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效率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0-11-09 03:28李锦宏林孔江李玥
科技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文效率旅游

李锦宏 林孔江 李玥

摘 要: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的旅游效率研究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绘制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图谱。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效率研究成果众多,特别是2007年后呈稳步增长,但学者多为独立研究状态,缺乏学术团队;发文机构间关联度弱,缺乏交流合作;研究发展阶段上,近20年旅游效率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2000—2007年)、多元发展期(2008—2014年)、深入发展期(2015至今)。在研究内容上,涉及行业发展效率、经济发展效率、社会发展效率等3大方向,研究角度包括效率测度与评价、时空特征、影响机理和提升对策。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旅游扶贫效率和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明显增多,成为前沿研究内容。今后,应加强学者间及研究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深化旅游效率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表达方式的朴实化,探索交叉研究学科和方法的创新。

关 键 词:旅游效率;知识图谱;citespace

DOI:10.16315/j.stm.2020.05.006

中图分类号: F590.1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ourism efficiency research of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 (CNKI) from 2000 to 2020, this paper uses the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method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and uses CiteSpace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o draw the author, organization and keyword m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any achievements in tourism efficiency research, especially after 2007, but most of the scholars are independent and lack of academic tea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is weak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ge, the tourism efficiency research in the past 2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embryonic stage (2000—2007),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period (2008—2014),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ourism efficiency In depth development period (2015 to now). In terms of research content, it involves three directions: industry development efficiency,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fficiency. The research angle includes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 research on poverty alleviation efficiency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tourism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become the frontier research content.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la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deepen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ourism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the simplic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methods.

Keywords:tourism efficiency; knowledge maps; citespace

收稿日期: 2020-08-30

作者简介: 李锦宏(1968—),男,教授,博士;

林孔江(1995—),男,硕士研究生;

李 玥(1997—),女,硕士研究生.

知识图谱是描述科学知识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图像,通过特定的符号从而客观、直观、形象的展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过程[1]。自2005年引入国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中,其中不乏旅游领域的研究应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旅游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效率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其高低直接反映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优劣。2007年后,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产业地位的提高,旅游业进入发展转型期,对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旅游效率研究热度稳步上升,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纵观国内现有相关领域的研究綜述发现,缺乏从整体上对旅游效率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从研究热点、前沿内容、代表人物及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文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关于旅游效率的研究内容广泛而丰富,为尽可能覆盖旅游效率的研究内容,同时保证文献代表性及质量,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为样本,以主题词“旅游”+“效率”进行检索,并限定为中文核心、CSSCI和CSCD期刊,年限为2000年1月—2020年6月,检索时间为2020年6月,剔除会议通知、会议征稿、报纸报道、成果介绍等不相关条目,最终得到文献578篇。

1.2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又作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像。Citespace是知识可视化软件[2],主要功能包括共引分析(文獻、作者和期刊)、共现分析(特征词、关键词和学科类别)和合作网络分析(作者、机构和国家)。基于这些功能操作生成的知识图谱能够揭示出某一学科知识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动向,为本文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2 统计与分析

2.1 发文时间分析

文献发文量是衡量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着学界对某一研究主题关注度的波动变化,从侧面体现该研究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将样本文献按时序分类统计,如图1所示。从发文量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效率发文量基本呈稳步增长趋势,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缓慢增长、稳步增长和快速增长阶段。2000—2007年为缓慢增长阶段,此阶段学界发文数量较少,关注度较弱。从发文质量来看,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占比较高。总体来看,旅游效率研究刚起步。2008—2014年,学界对于旅游效率的研究有所提高,综合反映在文献发文量的稳步增长及核心以上期刊论文比例相对消减。2015年至今,学界对于旅游效率的研究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文献发文量也逐年加速增长。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比例却持续下降,从发文趋势可以预测旅游效率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依然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

2.2 发文作者分析

发文作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从整体来看,根据普赖斯定律,当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0%说明形成学科高产作者群。其中,发文量达到M值即为核心研究作者, M≈0.749Nmax(M为发文量,N为所研究期限内发文量最高者的论文数)[3]。经计算M≈3.18,取整数为4,据统计结果显示,核心作者发文量仅占总发文量的21%,说明旅游效率备受研究者们关注,但彼此之间发文数量差距不大,研究深度有待跟进。由图2可知,共有75个节点,64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23 1。从发文量来看,最高为黄震方(18篇)。其中,从第1作者发文量来看,王凯和王兆峰最高,分别为9篇和8篇,该二人是近3年来旅游效率发文量最高者,是该领域的重要学者。从半衰期来看,黄秀娟(5年)、曹芳东(3年)、徐敏(3年)影响期限较长,其他学者影响年限较短。从作者合作网络来看,多数学者呈独立研究状态,少数学者拥有学术合作团队。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旅游效率研究已经形成以黄震方、王凯、黄秀娟、吴殿廷、胡宇娜为核心的5支学术合作团队,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3%,可以看出核心学术合作团队对于旅游效率研究的贡献非常明显。从合作强度来看,学术合作团队内部联系强度较高,但学术团队及学术团队之间的外部合作强度相对较弱,未来应当加强学者间和学术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3 发文机构分析

利用Citespace对样本文献的所属机构进行分析,得到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出M值为从3.754,取整为4,据统计结果可知,共有19个机构发文量达4篇,这些机构构成旅游效率研究的核心机构。由图3可知,共有节点58个,连线31条,网络密度为0.018 8,说明机构间相对分散。从发文机构的性质来看,多属985或211高校,其次为科研院所,且高校中发文机构主要为经管类或旅游类学院,存在少数地理和环境学院。从发文数量来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5篇)和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篇)发文量最多,远高于其他机构。从地区分布来看,旅游效率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及川渝地区,旅游效率研究关注度地区差异性较大。从网络中心度和合作关系来看,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表现出较高的中介中心性,也是发文机构合作网络的3大核心,表明这3个机构是国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良好的促进和协调了发文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从半衰期来看,影响期限超过3年的机构有5个。其中,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影响期限最长,显示出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其学术研究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2.4 文献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和研究方向的高度概括,一个学术领域内大量学术成果关键词的集合,能够揭示出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脉络[4]。通过对样本文献关键词的频次、突现性和关联度分析,揭示出旅游效率领域的研究热点、阶段性前沿研究内容和研究发展阶段。

2.4.1 基础研究领域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选取样本文献中共现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通常情况下,频次和中心性越高的关键词代表着该领域中被持续关注且极具重要性的基础性研究内容。从关键词共现频次看,DEA 、旅游业和旅游效率共现频次最高,分别达98次、78次和69次,反映出学界对于旅游产业效率方面的关注度较高。从中介中心性来看,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异中心性最高,分别为0.8、0.46和0.46,说明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保持紧密关系,在旅游效率研究领域是非常重要的。而与研究方法相关的DEA(98次)、malmquist指数(18次)、三阶段DEA模型(6次)等关键词出现频次也较高,反映出这些是学者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常用方法。由表1可知,旅游业、旅游效率、DEA、全要素生产率、旅游产业、影响因素、技术效率、中国、生态效率、森林公园均位于共现频次及中介中心性的前列,这些词基本出现在2005—2010年期间,即旅游效率研究早期,可以认定为旅游效率研究的基础内容。

2.4.2 阶段性前沿研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旅游效率领域不同时段的前沿研究内容,本文运用Citespace的突现分析功能识别出代表阶段性前沿研究内容的突现词,如表2所示。共得到包括技术效率、DEA、旅游上市公司、旅行社、旅游业等24个突现词。从时间顺序看,2008年以前突现词有技术效率和DEA。其中,技术效率的突现度最高,影响周期最长,反映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是该时期的前沿内容。2008—2014年,旅游业的影响周期(3年)和突现度(2.957 2)均较其他关键词靠前,可以认定为该时期的前沿内容。2014年后产生了许多突现词,涌现出较多研究热点,包括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效率、旅游生态效率。综合24个突现词的突现度和出现时间发现,旅游效率研究既與国家政策相关,具有较强政策导向性外,旅游业自身发展状况也决定了旅游效率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从突现词影响周期来看,技术效率最长(7年)。2018年后,受国家扶贫政策和生态环境政策影响,生态旅游、旅游扶贫、旅游扶贫效率和旅游生态效率相关研究成为近两年旅游效率研究前沿内容。“十九大”以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相关方面的研究成为了前沿研究内容。

2.4.3 研究阶段及主题内容分析

1)研究阶段。将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中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到旅游效率研究的关键词聚类TimeZone图谱,如图5所示。根据时间区图中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分布情况及具体研究内容,并结合旅游效率研究的发文量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进行动态分析,将旅游效率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00—2007年,此阶段为萌芽期。国内对于旅游效率的研究起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但此时学界对于效率本身的定义尚未明确定论,且具有明显的西方经济学对于效率研究的痕迹。之后,张根水[5]率先将数据包络分析应用于旅游效率研究,开启了对于旅游效率的定量探索。总体看来,此阶段研究进展不大,发文量和引用量相对较少。第2阶段是2008—2014年,为多元发展期,关于旅游效率研究内容逐渐多元化。2009年旅游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再次体现了国家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从而引导着学术关注。此阶段研究内容在延续前一阶段对于旅游产业效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细化,研究对象不断向中观微观主体探索,涌现出对旅行社、旅游上市公司、旅游企业、旅游景区、酒店、森林公园等对象的效率评价及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第3阶段为深入发展阶段,时间为2015至今。在此阶段,学界对于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依然保持较高热度,同时,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和优质旅游概念的提出,也引导着学界对于旅游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式有了更深的探讨,从而表现出对生态旅游、旅游生态效率和智慧旅游的高关注度。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逼近,让旅游和乡村有了更多关联,表现在张家界、 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等关键词的显现。总体来看,研究内容由现象描述逐步深入内在机理,同时,学者们也积极探索创新研究方法包括三阶段DEA模型、Tobit模型、社会网络分析、SBM模型等。

2)研究主题内容。在关键词基础研究和阶段性前沿研究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聚类时区图,同时综合国内旅游效率研究现状和专家意见,最终将国内旅游效率研究划分为“4大板块14个主题”,如图6所示。

行业发展效率板块。第一,旅行社效率研究。该研究主题的核心关键词与研究发展路径为旅行社—经营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效率—时空分异,如图5所示。学者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省际旅行社行业经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评价,积极探索旅行社发展效率与区域旅游整体水平的关系[6],并运用空间计量工具分析中国区域旅行社效率的空间差异性,构建旅行社效率驱动机制[7]。综合来看,学者们对于旅行社效率研究成果丰富,主要聚焦于效率测评,并逐步深入旅行社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驱动机理分析。第二,旅游酒店效率研究。旅游酒店效率是旅游效率研究的热点之一。该主题方向的研究路径和关键词为数据包络分析—旅游酒店—影响因素—全要素生产率—驱动机制。诸多研究聚焦运用DEA模型及其改进测评旅游酒店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五星级酒店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8],旅游酒店的产权结构、星级级别、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对酒店效率具有重要影响[9]。总体来看,研究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对旅游酒店效率产生的驱动机制进行探讨,认为区域旅游酒店效率时空格局演变是旅游业整体发展规模、市场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共同驱动的结果[10]。第三,旅游景区效率研究。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反映着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而旅游景区效率是衡量景区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由图5和表1可知,该研究主题研究方向和核心关键词包括旅游景区、森林公园、碳足迹、效率评价。不少学者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构建景区低碳旅游服务效率评价模型[11]。森林公园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研究主要聚焦于运用DEA模型对省域森林公园效率进行测评,结果显示省际森林公园效率差异大[12]。此外,学者黄和平以江西婺源篁岭景区为例,积极探索景区碳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综合旅游景区效率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效率核算评价,而对于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内在形成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第四,旅游交通效率研究。作为旅游业3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交通效率是旅游效率研究的主要关注内容之一。由图5和表1可知,该领域研究关注度较高的包括航空、铁路和公路这3大最广泛的交通方式效率研究。航空运输方面,诸多研究主要聚焦于机场生产效率、运营效率、规模效率的测算,发现我国机场业的发展效率主要依靠规模效率,技术相对落后[13]。铁路效率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于高铁本身效率的测评及高铁运输带来影响。学者认为中国铁路运输效率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自东向西递减[14]。而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且这种正向作用自西向东递减[15]。公路效率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探讨公路运输效率的测算与评价。总体来看,国内旅游交通效率研究还停留在效率测度上,对其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

经济发展效率板块。第一,区域旅游效率研究。在旅游效率相关研究中,从发文量来看,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研究是最受国内学者青睐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全国、重点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时空差异分析。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层面下学者们认为省域旅游产业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综合效率由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交替驱动增长,区域差异明显[16];重点区域层面,刘佳等[17]测算了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张洪等[18]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效率,发现省际旅游效率差异大,大多数处于最佳规模收益期。此外,不少学者将环境因素纳入旅游产业效率测评中。综合来看,研究不断深入,跨学科研究探索不断增多。第二,城市旅游效率研究。城市旅游效率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一大目标受到各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总体来说,学者们主要聚焦于不同类型城市旅游效率的评价、影响因素和时空演变分析,包括中国主要城市、转型期城市、智慧旅游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著名旅游城市,或是重点区域城市旅游效率研究,包括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泛长三角地区城市、东北部沿海地区城市。代表性观点有马晓龙等[19]以58个主要城市为对象,发现城市旅游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曹芳东等[20]探讨了泛长三角地区转型期城市旅游绩效,发现城市旅游业绩效空间格局的演化是经济、市场、产业链、政府综合驱动的结果;张大鹏等[21]测算了全国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发现城市旅游效率水平偏低,城市间及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三,旅游企业效率研究。旅游企业效率作为旅游效率的关键载体,是旅游效率研究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企业效率测算及空间差异分析,不少学者探讨了上市旅游公司效率情况,发现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受主营业务和管理理念影响大[22],整体水平较低,国有持股比例对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3]。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入境旅游市场迎来新的发展,一些实证研究探讨发现旅游企业的发展对入境旅游市场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应当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24]。第四,入境旅游效率研究。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状况受到学者重视。由图5可知,入境旅游关注度最高的区域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泛珠三角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边境省区。总体来看,现阶段研究主要聚焦于入境旅游市场效率测算、时空格局演化、影响因素,学者们积极探讨入境旅游效率提高对策,认为需要转变入境旅游发展理念,改善入境旅游产品供给体系,贯彻全域旅游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入境旅游[25]。另有学者聚焦于入境旅游与出口方向的关系[26]、入境旅游与旅游经济的空间关系[27],研究内容逐步多样,但对于背后的形成机理研究不够。

社会发展效率板块。第一,乡村旅游效率研究。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效率开始受到学者关注。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和新型农业有机融合的产物,诸多研究聚焦于乡村旅游示范点与休闲农业开发效率及机制、服务效能评价、空间分异、影响因素,既有从全国层面进行实证,也有学者针对重点区域,如长三角地区、华东地区、重庆深入研究,发现我国休闲农业生产效率东西部差异大,休闲农业园区竞争优势明显[28];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综合效率水平较高[29],重庆市乡村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华东地区休闲农业综合效率较低,提升效率的动力包括资源、旅游、经济、企业、需求、政府和科技[30]。从研究内容看,研究受政策背景影响大,注重地区旅游经济效率应用研究。第二,旅游扶贫效率研究。“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近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扶贫问题饱受重视。由图5可知,旅游扶贫效率研究关注度较高的区域包括:武陵山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罗霄山片区、西部地区、秦巴山片区。武陵山区为中部4省交界之地,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学者们探讨了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31]。总体来看,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32]、发展路径、驱动机制及优化对策研究[33]。其中,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研究成果丰富、全面,具有较高理论和现实借鉴价值。第三,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旅游生态效率衡量地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成为旅游效率研究的一大热点。从现阶段研究来看,旅游生态效率成果相对较少,但与之相关研究开始较早,学者们常以碳排放量衡量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生态足迹作为生态要素投入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诸多研究探讨了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34]、在目的地中的应用和提升策略,認为需普及低碳教育,提升旅游投入产出[35]。随着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兴起,一些学者对乡村旅游生态效率也展开了研究,构建起相应的生态足迹模型[36]。总体来看,生态效率与旅游业的交叉研究内容较单一,起步相对较晚,成果较少。第四,旅游资源效率研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效率研究主要聚焦于效率评价及其演化分析,认为国内旅游资源相对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驱动,呈集约化趋势发展[37]。地区旅游资源效率研究上,学者们探讨了江浙沪地区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效率的关系[38]、安徽省旅游资源错位现象与效率测评[39]。文化与旅游产业具有高度交叉性,学者聚焦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认为其与资源开发效率和利用效率有关[40]。综合看来,现有研究成果较少,学界关注度不够。

其他效率研究。国内旅游效率的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与发展现实紧密相接。第一、旅游城镇化效率研究。旅游业综合效应强,乘数效应高,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学者们在探讨城镇化与旅游产业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定量实证了旅游城镇化效率,发现我国旅游城镇化效率普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41]。第二,旅游服务效率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者们主要聚焦于服务质量测评,从而提出服务质量提升策略[42]。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的关于旅游效率的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第一,研究阶段,旅游效率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2000—2007年为萌芽期,2008—2014年为多元发展期,2015年后为深入发展阶段。第二,发文作者,该研究领域尚未形成学科高产作者群。作者间合作强度弱,多为独立研究状态。第三,发文机构,经管类或旅游类院校发文量居多。合作强度和地区分布上,该领域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及川渝地区,机构间关联性弱。第四,研究内容,国内旅游效率研究主要涉及行业发展效率、经济发展效率、社会发展效率、其他效率4大板块14个主题方向。其中区域旅游效率研究成果丰硕,行业效率研究最为深入,旅游生态效率和旅游扶贫效率是当前前沿研究领域。总体来看,该领域研究受政策背景影响明显,研究对象和内容逐渐丰富多元,由现象描述转向内在机理探讨,但研究方法创新性不足;跨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增多,空间地理学和生态学应用广泛。

3.2 展望

面临提质增效的时代要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产业效率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在未来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根据旅游效率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现状,针对国内现有研究,在未来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强。第一,研究理论内涵的旅游化。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立场影响对效率内涵的理解。国内旅游效率研究是基于经济学对于效率定义的拓展和应用,在针对不同决策单元的旅游效率研究中,需要不断加强效率理论的旅游化,夯实理论基础,丰富不同场景下的旅游效率内涵,促进旅游效率研究系统化、规范化。重视旅游效率重要性和意义的深入探讨。第二,研究成果表达的朴实化。诸多研究结合数理模型和空间计量方法对旅游效率进行定量实证研究,以期更加精准科学地为旅游产业中各主体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建言献策。但另一方面,定量性研究对于旅游效率形成过程、结果的表达方式涉及的复杂数学公式和专业化语言也极大局限了旅游效率研究群体的范围,阻碍了大众的理解和接纳[43]。应重视研究成果表达方式的朴实化,缩小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的差距,方便研究成果的实践与交流推广。第三,研究学科和方法的多样化。旅游效率涉及诸多因素,应加强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创新研究理论和方法。现有文献对于旅游效率研究的方法主要为SFA和DEA法及二者改进进行旅游效率的测算[45],两种方法在解决旅游效率测算方面均有缺陷,但却鲜有学者针对研究方法本身的合理性进行探讨。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深入,对于质量和效率必将会有新的要求和定义,届时将需要借助新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则渊,陈悦,候海燕,等.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2]SYNNESTVEDT M B,CHEN C,HOLMES J H.CiteSpace II:visualization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in bibliographic databases[C].Annual Symposium proceedings,2005:724.

[3]李先跃.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9,39(12):212.

[4]李文兰,杨祖国.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J].情报科学,2005(1):68.

[5]张根水.江西省旅游业经营效率评价:比较中的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5(5):81.

[6]胡志毅.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旅行社业发展效率特征分析[J].旅游学刊,2015,30(5):23.

[7]胡宇娜,梅林,魏建国.基于GWR模型的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空间分异及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科学,2018,38(1):107.

[8]谢春山,王恩旭,朱易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五星级酒店效率评价研究[J].旅游科学,2012,26(1):60.

[9]简玉峰,刘长生.随机前沿函数、酒店管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张家界市旅游酒店的实证分析[J].旅游论坛,2009,2(4):540.

[10]胡宇娜,梅林,魏建国.中国酒店业效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J].世界地理研究,2017,26(3):114.

[11]刘长生.低碳旅游服务提供效率评价研究:以张家界景区环保交通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3):90.

[12]黄秀娟,林秀治.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林业科学,2015,51(2):137.

[13]褚衍昌,陈飞超.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机场业运营效率评价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12):115.

[14]刘斌全,吴威,苏勤,等.中国铁路运输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研究,2018,37(3):512.

[15]魏丽,卜伟,王梓利.高速铁路开通促进旅游产业效率提升了吗: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8,40(7):72.

[16]方叶林,黄震方,李东和,等.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测度及其时空演化[J].经济地理,2015,35(8):189.

[17]劉佳,陆菊,刘宁.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化、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J].资源科学,2015,37(12):2381.

[18]张洪,吕倩.“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效率演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8,34(16):61.

[19]马晓龙,保继刚.中国主要城市旅游效率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J].人文地理,2010,25(1):105.

[20]曹芳东,黄震方,吴江,等.转型期城市旅游业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机理: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148.

[21]张大鹏,邓爱民,李莺莉.基于DEAMI模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效率评价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9):117.

[22]任毅,刘婉琪,赵珂,等.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测度与评价:基于混合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17,32(7):27.

[23]张大鹏,涂精华,黄鑫,等.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测度研究:兼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效应[J].旅游科学,2019,33(5):62.

[24]唐睿.旅游企业对入境旅游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省市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3):123.

[25]何昭丽,王松茂.“一带一路”沿线四大区域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6):130.

[26]唐睿,冯学钢.入境旅游效率与出口地理方向: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DEA面板Tobit的实证[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10):76.

[27]王钊,李涛,杨山.中国省际入境旅游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关系[J].地理研究,2020,39(4):892.

[28]刘红瑞,安岩,霍学喜.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83.

[29]王明康,王诚庆.休闲农业效率特征及演化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1):138.

[30]王明康,刘彦平.休闲农业效率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华东地区81个示范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0,36(3):133.

[31]王志标,李丹丹.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果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8):122.

[32]王凯,王梦晗,甘畅,等.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网络结构演化及其驱动机制[J].山地学报,2019,37(4):589.

[33]乌兰,刘伟民.内蒙古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6):15.

[34]李志龙,王迪云.武陵山片区旅游经济-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6):233.

[35]马勇,刘军.绿色发展背景下旅游生态效率的核心价值及提升策略[J].旅游学刊,2016,31(9):1.

[36]胡平波,钟漪萍.政府支持下的农旅融合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9(12):85.

[37]方叶林,黄震方,余凤龙,涂玮.省际旅游资源相对效率的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54.

[38]张广海,龚荷.江浙沪地区旅游发展不一致现象及旅游资源效率定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9):1131.

[39]方叶林,黄震方,胡小海.安徽省旅游资源错位现象及相对效率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6):27.

[40]徐文燕,周玲.基于DEA方法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研究:以2010年江苏文化旅游业投入产出数据为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6.

[41]王恩旭,吴荻.旅游驱动型城市旅游城镇化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6(10):29.

[42]李志勇.低碳经济视角下旅游服务效率评价方法[J].旅游学刊,2013,28(10):71.

[43]马晓龙.国内外旅游效率研究进展与趋势综述[J].人文地理,2012,27(3):11.

[44]PREDA P,WATTS T.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porting venues through capacity management:the case of the Sydney (Australia)cricket ground trust[J].Event Management,2003,8(2):83.

[編辑:费 婷]

猜你喜欢
发文效率旅游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旅游
跟踪导练(一)2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