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提升策略

2020-11-09 03:06李灵均王微蒋琳嫒段军飞
科教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三全育人研究生

李灵均 王微 蒋琳嫒 段军飞

摘 要 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其创新能力关系着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关系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文立足“三全育人”,依托导师团队建设、联合支部建设、课程思政教育、高水平成果评价和导向机制建设的“三建三改”提升策略,开展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为有效增强高校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和创新能力提供新蹊径,同时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建设高水平大学及重点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研究生 创新精神 三建三改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03

Abstract Graduate education is at the top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university's ability to serve the society and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relying on the "three construction and three reforms" promotion strategy of tutor team construction, joint branch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level achievement evaluation and guidanc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esearch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ideal and belief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build high-level universities and key disciplines.

Keywords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graduates; innovative spirit; three construction and three reforms

1高校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时代内涵

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肩负着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需求、汇聚学科力量的使命与挑战。研究生作为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代表,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对象,也是科研队伍的生力军,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的参与者,其创新能力关系着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关系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三全育人理念与研究生创新精神的辩证关系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高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为“三全育人”)。“三全”着重于“怎样培养人”,“育人”着重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全员”强调育人要统筹高校整体资源,联合社会、企业合力各领域;“全程”强调育人要覆盖人才培养各环节;“全方位”强调育人要不断延申拓展平台和载体。[1]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关注育人环节中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在高校中构建凝聚人才培养合力的“大思政”格局,提升育人内涵,丰富育人实效。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群体的素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创新精神培养面临巨大挑战。然而,由于部分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不够、思政工作不足、教学制度不完善、创新氛围缺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烈、创新意愿不高,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高水平论文数量偏少、科研成果质量较低。

基于此,考虑到育人工作整体性,研究生创新精神培育要逐步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配合,营造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科学把握研究生特点,因材施教、深耕细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本文拟从导师团队建设、联合支部建设、课程思政教育、高水平成果评价和导向机制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为有效增强高校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和创新能力提供新蹊径,同时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建设高水平大学及重点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3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提升策略

(1)建立富有创新、科研与思政协同的导师团队。打破研究生与导师的常规性搭配,建立导师联培制,鼓励低年级研究生实行多导师轮转,传承各導师的学术精华,科研上获得全方位教益,并全面了解学科发展。根据学院整体安排,按照项目互通互补、方向相关性等原则建立导师组。[2]创新团队由2-4位导师及其硕士研究生构成。团队内导师研究课题既有协同性,也有差异性,导师根据课题需求,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注重创新引导,重点关注交叉科研方向。同时,将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引领、价值理念引领、道德观念培育、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其中,最终达到思想与科研兼顾,发展与创新协同的育人导向。

(2)建立教师与研究生的联合党支部。整合支部建设,组建以学科为纽带,教工党员和研究生的联合支部。通过教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促进师生深入交流和学习,便于教师准确掌握研究生党员动态。

该模式有助于稳定组织结构、加强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主导性和研究生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推动师生和谐共处、融合发展。[3]通过开展教师与研究生联合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加强师生交流,向老师学习,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外,还便于深入剖析自身问题,进一步提升党建活动的覆盖面和针对性。通过教工党员表率作用,正向引导研究生党员提升学习兴趣、工作热情和组织协同能力,增强研究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托支部内常态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激励研究生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严谨治学,敢于创新。

(3)改进、调整研究生课程。统筹校内资源,形成宽厚、系统、弹性的课程结构,重点开设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及学科前沿性课程。开设系列精品讲座如创新大讲堂、前沿学术报告会等,开设文献研讨课,并纳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扩大研究生选课范围,增强研究生选课及科研选题自主性。开设名师课堂,邀请专业领军人物开设综合性研究型课程,便于研究生及时了解最近科研成果,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动向,让研究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的时间。

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既有利于填补课程缺失,又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发深入思考。以材料专业为例。将材料学最新学术动态、科研现状、应用实例、新闻资讯以视频形式引入课堂,介绍学科在多领域的实际应用以及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此激发研究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作为切入点。如授课中介绍古法陶瓷生产,引发研究生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激发科研热情。

(4)改进、优化实践环节教学。发挥学院国际交流的优势,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国内外“合作教育”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训”等方式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首先,国内外“合作教育”有助于人才培养与国际化水平接轨,将“引进”与“派出”思想统一于实践领域。为不断优化研究生科研水平,高校可以遴选优秀研究生至国外交流深造,实时把握国际学术研究发展趋势,寻求并建立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在较高水平上积累学术研究成果。经过报名和甄选流程将选拔出来的优秀研究生送到欧洲,美国,日本,香港和澳门等著名的研究机构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创新精神。其次,学校应加强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企业、社会机构等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实践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企业岗位要求可以刺激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5)改进、完善日常管理机制。在不断推进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教育”机制的实践。开发用于研究生管理和工程教育的创新协作系统,将日常教育目标融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以形成用于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三全育人的协作教育体系。在校级统筹下,学工部、研究生院,教务处,就业服务中心等行政部门以及与研究生导师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断加强,构建目标统一、逐级优化、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的高校项目制现代化治理网络,凝聚育人合力,打破疆界分明、各自为政的局面。

(6)建立高水平成果评价和导向机制。通过科学的成果评价和导向机制引导研究生在科研中突破创新,培养研究生严谨、钻研、求实的学术精神,促使研究生沉下心来做学问。进一步增强研究生自我认知,提升其满足感和成就感。包括物质性激励:基本的生活补助和奖学金等,合理的奖学金可以有效激励研究生的学习热情。院校可以在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增设研究生专项研究经费或技术创新经费。优化奖学金的评估、分配和管理措施,建立特色奖学金以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优秀研究生。为激励研究生在本学年出国学术研修,学校可以为研究生提供配套的资金资助;还可以通过工作设计激励:研究生根据科研兴趣、未来发展需求自主把握研究方向;榜样激励:定期召开组会,实时分享科研进展,及时和导师交流,从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身上汲取能量,不断激励自己前进。[4]在课题选择中应重点在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上作出积极贡献,发表高水平代表性工作,在提高科研的水平同时,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现代化伟大事业中,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4 结语

目前,虽然高校研究生创新精神培育还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但部分高校在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立足“三全育人”,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十大育人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网络,通过培养理念、师资队伍、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学术氛围上的改革实践,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洁.全方位、全程、全员——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政教育“三全”育人之路[J].山西青年,2020(2):86-87.

[2] 黄珂,王靜.跨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如何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J].华人时刊,2013(5):172-172.

[3] 江茂森,张光春.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师生合编党支部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导刊,2017(6):55-58.

[4] 陈雷蒋阳仲洪海陈士夫.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8-83.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三全育人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