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现代化管理中的成效分析

2020-11-09 10:49刘贤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26期
关键词:准点衣物手术室

刘贤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物聯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前与2018年8月-2019年8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后手术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9 159台手术采取传统管理模式,80名医护人员。实施后,9 447台手术采取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82名医护人员。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每日记录完整率、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医护人员满意情况。比较手术开台准点、安全隐患发现及Ⅲ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及每日记录完整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开台准点率与安全隐患发现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各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医护人员满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应用于手术室管理可提升手术开台准点率、优化更衣流程、每日记录完整,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同时有利于发现安全隐患,医护人员满意度良好。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medical staff in operating roo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in modern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Method: The relevant data of operating room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9 159 operations were managed by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with 80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9 447 operations were managed by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medical staff in operating roo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82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The dressing recovery rate, daily record integrity rate, nursing quality in operating room and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on-time of operation, the detection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nd the occurrence of grade Ⅲ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dressing recovery rate and daily record integrity rate of medical staff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P<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on-time rate of opera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P<0.05).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all scores of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mplement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medical staff in operating roo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in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on-time rate of operation, optimize the changing process, complete daily record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eanwhile, it is conducive to the detection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aff is good.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Intelligent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Shenzhen 518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26.026

手术室因其收治的患者涉及多科室,且患者护理情况普遍较为复杂,因而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传统手术室管理多采取人工记录方式,即设立专职人员控制手术室人员进出,对参与手术人员与手术通知单上安排人员进行核对、登记并发放更衣鞋柜钥匙,不仅增加了工作负担,还易出现纰漏[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机构管理中也成为一项趋势[2]。“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重点都聚焦在信息化建设上,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也是我国综合医院评审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3-4]。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具有智能、安全、高度集成化的优点,能够基于手术室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实现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人员流动,以此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医院手术室管理和服务水平。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实施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现代化管理中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前与2018年8月-2019年8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后手术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研究期间所有医护人员均无离职、休产假等长期不在岗情况;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完整手术,中途无转院情况。排除标准:手术室相关资料不完整。实施前9 159台手术采取传统管理模式,80名医护人员,实施后9 447台手术采取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82名医护人员。

1.2 方法 实施前采取传统管理模式干预,主要包括手工登记手术医务人员身份、进出手术室时间、领取手术衣物等医疗行为。实施后采取医院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智能管理系统与东华HIS系统进行端口对接,分为APP智能管理系统移动端和移动APP端两个系统。APP智能管理系统移动端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可以对医护人员信息进行增、删、改和查等操作,并能调取相关数据。其功能主要包括(1)人员准入管控:将手术室护理人员信息录入系统中,由系统将所有进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予以分类,按照人员需求开通合适的管理权限,核查所有要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的身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完成身份鉴别后,只有通过手术排班信息系统的认证的医护人员才能进出手术室。根据手术排班信息系统中的录入信息,严格管控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进出时段,保证手术室的高效运营,同时动态监测各手术室的人员数。(2)行为管理:系统自动记录医护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时间点,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实时数据,确保手术开台准点率。(3)衣物全闭环追踪:全程跟踪手术衣物的洗涤、消毒、领取及库存情况,为医院后勤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提醒后勤人员及时添加或清理回收手术衣物。同时,通过手术排班信息系统中的手术排班记录,实现手术衣物按尺码发放,且未在当天排班记录的医护人员一律无法获取手术衣物,从而避免不同尺码手术衣物的错发、误发,实现手术衣物的快速收取、发放及自动盘点的高效运作模式。(4)更衣柜分配管理:由系统根据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权限及手术排班信息,智能分配更衣柜,优化更衣流程,减轻手术室前台人工负担。柜门上设置壁挂式储物槽、可调节置物隔板等,有利于医护人员有效利用空间存放衣物。(5)智能数据汇总:依据手术室管理需求,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时间节点和工作区域,由智能化行为管理系统汇总信息,自动归纳制定个性化统计报表。(6)系统管理功能:利用系统实时监控各个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保障系统及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合理储存系统内历史数据,定期维护,对于丢失的数据制定抢救及恢复功能,避免因数据丢失导致的损失。移动APP端可实现APP远程服务功能,系统会依照手术排班信息系统的信息自动将手术准备相关信息推送至相关医护人员,提醒相关医护人员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同时,支持手机二维码登录功能,可通过APP远程查询医师当前的位置信息,最大限度保障手术开台准确率。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及每日记录完整率。着装回收率=医护人员手术结束后着装及时归还手术例数/医护人员参与总手术例数×100%。(2)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开台准点、安全隐患发现及Ⅲ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首台手术准点以8:30以前为界限,接台手术以上一台手术结束后30 min为界限。Ⅲ级不良事件指未造成后果事件,尽管发生错误事实,但并未造成不良后果,或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如标本送检过程延误但为影响检验结果事件等。(3)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抽取护理经验超过10年的骨干人员5名组成评估小组,采用本院自制手术室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估手术室护理质量情况,包括无菌操作、物品藥品管理、护理文书以及手术基础护理4个项目。每个项目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4)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满意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医护人员满意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更衣流程、手术室环境及统计报表3个方面。每个方面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一般资料比较 实施前医护人员男45名,女35名;年龄24~56岁,平均(38.16±6.13)岁;学历:本科及以下46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4名;共实施手术台数9 159台,男4 362例,女4 797例;年龄7~78岁,平均(47.16±15.13)岁;科室:婦产科2 215台,外科4 353台,急诊科1 052台,眼科840台,耳鼻喉科562台,其他科室137台。实施后有82名医护人员入组,男44名,女38名;年龄23~58岁,平均(38.64±6.53)岁;学历:本科及以下49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3名;共实施手术台数9 447台,男4 503例,女4 944例;年龄6~77岁,平均(46.53±15.08)岁。科室:妇产科2 218台,外科4 496台,急诊科1 189台,眼科838台,耳鼻喉科559台,其他科室147台。实施前后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与每日记录完整率比较 实施后,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与每日记录完整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实施前后准点手术、安全隐患发现及Ⅲ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后手术开台准点率与安全隐患发现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虽Ⅲ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实施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实施后无菌操作、物品药品管理、护理文书及手术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满意情况比较 实施后更衣流程、手术室环境及统计报表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手术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这对手术室医护人员以及手术环境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中实施基于物联网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智能管理系统是为了满足医院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提升手术室区域管理,实现手术衣物全闭环追踪[5]。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后,其对于人员精细化管理、医院手术室管理均有较大的帮助。

3.1 智能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手术开台准点率 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完整记录每日信息,而系统中的定位考勤以及手术接台信息推送功能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提醒和监督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手术室工作的被动性[6-7]。在实施智能管理系统之前,因手术室医护人员时间观念较为薄弱,易导致手术延迟开展,降低了手术开台的准点率。手术涉及科室往往较多,跨科管理实施起来更为困难,手术室巡回护士经常需要离开手术间,联系呼叫手术医师到位,其不仅增大了巡回护士的工作负担,打乱了工作正常程序,频繁离开手术患者也会增加安全隐患[8]。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后,手术开台准点率明显提升。一方面,系统会精准记录手术室医护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时间点,由相关部门定期在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出每名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出勤率并定期进行反馈,因而能持续追踪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出勤率,大大提升了相关人员的自觉自律性,从而改善了手术开台准点率[9]。另一方面,手术接台信息通过网络直接发送到了病区护士站,有利于护士提前准备相关工作,接台手术医师也会收到手术接台信息的推送,保证了手术医师及时获取接台手术信息,从而合理规划安排时间及工作,避免因其他工作而延误手术开台等情况发生[10]。

3.2 智能管理系统可加快手术衣物周转、优化更衣流程 以往清点信息一般是通过人工清点的方法进行记录,不仅增加了后勤部门的工作负担,还易出现漏发、误发等情况。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全程跟踪手术衣物的洗涤、消毒、领取及库存情况,清点流程得到简化,更有利于医院后勤管理。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帮助提醒后勤人员及时添加、清理回收手术衣物,提高回收效率,实现手术衣物的高效利用。同时,由于系统中录入了每名医务人员的衣物和鞋的尺码等信息,根据手术排班信息系统中录取的手术排班信息,在发放手术衣物时系统能够自动抓取个人信息发放对应的物品,从而实现手术衣物按尺码发放,且未在当天排班记录的医护人员无法获取手术衣物,从而避免了不同尺码手术衣物的错发、误发,杜绝以往随意发放的现象,也减少因尺码不合适所造成的浪费[11-12]。此外,智能更衣柜管理的使用也培养了医护人员按规定使用衣柜、及时归还衣物的习惯,医护人员着装回收率明显提升。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减轻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也提升了医务人员对更衣流程及手术室环境的满意度,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为良好的体验感。

3.3 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手术安全性及手术室护理质量 一般而言,进入手术室的流动人员增多对手术室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会增大,因此有效控制手术室人员的进出对于保障手术室安全、降低感染率显得尤为重要[13]。以往多采取设置专职人员的方式来控制手术室人员进出,尽管传统方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经历,但管理效果甚微。智能管理系统将通过人员准入管控,严格管控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进出时段,保证手术室的高效运营,同时动态监测各手术室的人员数,对医护人员行为进行管理,实现了提高医院手术室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同时,智能管理系统的准入管控有利于减少手术室人员数量与人员流动,避免人员所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14-15]。本研究中,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后发现安全隐患的比例明显升高,通过系统管理功能,管理者可以随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有依据的系统检查;而检查的方便性和及时性使得发现护理隐患数量增多,有利于对各种护理隐患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改进,使得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16-17]。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从人员管控、衣物管理、行为管理及综合考评等方面全方位地服务于手术室管理体系,手术室医护人员受到系统的约束培养了较好的习惯,也提升了自我责任意识,从而使得护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18]。

综上所述,智能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手术开台准点率,优化更衣流程,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且能对安全隐患及时地进行前馈控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王昱,唐加福,曲刚.医院手术室运作管理: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7):1778-1791.

[2]俞惠.智能型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094-2096.

[3]王泳,周小金,赵阳,等.基于RFID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化手术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10):90-91.

[4]刘婷,王冉,许亚超,等.基于HIMSS 7标准的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重建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4):4202-4204.

[5]王静.大数据与智能化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数字医学,2018,13(5):34-37.

[6]舒姗红,沈剑英.电子信息护理系统在手术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9):4272-4274.

[7]王曾妍,李桂陵,高兴莲.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优化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6):11-13.

[8]张义丹,高兴莲,陈向东,等.基于时间节点的手术室利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8):644-647.

[9]林秀敏,黄雪莲,吴碧瑜.精细化管理在提高首台手术开台准点率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5):81-83.

[10]王曾妍,高兴莲,梅竹.基于物联网平台建立的手术室医务人员行为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成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5):1379-1381.

[11]金熠,陈哲颖.云机器人在手术室二级库房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2):231-234.

[12]倪顺康.手术衣裤跟踪管理系统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2):1165-1167.

[13]袁永霞,余东莲.外科手术室术中人员流动对空气质量与细菌动态变化及切口感染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1966-1968.

[14]刘晓南,彭红英,陈应强.加强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151-153.

[15]刘慧,杨春,李亚妹,邹岚.手术室洁净度智能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953-955.

[16]王曾妍,高兴莲,胡娟娟,等.APP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在手术室临床护理质量考评中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1):82-85.

[17]王培霞.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25(s1):79.

[18]钟伟华.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117-119.

(收稿日期:2019-12-27) (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准点衣物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准点
准点率前十,日本机场占五席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JAL获得世界航空公司准点率三冠王
衣柜大变身教你衣物遁形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