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质量管理在采供血全过程中的应用

2020-11-10 04:54孙陵
康颐 2020年13期

孙陵

【摘要】目的:探討采供血全过程应用精细化质量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为管理前,2019年1月至12月为管理后,管理前后均选择200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管理前采取常规采供血质量管理模式,管理后则采取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献血者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情况。结果:管理后1.00%的暴露率显著低于管理前6.00%的暴露率(P<0.05)。结论:加强对采供血全过程的精细化质量管理,可最大限度的保障无偿献血者的生命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质量管理;采供血;血源性病原体暴露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3.192

血液是重要的一种资源,常用于危重病患的抢救。而血液采集工作,采血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进行采供血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采血工作,加强相关的管理[1]。血站作为我国主要的采供血机构,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及安全性,血站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为了确保采供血质量,就需要血站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及做好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2]。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该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各细节因素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强化细节控制,避免环节疏漏,确保管理质量。本血站中心自2019年开始对采供血全过程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2月为精细化质量管理前,2019年1月-12月为管理后,在管理前后均选择到血站自愿献血的200例人员为研究对象。管理前的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84例;年龄18~33岁,平均(25.12±2.13)岁;血型:A型92例,B型70例,O型38例。管理后的患者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20~34岁,平均(24.96±2.15)岁;血型:A型90例,B型71例,O型3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管理前应用常规的方式,主要是对医护人员进行简单教育,采供血的过程中均要对血液做严格检测,同时在进行血液交接时刻也应对血液数量做仔细核对,确保采供血过程的顺利进行。

管理后则是精细化质量管理,具体如下:(1)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还应该结合既往的工作情况分析采供血过程因为细节问题造成的质量不高原因,对事故案例、医护人员分析,并且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使得每一名医护人员均能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临床采供血过程的积极意义。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条例强化血站内的管理工作,形成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在医护人员进行具体采供血过程中也应严格把控好各个细节,对各缓解均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监管,确保管理规范及系统。(2)精细化质量管理细节。检测环境、检测设备以及检测试剂耗材均有可能会对采供血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进行采供血的工作中就需依托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各细节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环境、设备与试剂均符合相关规定。例如针对设备采购,对厂家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考察资质,明确采购方是否属于合法交易对象,设备性能是否运行成功及设备护理是否保养妥善等。(3)强化细节管理制度。采供血全程均关系患者生命健康,因血站工作复杂,在血源招募、血液采集以及交接核对工作中,若是任一缓解出现差错均有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因此需确保采供血工作的细致严谨,关注各个关节并加强细节管理,避免疏漏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管理前后两组献血者发生传染病的情况,包括抗-HCV阳性、抗-TP阳性与抗-HIV阳性,评价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情况,评价采供血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供血全程,管理后的献血者在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率上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输血是临床中救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而输血过程中,血液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输血安全性及输血质量。而实际进行输血的时候,需要确保血液采供血的合理性,对此就需要加强管控,尤其是强化细节化的管理内容。基于血站采供血工作比较繁琐,为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需要做好过程管理[3]。而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强调相关医护人员严抓细节,强化对各个环节及细节的质控,避免一些细节上疏漏问题的出现。此外在进行采供血的过程,血站相关医护人员也要始终按相关条例执行工作并且重视各细节内容,加强精细化质控,避免任意缓解疏漏出现。此外在具体的采供血工作中,还需要相关医护人员以献血者为中心,言行举止上均要体现出热情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与困惑,尽量满足献血者实际需求,提高献血者对采供血工作的依从性。并且还需要做好严格消毒清洁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室内清洁程度,避免交叉感染出现,同时完善精细化质控以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进行采供血的过程中,应用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避免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情况的出现,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左成.精细化质量管理在采供血全过程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 19(09):189-190.

[2]宋哲,李星,郭楠,等.质量风险管理在采供血机构中的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43(3): 272-276.

[3]马家芬.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全责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