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与提升策略

2020-11-09 03:19冯宝晶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冯宝晶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政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是建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需要在五个方面着力:加强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机制设计;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深挖通识(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大力选树“课程思政”改革先进典型。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0-0076-0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高等职业院校要把握国家扩大招生、改革发展的契机,贯彻“立德树人”方向要求,培养数以万计的符合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思政”格局,切实抓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助力于人才培养。

一、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展

一是致力于“课程思政”改革。高职“课程思政”改革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构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此次会议推动了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成为高职“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引下,一些高职院校诸如河南城建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相继出台了“课程思政建设意见”或“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特色。

二是深入挖掘“思政要素”。开发“思政要素”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一些院校强调坚持“顶层设计”“教师主体”“改革创新”原则,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要包括:一是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种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金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思维的“金点子”,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此外,还有社会主义道德、红色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工匠精神及产业文化教育、创新创业及职业素养教育等思政要素。

三是强化考核机制。制度保障及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推进“课程思政”教改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北京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对各专业编写及审核课程思政教材明确要求,必须把“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中也要体现“课程思政”理念。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考核环节更加强调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并把各二级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评价。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考核指标,如对开展“课程建设”会议的次数、参加“课程思政”培训的时长、科研成果的数量等方面有更加细化的要求。

四是选树“课程思政”典型。例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展了“最美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既是聚焦“课程思政”的难点和关键点、全方位打造思政教育大格局的一种教学展示,也是教学的深入交流,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在思想观念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育教学中更为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边缘化,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多数高职学校在党委领导层面更为关注招生就业、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创新、学徒制试点、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重点工作,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平时的政治学习,常以会议传达、书本资料学习等形式来开展,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深入思考、认真交流的学习相对较少。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效果一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引导不足。这些直接或相关的现象和因素,都从深层上影响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

(二)在教育理念上,对“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相较于引导学生“立德树人”教育而言,高职院校的课堂更加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这种“教育器物化”、职业化教育思想,或者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育人教育彻底分裂开来,或者未能正确认识“思想价值”引领与“知识技能”传授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专业课的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会影响专业内容的进度,会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还额外增加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如果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专业课知识讲授、实习实训教学中,就难免会出现生拉硬扯、两张皮的现象,这样的“课程思政”完全可能事与愿违。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做到无缝对接,那么,就会产生“思想价值”引领与“知识技能”传授同向同行、相得益彰的良好教学效果。“思政就像一把‘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汤在变得更可口的同时,也能真正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功效。”[1]

(三)在队伍建设上,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意识、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虽然在思想上认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但在具体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程思政价值元素的提炼、在课程设计、在政治性话语表述等方面,很难做到有机融合、无缝对接。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够熟悉,学生对教师以往的時代背景没有足够了解,客观上存在的“代沟”使得教师提炼出的“思政元素”不一定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高职院校由于职业技能性强的特殊性,专业课教师大多来自于理工农医专业的理工科大学,小部分来自企业里的能工巧匠或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而言,他们对“思想政治”不够熟悉,迫切需要及时有效的能力提升。

(四)在实现途径上,多部门形成合力、系统性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机制尚待完善

实现“课程思政”改革“教书”与“育人”功能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形成领导高度重视、教学考核激励以及相关处室与各教学系部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完整、系统的顶层制度设计,思政课教师与教学系部教师没有形成合力,也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学考核激励制度,只有个别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尝试改革,摸爬滚打,孤军作战。

三、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高职院校党委必须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党委会要定期研究“课程思政”建设,抓住制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把“课程思政”改革纳入学校教改整体布局,“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各系部年终业务考核和内部巡察,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同时,高职院校领导干部还要深入基层,根据思政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进展,建立健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学校职能部门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党委书记、校长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要率先垂范,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深入挖掘所担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头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二)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设计

“课程思政”是学校、系部、行政机关职能部门以及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任务,彼此之间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同向同行,才能形成有效合力,这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教务处、人事处、组织处及宣传处等机构要主动制定修改相关管理文件,在制度上明确实施“课程思政”、考评及宣传“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学校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在评价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时,应补充“课程思政”考核指标,促使各专业教师将“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防止形式主义关键所在。学校教务处、人事处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二级院系和教师个人绩效考核范围;学校党委组织部要把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教师党支部考核指标体系;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在涉及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各类评优评先表彰中,要明确对“课程思政”的条件性要求。例如,天津市教工委和教委要求天津各高校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工作,将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情况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待遇挂钩,并设立“课程思政”专项奖励激励机制。

(三)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能力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培训,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可以聘请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培训,重点提高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职教师也要有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再次,要对专业课教师有计划开展实践研修[2],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走进革命老区,近距离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锤炼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坚定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

(四)深挖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第一,要结合不同类型课程的区别和特点,在掌握高职学校“课程思政”共性目标要求的同时有策略地挖掘“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时要考虑课程特点、课程性质,讲究策略,因课制宜。以“机电技术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对实操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为例,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任课教师要侧重于爱岗敬业、潜心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尊师重道、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思政元素的挖掘。此外,在通识课程中,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课程思想政治内容的挖掘,重点体现运用科学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探索科学、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挖掘的侧重点在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等方面。

第二,在挖掘方法上要建立相关的对话交流、协同合作制度和平台。一是要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改水平。集体备课中,思政课教师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思想整理出来,专业课(通识课)教师依据这些核心思想,从中选择出适切自己教学的结合点。至于集体备课方式,既可以面对面线下备课,也可以利用“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纵向跨学段(贯通高中部与高职大专)、横向跨学科,推动高职院校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交流、切磋、研讨、提升机制。二是要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平台。“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借助团队和资源平台的支持和帮助,要通过设置“课程思政”科研课题、组建相关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和资源库以及开发海量的可视化的网络课程资源等多种形式来帮助教师走出困境,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第三,思政元素的挖掘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完成教案正式上课前,可以在线上平台先让学生试听,请他们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性进行评价,教师参考反馈意见进行适当修改,提高可能授课效果。在课程全部完成后,进行不记名评价,请学生讲出印象最为深刻的思政元素,以及自己在课堂上听课时曾经想到过的思政元素,便于进行后续的课程完善,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入脑入心,真正达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的。

(五)大力选树“课程思政”改革先进典型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认真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方式,既不能做‘披萨饼,也不能做‘三明治‘肉夹馍,要做成‘佛跳墙‘大烩菜,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之中。”[3]如何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绝不能急于求成,尚需在实践中做更加深入、持久的探索和总结。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先选择部分关系较密切的课程作为试点,思政课程要为其他课程的转化提供服务,提供政治方向和内容素材”[4]。可以尝试在每一个专业中,选出至少一门课程和一批教师作为示范典型,精抓细做,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确保每一门课程、每一名教师都能发挥好育人作用。要大力推选“课程思政”改革先进典型,对立场坚定、情怀深厚、成果突出的教师优秀代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体育课为例,体育教师以“献礼祖国华诞70周年”为表演情境,以“老年专业”为试点,对接老年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和岗位需求,设计了一门“红歌、红操、红夕阳-红色娘子军老年健美操创编与实践”的课程。该课程从健美操作品创作、课程设计、岗位实践各个方面,很好地践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想,在体育课教学中融入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专家对这样的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的体育课不仅仅是一门强身健体的课程,更是一门有灵魂、有思想价值内涵的课程。

站在新时代起点,高职院校只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加强基础课、技术课和技能训练课等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专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起来,才能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共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教育格局。

参 考 文 献

[1]樊丽萍.“课程思政”尝试“将盐溶在汤里”[N].文汇报,2018-01-17(01).

[2]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3):72-76.

[3]易鑫,黄鹏举.及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材中——九十六种马工程重点教材全面修订[N].中国教育报,2018-02-14(01).

[4]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