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虫剂对兰州市国槐潜叶蛾的防治效果

2020-11-11 13:11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潜叶蛾卡死溴氰菊酯

付 蓉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国槐潜叶蛾(Phyllonorycter acucilla Mn.)属于鳞翅目、潜叶蛾科昆虫[1,2],近年来在兰州市南滨河路东段国槐行道树严重发生。其幼虫主要为害国槐新发嫩梢,潜入叶肉中取食,形成弯形叶斑,影响国槐光合作用,造成叶片提前脱落,引起枝叶干枯,严重破坏城市绿化景观。筛选低毒、安全化学农药进行高效防治,是保障国槐长青、美观的关键。目前对国槐潜叶蛾防治药剂筛选的报道相对较少,生产中常用防治药剂的更替也需要田间试验数据作参考。因此,2019年选用6种化学药剂在兰州市南滨河路东段对国槐潜叶蛾进行了药效试验,旨在为该害虫的高效、安全防治提供技术支撑,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5%卡死克DC(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灭幼脲Ⅲ号SC(山东瑞达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1.2%烟参碱EC(内蒙古帅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阿维灭幼脲SC(安阳农药厂生产,市售),10%吡虫啉WP(山东中新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溴氰菊酯EC(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指示作物为国槐。防治对象为国槐潜叶蛾(Phyllonorycter acucilla Mn.)第一代幼虫。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9年5月12—19日在兰州市绿色公园进行。试验前选择树势均等、长势一致的国槐作为供试植株。用卫士WS-18D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试验共设7个处理,各药剂处理浓度见表1。试验每小区2株,每处理3次重复。

试验前在每株国槐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和上中下3个不同高度,随机选取14根嫩梢,并挂牌标记,调查前虫口基数。用高压喷雾器对试验小区各树木进行均匀喷雾,以药液湿润叶片不流下为准。药后1d和7d后分别查记各处理活虫数。

1.3 计算方法

表1 6种药剂对国槐潜叶蛾的防治效果

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7进行。方差分析采用SPSS18.0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与清水对照相比较,药后1d和7d供试药剂对国槐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6.8%~87.8%和64.1%~90.8%。其中药后1d调查,2.5%溴氰菊酯EC防效最高,为87.8%,其次是5%卡死克DC和25%阿维·灭幼脲SC,防效分别为85.6%和77.4%。药后7d调查,仍以2.5%溴氰菊酯EC防效最高,为90.8%,其次是5%卡死克DC和25%阿维·灭幼脲SC,防效分别为87.3%和79.2%。与其余药剂药效相比较,防效差异性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国槐潜叶蛾在药后1d和7d的防效分别在56%和64%以上,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灭幼脲Ⅲ号、10%吡虫啉WP、1.2%烟参碱EC在药后7d防效分别为72.2%、68.1%、64.1%,显著低于2.5%溴氰菊酯EC、5%卡死克DC和25%阿维·灭幼脲SC防效,且在P=0.01水平下差异显著。从药后1d试验结果看,2.5%溴氰菊酯EC、5%卡死克DC和25%阿维·灭幼脲SC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持效期,是防治国槐潜叶蛾的较好药剂,建议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潜叶蛾卡死溴氰菊酯
不锈钢螺钉卡死现象工艺分析与预防方法
番茄潜叶蛾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怀仁市植保站开展番茄潜叶蛾调查工作
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效应与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自润滑轴承在大型四通换向阀的应用
柑橘潜叶蛾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方法
柚子潜叶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提升机双链轮同步性分析及改进方法
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降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