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现人物性格 立体塑造人物形象

2020-11-09 03:27周国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说创作方法技巧形象塑造

周国瑞

内容摘要:把文学叫做“人学”,说明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而要“以人为描写的中心”来“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就应全面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立体地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从而达到像高尔基所说的“文学的目的”: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他的自信心,并且发展他追求真理的意向,和人们身上的庸俗习气作斗争,发现他们身上好的品质,在他们心灵中激发起羞耻、愤怒、勇气,竭力使人们变为强有力的、高尚的、并且使人们能够用美的神圣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关键词:小说创作 性格展现 形象塑造 方法技巧

我國著名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在他的《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中指出:“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我们在说明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时,也常常引用高尔基的这一意见。但我们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只知道逗留在强调写人的重要一点上,再也不能向前多走一步。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广的。我们简直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艺的堂奥,不管他是创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就非得掌握这把钥匙不可。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文艺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中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原文刊于1957年5月《文艺月报》)钱先生在60多年前的这段论述,仍然可以作为当代微小说创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认为下面所列举的这篇微小说《负担》,就符合上面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原文如下:

负 担

李冷云

老杜今年光荣退休,每天生活依旧严谨有序,一大早起床买好菜送回家,再和老伴一起送小孙女上学。老杜多年来依旧舍不得老伴泡厨房,总是亲自下厨,偶尔对着菜谱,大多时候都是自创佳肴。虽然厨艺不及老伴,几十年来却乐此不疲,老杜的好,多年来都在圈子里传为美谈。

有一天老杜在大街上收到一张超市打折宣传单,超市较远,需要走一段路,老杜勤快,向来爱走路,这天比平时起得更早,老杜迈着矫健的步伐,流露着三十多年练就的和平微笑,和熟识的人客气地招呼着。

老杜买了些蔬菜,转到海鲜柜台时,一眼看到,有老伴喜欢的蛤蜊。老杜随意看了看价格。老杜心想,长得差不多,价格差别还挺大呢。

“是买花蛤呢还是买大蛤蜊呢?”老杜自言自语。

“算了吧,还是买大蛤蜊吧,省得老太婆又说我小气。”老杜捡了约两斤大蛤蜊,一边排队称重,一边琢磨着,回家是做麻辣蛤蜊呢还是蛤蜊蒸蛋呢。很快就轮到老杜了,营业员是个中年瘦高个,一脸和气,轮到老杜时,拿着老杜递过来的袋子看了半天,问老杜,大叔,这是什么东西?叫花蛤还是叫青蛾还是叫什么来着?什么价格?

老杜一听:“什么,什么嫦娥青蛾的?你不认识?”

营业员说:“麻烦你去看一下,这是什么,我不认识,太忙我也走不开,不知道名字没法输入。”

老杜乐呵呵地说,没问题没问题,我也糊涂了。

老杜一看,水产那一片牌子上果然有青娥、花蛤、蛤蜊,价格相差很大,青娥和花蛤都是6元,蛤蜊19元。老杜看完后跑过去,对营业员说,小伙子,我看了,这个叫青娥。于是老杜的袋子上贴了张12元的标签。老杜心想,这个不怪我,谁让你不认识来着。

老杜拎着袋子,心思恍惚了半天,老杜心想,我要不要再买几斤呢?老杜跑到蛤蜊摊前边挑选边纠结。算了算了,万事毁于贪,占点小便宜已经很好了。于是老杜很果断地倒出了已经拣好的另一袋蛤蜊。

从超市出来的时候,老杜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但是也是很纠结的,老杜觉得自己堂堂一领导,占几块钱便宜就乐成这样,真是没格局。

路过一个市场门口的时候,老杜看到一个断胳膊断手的乞丐趴在地上,在路口暴晒。从前老杜看到类似场景是绕着走过去的,今天老杜没有绕路,他走到乞丐前,掏出了一张崭新的20元人民币,轻轻地放在乞丐的碗里。走远了回头的时候,老杜发现,乞丐已经被人推到阴凉的地方了,手里还多了一块馒头一样的东西,趴在地上努力地啃着。

老杜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

(摘选自《今日头条》“校长传媒”头条号)

读完全文,我发现这篇微小说不仅生活味儿浓、很接地气,而且叙事清楚、故事完整,主要讲述了一位刚刚退休的领导出门到超市买菜,由形成心理负担到消除心理负担的全过程。实事求是地说,该微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并不令人觉得新奇,但是读着读着却又十分引人入胜。究其原因,是这篇微小说能“以人为描写的中心”来“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老杜,尤其是从这“典型形象”——老杜身上所展现出的各种性格,让我们读者觉得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立体的人,一个虽然偶有不良心理和不检行为、但却仍然受人尊敬和被人喜爱的人。

创作者在这篇微小说中,全面地展现人物性格,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刻画“老杜形象”和表现“老杜性格”所采用的手法,则主要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用得不多,基本上没有用到人物的外貌(肖像)描写,所以读完这篇微小说,我们还不知道作品中的主人公“老杜”到底长的是个啥模样儿。然而,我们仅从作品中对“老杜”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看,一个活脱脱的、性格鲜明的“老杜”已生动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下面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作品中的主人公——“老杜”的具体身份。从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老杜今年光荣退休”和文中的一句心理描写“老杜觉得自己堂堂一领导,占几块钱便宜就乐成这样,真是没格局”来看,作品中的主人公“老杜”是一位刚刚退休下来的领导干部。既然“老杜”在退休之前是位“堂堂一领导”,那么必然应该具有与“领导”身份、“领导”角色相符合的性格特征。所以,我们接下来再看看,创作者是如何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全面展现“老杜”的性格特征和立体塑造“老杜”的人物形象的。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一是:一贯勤快和勤劳、生活严谨有序(如果反映在工作上也许就是“勤政”和“严谨”)。如作品在开头一段中这样综合介绍道:“老杜今年光荣退休,每天生活依旧严谨有序,一大早起床买好菜送回家,再和老伴一起送小孙女上学。老杜多年来依旧舍不得老伴泡厨房,总是亲自下厨,偶尔对着菜谱,大多时候都是自创佳肴。虽然厨艺不及老伴,几十年来却乐此不疲,老杜的好,多年来都在圈子里传为美谈。”这里的“每天生活依旧严谨有序”,表明“老杜”几十年如一日已经养成了好习惯;“老杜多年来依旧舍不得老伴泡厨房,总是亲自下厨,偶尔对着菜谱,大多时候都是自创佳肴。虽然厨艺不及老伴,几十年来却乐此不疲”,表明“老杜”不是退休后才关心老伴、学着下厨的,而是“几十年来却乐此不疲”,体现了一种勤快和勤劳的好品质;“老杜的好,多年来都在圈子里传为美谈”,表明“老杜”身上的这些好习惯和好品质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二是:脾气温和、平易近人、不摆官架子。这一性格特征集中在作品第二段的一个动作描写细节上反映出来:“老杜勤快,向来爱走路,这天比平时起得更早,老杜迈着矫健的步伐,流露着三十多年练就的和平微笑,和熟识的人客气地招呼着。”我们仅从他“流露着三十多年练就的和平微笑,和熟识的人客气地招呼着”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老杜”平时注重领导形象,非常平易近人,丝毫不摆官架子,特别是那“三十多年练就的和平微笑”显得十分自然而亲切,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装显得出来的。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三是:为人大气、毫不吝啬。这一性格特征具体体现在这两处心理描写上:在超市里,“是买花蛤呢还是买大蛤蜊呢?”老杜自言自语。“算了吧,还是买大蛤蜊吧,省得老太婆又说我小气。”老杜捡了约两斤大蛤蜊,一边排队称重,一边琢磨着,回家是做麻辣蛤蜊呢还是蛤蜊蒸蛋呢。——由此可以看出,“老杜”平时不是一个小气和吝啬的人。在家对待老婆是如此,不言而喻,在工作中也一定不会是一个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四是:具有与普通人一样的狡黠、想占点小便宜心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被普罗大众认可和喜爱的人物形象,一定不是那种“高、大、全”似的毫无缺点的人。而生动的、立体的人物形象,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就跟这位“老杜”在超市买了“两斤大蛤蜊”一样,由于收银员不识货,不知道怎么按价收费,于是信任地叫“老杜”自己去看所买货品的价格。而等到了水产货架跟前,“老杜一看,水产那一片牌子上果然有青娥、花蛤、蛤蜊,价格相差很大,青娥和花蛤都是6元,蛤蜊19元。老杜看完后跑过去,对营业员说,小伙子,我看了,这个叫青娥。于是老杜的袋子上贴了张12元的标签。老杜心想,这个不怪我,谁让你不认识来着。”分明自己挑的是19元一斤的“大蛤蜊”,却对收银员说是6元一斤的“青娥”,从而被少收了26元钱(两斤大蛤蜊应收38元钱)。“老杜心想,这个不怪我,谁让你不认识来着。”这里的心理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杜”的狡黠和不拘小节地偶尔占点小便宜。多么真实而可爱的人物性格啊!多么生动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啊!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五是:能自我克制、有道德底线。作品中写道:在超市付完“两斤青娥”(实则是“两斤大蛤蜊”)的钱之后,“老杜拎着袋子,心思恍惚了半天,老杜心想,我要不要再买几斤呢?老杜跑到蛤蜊摊前边挑选边纠结。算了算了,万事毁于贪,占点小便宜已经很好了。于是老杜很果断地倒出了已经拣好的另一袋蛤蜊。”我们从“算了算了,万事毁于贪,占点小便宜已经很好了”的心理描写和“于是老杜很果断地倒出了已经拣好的另一袋蛤蜊”的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到“老杜”是一个在诱惑面前能自我克制、毫不贪婪的人,因为他懂得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度”,都得坚守一定的道德底线,既然成为不了一个高尚而纯粹的圣人,那么也要做好一个正直而清廉的凡人。正因为“老杜”具有这样思想品质,所以才有出现在微小说开头第一段最后的那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杜的好,多年来都在圈子里传为美谈。”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六是:善于自我反省。如作品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从超市出来的时候,老杜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但是也是很纠结的,老杜觉得自己堂堂一领导,占几块钱便宜就乐成这样,真是没格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老杜”对自己之前在超市占了点小便宜一事是心里纠结与懊悔的,从而反映出“老杜”在本质上还是一位人性纯朴、品德纯正的人。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人又云:“知耻近乎勇。”所以,敢于自我反省,既显示了“老杜”的思想觉悟,也反映了“老杜”的勇毅性格。

作品中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七是:心地善良、勇于自我救赎。在作品的倒数第二段是这样写的:“路过一个市场门口的时候,老杜看到一个断胳膊断手的乞丐趴在地上,在路口暴晒。从前老杜看到类似场景是绕着走过去的,今天老杜没有绕路,他走到乞丐前,掏出了一张崭新的20元人民币,轻轻地放在乞丐的碗里。”我们从“从前老杜看到类似场景是绕着走过去的”的动作描述中,可以知道“老杜”对这种施舍帮助乞丐的事情是平常从没做过的,而“今天老杜没有绕路”,表现出的是“老杜”对自己之前占超市小便宜的行为的一种悔改之心;“他走到乞丐前,掏出了一张崭新的20元人民币,轻轻地放在乞丐的碗里”,体现出了“老杜”是在通过某种方式来改正之前所做的错事,即把自己多占超市的钱以一种做慈善的方式还了回去。这就不仅反映出了“老杜”心地善良的品质,而且体现出了“老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一种自我救赎精神。

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的“老杜”的性格特征之八是:性格开朗、心胸宽阔、不背任何思想包袱。这篇微小说的结尾段虽然就只一句话:“老杜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但这句话除是说明了故事结局,使全篇脉络清晰——从心理负担的形成到心理负担的消除,让故事的结构显得完整外,同时也是在篇末点题——因为微小说的标题是“负担”,而“老杜”经过了上面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救赎”两个阶段,及时纠正了自己之前的错误想法与错误行为,所以不再有任何纠结、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于是格外轻松和愉快,使故事结局显得十分圆满。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创作者是在用这句“老杜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来进一步展现“老杜”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他性格开朗、心胸宽阔,对过往已发生的事情不纠缠着不放、不背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而这些也正是作为合格的“堂堂一领导”的人物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

综上所述,创作者在微小说《负担》中,既为我们全面地展现了“老杜”的性格特征,又为我们立体地塑造了“老杜”的典型形象。最后,用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他的一篇题名《读者》的特写中的一段话为本文作结:“文学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他的自信心,并且发展他追求真理的意向,和人们身上的庸俗习气作斗争,发现他们身上好的品质,在他们心灵中激发起羞耻、愤怒、勇气,竭力使人们变为强有力的、高尚的、并且使人们能够用美的神圣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转引自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原载1957年5月《文艺月报》)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小说创作方法技巧形象塑造
主持人控制会议离题的方法技巧
例谈家庭成长经历对张家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