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困境探讨

2020-11-09 07:25甘甜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困境云南

甘甜

摘要: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云南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总量不足、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文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探讨。

关键词:云南;民营经济;发展困境

一、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现象

2018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464.7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比重达47.3%;全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83.6万户,同比增长7.8%,其中,私营企业户数58.4万户,增长6.4%;个私经济从业人员847.4万人,增长6.4%;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7%;民营经济完成进出口总额18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0.7%。2019年上半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7957.43亿元,完成增加值3530.6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GDP增速0.3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7%。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超过876万人,同比增长7.1%,实现了整体的平稳较快增长。

但是,将云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其他省进行对比时会发现,其依然处于规模较小、创新不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阶段。2018年,云南省民营经济在GDP占比为46.3%,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仅在吉林、广西、山西、天津、宁夏前面。全国民营企业 500强中,云南省仅有1家上榜,排在138名,营业收入47.1亿元,仅占全部收入24.48万亿元的0.02%。从2018年云南企业100强来看,民营企业(含外资、合资)为42户,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6%,企业营业收入占100强企业总收入的13.34%(总收入为1846,518亿元),呈现企业数量与企业收入之间的较大反差。凸显了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较大困境。

二、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云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改善企业营商环境。2018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支持民营经济“26条”,201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更大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将2019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和《云南省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同时定性定量了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加快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据此,过去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市场环境不平等等问题均有大幅度改善。现行本省民营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民营经济的发展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小而“抱团”,例如浙江温州的小商品市场;二是由为数不多的龙头企业带领,形成产业链发展;三是和公有制经济互相渗透,取长补短。无论采用何种发展模式,纵观世界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和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历程,第三产业占比越大,越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2018年云南省100强企业分析报告》,云南非公百强企业总收入是2742亿元,虽然同比增加647亿元,增速高达30.8%,然而与58户国有企业实现收入11995亿元相比,只及其收入的22.86%,充分说明在云南省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仍然占着绝对优势。

云南省委、省政府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促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作发展。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提高民营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比重。”说明云南省坚定走的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上述的第三种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的帮助下尽快打开市场局面,获得资金、技术、人才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自身在创新、效率等方面的长足进步。但是,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使公有制经济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从而存在剥夺、打压和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现象。

(二)融资方式单一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资本融通对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杜琼等人2019年对云南民营企业发放的网络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80%以上的民营企业存在资金缺口,需要融资,且所需资金周期在一年以上长期资金需求企业占48.53%,一年以内短期资金需求企业占31.62%。需要说明的是,云南民营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个例,全国民营经济都面临这个问题。即使在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浙江、江苏一带,民营企业要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也是较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浙江、江苏等地的金融体系较为完善和灵活,当地政府、社会团体保证体制较健全,配套服务机构例如担保机构、评级机构及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完善,可以较好地化解民营经济发展资金问题。

云南金融体系本身较为落后,现有金融机构主要以国有银行为主,银行融资政策较僵化,在信息咨询、担保抵押、评级信用方面发展较为滞后,民营企业通过担保、信用评级等方式直接获取资金较为困难。广大贷款需求在100万以下的小企业,成为银行贷款的盲区。因此大部分民营企业选择从民间进行借贷,民间借贷利率一般为银行正常贷款利率的4~5倍甚至更高,造成了企業融资成本不断提高,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但云南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弱,企业留存(如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较少,只有委托金融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行股票或债券。尽管我国新修订的《证券法》将发行人资金要求进行了调整,仅规定“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应当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云南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不乐观。从2013年开始,云南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3.6%的峰值一路下滑;民间投资在2013年同比增长36%后,也开始大幅下滑,较难满足股权、债权融资要求。

(三)创新转化生产力速度较慢

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要着重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構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云南省民营经济长期处于资源依赖型发展,抗外部风险能力较差。在去产能、去库存和经济持续低速运行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受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拉动经济的影响较大。吴敬琏先生在论及“新经济”的时候,曾经提出新经济并不仅仅是指网络公司或所谓的“高科技企业”,指的是“所有拥有新观念核心的技术手段并将之快速地转化成生产力的企业群体。”以资源型为主的省内企业很难孵化出太强的主导企业,进行创新并将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市场。另外,云南省尚未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企业大部分生产过程都在内部完成,一些集群仅仅是产业链上同一环节企业的集合,产业链较短而且沟通互动较少,上下游的配套关系不强,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充分显现。例如在已经确定的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之一的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产业中,围绕食品发展的社会化流通和服务网络尚未形成,冷链物流网络发展相对落后,大宗商品原料储备、电子商务、贸易和加工配送体系不完善,围绕骨干企业的配套协作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品产业的发展。

从科研来看,省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人拥有的研发人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作为医药行业品牌价值排名第一的云南白药,2019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为2874万元,仅占营收的比例为0.41%。而同行业上市药企如复星医药研发支出达3.936亿元,占比为5.8%;恒瑞医药研发支出为6.616亿元,占比达13.31%。此外,技术创新的周期长会导致企业由于成本持续增加无法获利而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民营企业一直以来对较慢实现利润方式的科研创新呈“抵触”情绪,再加上社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不到位,技术专利和研究成果被窃取、被泄密、被复制等现象较多,很多民营企业不愿意进行技术研发,将技术创新推给政府、国企或者科研机构。

(四)管理手段低下

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企业的长足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育和发展。长期以来,云南民营企业的管理层由于大多属于家族式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发展决策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组织结构单一,主要是集权式的U型结构,各部门独立性较弱,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人员传递,很少采用JIT、MRP、MIS等零库存信息管理方式和智能管理方式,信息流通速度慢,准确性较低,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和创新,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人事管理上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多停留在纸上,难以执行,造成了管理费用增加,管理效率降低的后果。

此外,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匮乏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十分迫切。云南省技术型人才长期缺乏,占比不到企业的10%,尤其是具有技师、高级技术及相应职称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现有技术型人才受社会观念及工资待遇低等问题的影响,不愿到民营企业工作。即使工作也无法长期留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适用工人难找,技术工种难招,存在着工资不断上升与员工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更加制约民营经济长期发展。

综上,云南省民营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克服结构、资金、人才、技术等多重阻碍,需要从高层到实体企业建立有效的市场治理体制,抱团发展,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真正谱写云南新时代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蓝蔚青.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回溯和前景展望——学习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政研究,2019(03):145.

[2]董棣.聚焦问题促进云南民营企业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2019(01):155-156.

[3]杜琼.云南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12(19):278-279.

[4]李韬鹏.云南民营企业竞争环境分析与战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本文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J08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发展困境云南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