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扶贫”,用爱“战疫”点亮人生品牌

2020-11-11 07:08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代养扶贫生猪

黄文博,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百兴丰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博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自2015年以来,他探索并创办以“一优二降三包”为核心的黑土猪代养扶贫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示范。截至2019年底,合作社累计发放黑猪仔22080头,遍及120个村,带动全市8473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返乡创业,闯入“猪市”

黄文博出生于农民家庭。父亲原是1名建筑工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弃工从商,从事生猪贩卖行业。2005年,从武汉科技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黄文博本已收到了某国企录用通知,可他心里一直不安,似乎总能听到一个声音在召唤,那就是故乡的声音,是儿时的情结。他听从了内心的召唤,毅然回到了家乡。

黄文博的这一抉择,气坏了跟猪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父亲。父亲多年沉浮于“猪市”,他可不希望儿子重复自己的老路。就在父子俩僵持不下的时候,母亲突然生病,父亲不得已把猪场交给黄文博管理。这一年里许多猪场都亏得血本无归,而金融专业出身的黄文博凭借着对市场超乎寻常的敏锐和预测能力,不但没有亏钱,反而小赚了一笔。次年,他又预测到母猪走俏,改养母猪,又赚了一大笔。“好小子,还真超过了你老子!”父亲从此不再反对。

黄文博(右)收购农户养殖的“猪小黑”生猪

“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占有市场,形成自己的生猪品牌。”2014年,黄文博遇到了他创业中的“贵人” ——华中农业大学陈顺友教授。陈教授培育出了有名的“梅花星”猪,在向黄文博推介自己的种猪时,陈教授建议他打造自己的品牌,走生态有机养殖之路,这为黄文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在这一年,黄文博投资1000多万元,开始养殖陈教授培育的生态黑猪“梅花星”,并将自己养殖出来的猪称为“猪小黑”,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一优二降三包”,助力脱贫攻坚

养猪,在农村是家家都能做的“产业”,黄文博觉得养猪是“拔穷根”的不错“药方”。经过不断试验,黄文博探索出“一优二降三包” 的“代养”模式,与当地政府联合发动贫困农户养殖“猪小黑”。

记得最初致力脱贫事业的时候,黄文博实施的是简单的“代养”模式,他给随县淮河镇桐桥畈村的贫困农户免费发放了90余头“猪小黑”猪苗,约定出栏时按一定价格回购。可到了收购季节,当他驱车3个小时满怀希望地去收猪时却傻眼了:农户养的猪,不是以高于合同价卖给了别人,就是喂养途中病死了。跑了1天,黄文博没有收到1头猪。这一年,他不仅损失了猪苗钱十几万元,还丢掉了1份订单,赔偿了违约金。

黄文博反思,这不能怪农户,只能怪自己考虑不周,没有真正从农户的利益和风险角度去考虑。可见,仅仅把猪苗提供给农户“代养”是不够的,培训、技术、保障、服务都要跟得上,价格上更要保证。于是,他与市、区扶贫部门的同志一起跑农户、畜牧站、保险公司、华中农学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调研、考察和论证,“一优二降三包”产业扶贫模式出台了。

“一优”,即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猪苗“猪小黑”,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料,肉质鲜嫩,喂养1年能达300—400斤。“二降”,即降成本、降风险。合作社以“构叶料+农家辅料”为营养配方,每吨饲料可降低成本180元,使养殖效益提高20%左右;降风险即将养殖户的风险降低到零,合作社为每头猪购买了保险,如果养殖过程中发生猪死亡,合作社赔付1头同等重量的猪给农户(死猪由当地畜牧部门收回,做无害化处理)。“三包” ,即包技术、包收购、包价格。每次发放猪苗前,合作社都要派出技术员现场组织培训,并委托乡镇畜牧中心与农户对接,提供防疫、消毒、诊疗等全程服务。收购价格是养殖户关心的重点,公司与每个“代养”户签订回收合同。收购时,参照当地屠宰场良种猪当天最高价格,如果市场价低于合同价,则以合同价回收;若高于合同价,则按市场最高价回收,让农户享受到最大利益。

合作社大力推广“猪小黑”养殖扶贫模式

洛阳镇邱湾村的孔祥文因残致贫,最初他不愿喂养黑猪,黄文博带领技术人员多次上门, 耐心为他讲解生态黑猪的特性、喂养方法,并为他的猪圈提出了改造建议,使本来只能养6头猪的空间可养10头猪。黄文博团队的专业和热情赢得了孔祥文的信任。这一年,孔祥文家除3头母猪外,7头肉猪净利2.1万元,还获得3000元产业奖补资金,高兴得合不拢嘴,全家人实现稳定脱贫。“一优二降三包”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养殖“猪小黑”的甜头。洛阳镇黄金堂村的王强,拿着卖猪获得的2.3万元,感激地说:“黄理事长,我要请你去我家喝酒,我一生都没拿过这么多的钱!”

看到农户的养殖收益和满意笑容,悬在黄文博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这种扶贫模式,解决了散户养猪面临的生猪死亡风险和成猪价格波动两大难题,大大调动了贫困户饲养的积极性,参与养殖的贫困户齐声叫好。群众说好才是真正的好,这也为黄文博叫响了品牌。近万头优质黑土猪被贫困户“代养”在家,实现了“农民增收、合作社增利、政府增效”的“三增效应”。

“扶贫”又“战疫”,大写人生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销售渠道、建立营销网络体系,对于培植品牌、提升养殖效益至关重要。黄文博带领合作社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营销:一是以“猪小黑”品牌在武汉市联合开设50家直销门店;二是进驻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建立起“猪小黑”立体销售网络。合作社销售量逐年递增,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8年,黄文博推广的养猪扶贫项目被随州各县市区广泛采纳,形成了全覆盖趋势。其中,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实现了整区推进。合作社通过技术帮助、物资支持、赊销饲料和仔猪代养等方式,帮助8473户贫困户稳定脱贫。2019年,合作社与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年销售10万头生猪的深度合作协议,以期带动随州更多的贫困户从事“猪小黑”生猪养殖。

有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口蹄疫、猪流感等疫情的肆虐,让许多农户惨遭损失。此时,黄文博毫不犹豫地扛起扶贫责任:“保险公司不赔我来赔,损失绝不能让农户承担!”饲养户们是淳朴善良的,他们知道了保费是合作社代交的,而赔偿却从黄文博的公司支出,很多人流下了眼泪。

“黄理事长,等瘟疫过后,我们一定继续养好‘猪小黑’!”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动的了,黄文博勉励大家说:“天灾难以避免,但信心不可丧失,脱贫不可半途而废,让我们共渡难关!”

合作社与“代养”户签订合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随州“封市”、全民“居家”,别人都在响应“睡觉也是作贡献”的号召时,黄文博没有停下来,他既要保证贫困户代养的猪“卖出去”,又要让居家的百姓“有肉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每天要完成1000多户居民的土猪肉配送,往往回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多。

2月15日,随州市全境大雪纷飞,气温达零下5度。曾都区何店镇贫困户江正荣向黄文博求助:我家4头黑土猪快饿死了!黄文博看了看恶劣的天气,“我不能让他们脱贫再返贫!”他立刻启动车辆前往江正荣家,但由于抗疫“封路”了,车辆进不了村,几经周折,他把江正荣的4头成年“猪小黑”高价收购回来,投放到“保供”的餐桌。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产业扶贫路上,黄文博笃定前行,带领广大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如果说养猪扶贫成就了他的事业,那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国情怀则照亮了他的博爱精神,面对突发疫情,黄文博积极参与到抗疫援助事业中,为雷神山和南郊医院捐赠了4万元的生鲜猪肉。

用心“扶贫”,用爱“战疫”,黄文博用最美青春谱写出自己的人生品牌!

猜你喜欢
代养扶贫生猪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