到欧盟或美国的交货时间也将缩短。此外,3D打印将减少所需的库存。预计整体库存将减少50%至80%(见图2)。

转变为数字供应链

定义数字供应链需要三个关键因素:明确定义,新功能和支持性环境。从了解当前操作的数字化浪费开始定义数字供应链。最后的先决条件是双速架构/组织的实施。这意味着IT环境的建立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

这个“孵化器”需要提供高度的组织自由度和灵活性以及最先进的IT系统(以实现独立于现有系统的双速架构的快速开发、测试和实施周期)解决方案。试运行的成功对于获得关于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影响,对于创新(例如新的计划算法)的促进和信任,以及引导下一个开发周期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库存供应链计划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暑假计划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