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旦角表演技艺探析

2020-11-13 09:44戴瑛
艺海 2020年9期
关键词:台步旦角水袖

戴瑛

〔摘 要〕旦角一直是花鼓戏里极其重要的行当之一,或端庄大方,或娇俏活泼,或温婉贤淑,或英武帅气,或滑稽诙谐,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性格的女性气质,在剧目中的作用功不可没,是戏曲舞台上靓丽的风景。旦角演员要想成功地塑造角色,必须熟练掌握手势、眼神、身段、台步、念白、水袖等方面的表演技巧,并善于运用各种表演程式。

〔关键词〕花鼓戏;旦角;台步;水袖;唱腔;表演

湖南花鼓戲主要来源于民歌,地方色彩十分浓郁,表演风格清新活泼、朴实明快,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牌子、打锣腔、小调四类,在湖南各地广为流传,也是当地民间最受老百姓欢迎和最被大家熟知的地方戏剧种。它根植于民间,传播服务于大众,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吸收了各种民间艺术的精髓,是湖湘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湖南花鼓戏从最初的一旦一丑演唱慢慢发展到小丑、小旦、小生“三小”演唱,后又吸收大剧种的优点发展成行当更丰富的剧种,生、旦、净、丑皆有。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旦角一直是花鼓戏里极其重要的行当之一,可以细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或端庄大方,或娇俏活泼,或温婉贤淑,或英武帅气,或滑稽诙谐,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性格的女性气质,在剧目中功不可没,是戏曲舞台上靓丽的风景。

一、花鼓戏旦角表演技巧与程式分析

传统花鼓戏的写意之美,除了需要灯、服、道、效来衬托,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女性角色的塑造方面。旦角表演艺术有其独特性,演员在运用行当特有的表演技巧和程式动作来塑造人物、表情达意时,若能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尺度,定能增强舞台表现力和艺术张力,也能展现花鼓戏的写意之美。这就需要演员进行反复练习,增强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深入角色感知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并运用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之上,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1.手势 旦角手势变化多端,大剧种京剧的旦角手势有50种之多,“天地口月夜,风云雷雨雪。山水石鱼浪,草木鸟花香。你我来去转,不开关避眠。美蓉眼胸膀,皮眉口心拳。茶酒饭筷碗,哭笑羞怒酸。”①花鼓戏旦角的手势不似如此繁杂,但在不同情境下也有不同的讲究,常用的手势有兰花指、天女式、指物式、拈花式、印诀式、持剑式等,而且特别注重手势与所饰演角色内心活动的结合,强调手部动作变化时的韵味,总体上要彰显女性气质的柔美和细腻,根据剧情结合其他的动作来表现人物。

2.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神,我们常常可以直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在戏曲表演中,演员对眼神技巧运用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梅兰芳先生为了锻炼自己的眼力,让眼珠转动更加灵活,曾想了很多办法,不仅自创了一套练习方法:“右手向前平伸上下摆动,头部不动,双眼注视食指指尖随着运动,手摆动逐渐加快到一百次,再换左手重复以上动作。晚上睡觉前、早晨及中午各做一次,长期坚持,效果显著。” ②而且还养起了鸽子,通过追逐观察鸽子的飞行轨迹,不断提高眼睛的灵活度。而花鼓戏旦角的眼神表达要符合所饰演角色的特点,如正旦的眼神要稳重端庄,不能漂浮不定;花旦的眼神要玲珑剔透,演绎出活泼天真的感觉;小旦的眼神则要强调灵动和聪慧;闺门旦的眼神却要给人一种含情脉脉的感觉等等。如此演绎,不仅能抓住人物的心理特征,更能让角色富有生命力,从而打动观众。

3.身段 身段是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架式,包括表演技巧、舞蹈动作和各种姿势的展示及前后贯穿和衔接等。它来源于生活,是戏曲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并不断提炼、加工,以人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表演形式,绝不是照搬生活。身段是花鼓戏旦角在舞台上表演的一个重要技法,也是展现女性之柔美的重要法宝。作为一名旦角演员,在舞台上无论演绎的是旦角中的何种门类,身段表达既要讲究意境,又要注意力度,更要掌握韵律,不能过分僵硬,必须做到刚柔并济,以凸显身段之美。

4.台步 台步即舞台上脚步行走的艺术,是每个戏曲演员一入门在形体训练方面就必须打好的基础。个性化的台步正是表现人物形态和情态的重要艺术手段,只有把台步走扎实了,戏曲范儿才能立起来,舞台上的表演效果才能更加生动形象。花鼓戏表演中不同行当的台步差别比较大,旦行里不同的门类因为身份、性格、年龄的差异也会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旦角台步的步伐节奏比较均匀细致,大致分为平行步和绞行步两类。细分来看,如正旦多为中年女性,步法应该显得比较稳健;行动不便的老旦在拄拐杖时步伐应该宽而小,腰部要稍稍弯曲,展现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闺门旦多是青春少女,行动时步伐的间距不应太大,步法要如微风扶柳般轻盈;花旦里还有一种有规则的小快步,主要用来表现活泼天真的少女形象;武旦的动作常常敏捷有力、威风凛凛,所以其台步往往迅捷流畅、刚劲有力,以体现人物的英姿飒爽。

5.念白 戏曲行话有云:“千斤话白四两唱”,还有“七分讲,三分唱”,这里的“话白”“讲”都是指念白,由此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可窥见一斑,甚至某种程度上都超过了唱。对于花鼓戏旦角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读音准确、吐字清晰,在此基础上语调、语速、音色等都要随着人物设定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充分融入感情,根据剧情的跌宕起伏表现出人物情感波动,从而让观众更快入戏。

6.水袖 水袖是传统戏曲表演中一种重要的服饰装配,也是戏曲舞蹈的重要道具,既能展现戏曲服饰之美,又是剧中角色在舞台上将人物情感放大和延长的有效手段,常常跟武生的功法表演一样十分吸引观众的眼球。水袖表演在旦角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耍水袖也是花鼓戏旦角日常练习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旦角的水袖从以前的一尺三寸慢慢地发展到五尺甚至七尺,水袖技法要求也越来越高,翻、抓、抛、绕、打、提等各种技巧的灵活运用,既能美化人物,又能增强舞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冲击力。但在运用水袖时,演员也要把握好用力技巧,注意身体的协调性,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二、花鼓戏旦角表演技巧和程式的具体应用方式

1.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种表演技巧 以上所述是花鼓戏旦角表演技巧的核心要素,除此之外,还有“四功五法”的其他很多方面需要注意。毋庸置疑的是,各种技巧的运用绝不是独立的,而是一套综合性的表演系统,应根据塑造人物的实际需求对各种戏曲程式进行综合。如在表演《皮秀英四告》拦轿告状的那场戏时,我仔细分析了皮秀英的心路历程,她开始有些胆怯,随后下定决心要拦轿,最后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把这种心理变化表现得层次分明,我综合运用了水袖和台步两种程式,并加以设计。水袖方面,一拦时用飘袖,二拦用翻袖,三拦用摇袖,接着再拋袖,最后抓袖。台步上,从小台步到磋步,再到蹬足,最后来一个猛跪。同时,喊冤的声音也从低微逐步增强,慢慢过渡到拖腔式的呐喊,让人听得悲从中来。

2.因人而异,抓住人物个性 旦角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该重视自己所饰演的角色,仔细分析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发现人物身份、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如《春草闯堂》中的春草是一个性格活泼爽朗、聪明伶俐的姑娘,她的身份是丫鬟,念白和唱词都通俗易懂,说话也较为直爽,大胆犀利,甚至连诰命夫人都没放在眼里。在饰演这个角色时,要先了解她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在表演闯堂那场戏的唇枪舌战时,要把春草既聪明机智,又胆大心细的特点诠释出来。

3.声情并茂,抒发真情实感 湖南花鼓戏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俗上口,乡土气息浓厚,演唱时应声情并茂,尽情地抒发人物情感。如《马前泼水》一剧,当沦为乞丐的崔氏碰到已经飞黄腾达的朱买臣时,崔氏的演唱和表演一定要体现出她又羞又愧、又悔又恨,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才真正符合当时的剧情。

“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惊人,无戏不服人”,花鼓戏的旦角表演也是如此,既要投入真情实感,也要善于运用各种表演技巧,才能以戏服人,获得观众的好评。

(责任编辑:尹雨)

注 释:

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9/08/29833072_543497712.shtml

② https://wenwen.sogou.com/z/q759362110.htm

猜你喜欢
台步旦角水袖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程砚秋说功名
水袖
程砚秋说功名
程砚秋说功名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