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干旱及复水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020-11-13 06:01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张慧高英波李宗新王振南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郑单中度降幅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张慧,高英波,李宗新,王振南

(1.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 276012;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3.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畜牧业健康发展[1-3]。玉米具有生物产量高、长势快的特性,但其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干旱胁迫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4-6],特别是苗期干旱会使幼苗生长缓慢、苗弱,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和丙二醛含量增加[7-9]。多数学者多关注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特性造成的影响,而对旱后复水条件下作物生理功能的恢复机制研究偏少。复水后的生理修复机制与干旱胁迫下的抗旱机制同等重要,复水后的补偿生长及生理修复能力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更大[10-12]。为此,本试验以水分敏感性差异较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创玉358为材料,通过防雨棚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玉米苗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探讨玉米抗旱及复水后的补偿效应机制,为玉米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以萌发期抗旱试验筛选出的抗旱品种郑单958(ZD958)、非抗旱品种创玉 358(CY358)为试验品种[13]。

试验设3个水分处理:正常供水(CK),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中度干旱(MS),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 50% ~55%);重度干旱(SS),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40%。

采用盆栽试验,于2018年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防雨棚内进行,重复5次。试验用塑料盆直径30 cm,高28 cm。每盆装土6 kg,过筛细砂2 kg,其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4.2%。3片展开叶时开始定苗,每盆1株并开始控水,每天8时和18时采用称重法补水控水并记录。处理期间除盆内土壤水分明显差异外其它管理措施一致。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苗期株高和单株叶面积 株高:从茎基部到叶片最高处距离。展开叶叶面积=长×宽×0.75;未展开叶叶面积 =长 ×宽 ×0.5;总叶面积=(展开叶+未展开叶)叶面积。各指标值为每处理测5株,取平均值。

1.2.2 单株生物量 分别在控水5、10 d和复水后5 d剪取5株玉米地上部,称鲜重,然后装入小纸袋中105℃杀青30 min,80℃烘干至恒重称干重。

1.2.3 叶绿素相对含量 利用SPAD 502叶绿素仪分别在控水5、10 d和复水后5 d时测定2个品种的最新展开叶中部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1.2.4 酶活性测定 于胁迫10 d及复水5 d时采集最新展开叶,液氮速冻,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氮蓝四唑光还原法[14]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愈创木酚法[15]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用过氧化氢碘量法[16]测定。

1.2.5 其它指标测定 叶片丙二醛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氧化比色法[17]测定,脯氨酸含量用磺基水杨酸法[18]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法[19]测定。

1.3 数据处理

采用WPSOffice 2019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作图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分处理对玉米株高和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2.1.1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干旱抑制玉米植株生长,其株高低于正常供水处理(CK),干旱时间延长,降幅增大。相同干旱处理时,与CK比,株高降幅创玉358比郑单958多(4.1~17.3)个百分点。

复水5 d后,中度干旱处理(MS)玉米生长加快,与控水10 d相比,株高与CK的差异变小,郑单958略低于CK,创玉358株高低于CK 4.8%,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重度干旱处理(SS)株高仍显著低于CK,比控水10 d降幅更大,创玉358比郑单958降幅多19.1个百分点,表明重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玉米植株生长,水分敏感型品种受抑制程度更大。

表1 不同水分处理玉米株高 (cm)

2.1.2 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干旱抑制叶片生长,干旱处理的单株叶面积比正常供水(CK)处理显著降低,干旱时间延长,降幅增大。相同干旱处理时,与CK相比,创玉358的单株叶面积降幅比郑单958多(9.7~17.6)个百分点。

复水5 d后,中度干旱处理玉米生长加快,与控水10 d相比,单株叶面积与CK的降幅变小,但2个品种仍显著低于CK;重度干旱处理单株叶面积显著低于CK,与控水10 d相比,降幅更大,其中创玉358比郑单958降幅多10.0个百分点,表明重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玉米叶片生长,水分敏感型品种受抑制程度更大。

表2 不同水分处理单株叶面积 (cm2)

2.2 水分处理对玉米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干旱抑制玉米干物质积累,干旱处理玉米单株生物量低于CK,干旱时间延长,降幅增大。相同干旱处理时,与CK相比,创玉358单株生物量降幅比郑单958多(0.4~9.6)个百分点。

表3 不同水分处理玉米单株生物量 (g)

复水5 d后,中度干旱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加快,其中郑单958的单株生物量略低于CK,与控水10 d相比创玉358单株生物量比CK降幅小,均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重度干旱处理单株生物量仍显著低于CK,比控水10 d时降幅更大,创玉358比郑单958降幅多8.7个百分点。这表明重度干旱胁迫严重抑制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敏感型品种受抑制程度更大,干旱复水后耐旱型品种郑单958中度干旱处理补偿效应更大。

2.3 水分处理对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与正常供水处理(CK)相比,干旱胁迫降低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其中中度干旱处理略降;重度干旱处理控水5 d时小幅降低,控水10 d时显著降低,且创玉358降幅比郑单958多1.2个百分点。

复水5 d后,与CK相比,中度干旱处理叶绿素含量增高,创玉358、郑单958分别增0.4%和3.5%;重度干旱处理显著低于CK,与控水10 d相比降幅变小,创玉358比郑单958降幅多0.5个百分点。这表明重度干旱胁迫降低玉米叶绿素含量,水分敏感型玉米品种降幅更大,中度干旱复水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能补偿干旱带来的损失。

表4 不同水分处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

2.4 水分处理对玉米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2.4.1 对叶片SOD、POD活性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控水10 d时,与正常供水(CK)处理相比,干旱胁迫提高叶片SOD活性,且随着胁迫程度提高,2个品种叶片SOD活性先增加后降低。相同干旱处理,郑单958的SOD活性高于创玉358。与CK相比,相同干旱处理,郑单958的SOD活性增幅大于创玉358。

与控水10 d相比,复水5 d时CK叶片SOD活性提高,干旱处理降低,但高于CK。相同处理郑单958的SOD活性高于创玉358。

控水10 d时,与CK相比,中度干旱处理玉米叶片POD活性提高,重度干旱处理降低。复水5 d时,干旱处理玉米叶片POD活性显著高于CK,且郑单958的增幅超过创玉358。

表5 不同水分处理叶片SOD、POD活性

2.4.2 对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控水10 d时,中度干旱处理提高叶片CAT活性,重度干旱处理降低。与控水10 d相比,复水5 d时中度干旱处理玉米叶片CAT活性降低,重度干旱处理提高。

表6 不同水分处理叶片CAT活性

2.4.3 对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控水10 d时正常供水(CK)处理创玉358叶片丙二醛含量比郑单958高17.4%;干旱处理叶片MDA含量比CK增高,胁迫程度增大增幅也大。相同干旱处理创玉358叶片MDA含量高于郑单958。

复水5 d,CK叶片MDA含量略增,干旱处理比控水10 d时降低。耐旱型品种郑单958降幅大于水分敏感型品种创玉358,前者为中度干旱处理略高于CK。

图1 不同水分处理玉米苗期叶片丙二醛含量

2.4.4 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控水10 d时,干旱胁迫降低玉米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且随胁迫程度提高2个品种的降幅增大。

与控水10 d相比,复水5 d玉米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高,增幅排序为:重度干旱处理>中度干旱处理>CK。相同处理郑单958增幅高于创玉358。

表7 不同水分处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2.4.5 对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由表8可以看出,控水10 d时,干旱处理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CK),随干旱胁迫程度提高,2个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高。与控水10 d相比,复水5 d所有处理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降幅排序为:重度干旱处理>中度干旱处理>CK。相同干旱处理时,郑单958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创玉358。

控水10 d时,干旱处理玉米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K,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2个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均提高。相同干旱处理时,郑单958叶片脯氨酸含量高于创玉358。与控水10 d相比,复水5 d时CK叶片脯氨酸含量略增,干旱处理均降低,重度干旱降幅大于中度干旱。相同干旱处理时,郑单958叶片脯氨酸含量高于创玉358。

表8 不同水分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

3 讨论与结论

苗期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导致株高、生物量积累显著降低[19,20]。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经干旱胁迫,创玉358株高、生物量的降幅大于郑单958,表明创玉358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高于郑单958;复水5 d后2个品种中度干旱处理的株高和生物量都表现出补偿效应,郑单958的补偿效应明显大于创玉358。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产生大量活性氧,清除不及时会引起膜脂过氧化,膜系统遭到破坏,进而抑制植物生长[21]。植株体内由 SOD、POD、CAT等酶组成的抗氧化系统来清除过多的活性氧,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与其抗旱性强弱有关[22,23]。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度干旱靠 SOD、POD和CAT的协同作用清除活性氧,重度干旱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供水处理,清除活性氧能力急剧降低;复水后主要通过保持较高的SOD、POD活性来有效清除活性氧。郑单958和创玉358叶片中MDA含量在受到干旱胁迫时均高于正常供水处理,相同干旱胁迫时创玉358叶片的MDA含量高于郑单958,表明创玉358受损程度高于郑单958。

可溶性糖和脯氨酸是植物体内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该类物质在植株体内累积[24]。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提高了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复水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下降。

玉米苗期干旱降低株高和生物量,但复水后可快速生长,产生补偿效应。玉米苗期结合蹲苗进行适当干旱处理(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55%,控水5~10 d)后复水,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可减少耗水量,达到高产节水之目的。玉米生产上,苗期适当控水可作为节水高产的技术措施。

猜你喜欢
郑单中度降幅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横亘20年郑单958依然市场唱主角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小米手表
2019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019年5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零售量额降幅环比收窄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