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纺织之光”是行业发展重要的“引领者”

2020-11-13 09:45
中国纺织 2020年10期
关键词:纺织之光成果纺织

“纺织之光”是纺织类最专业的奖项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不仅对纺织科教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者平台作用。”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祝成炎表示,“纺织之光”奖在广大纺织类院校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是大家公认的纺织类最专业的奖项。

祝成炎介绍,“纺织之光”教育教学成果奖为纺织教育界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为我国纺织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东华大学等纺织高校所获得的有关纺织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成果起到了较好的借鉴作用,浙江理工大学所获得的有关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研究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实践方面的探索为纺织高级人才的培养分享了我们的经验,如陈文兴院士、于斌教授等完成的2019年度所获教育成果一等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昌模式改革”、“依托学科基础、对接产业需求、‘政校行企協同、培养具创新复合型丝路人才”等成果均有较好的体现。

“此外,‘纺织之光科技成果奖除了鼓励获奖者以外,还为我国纺织界提供了科技进步的参照系、发展动态或努力方向,同时也为纺织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使师生能更好地掌握我国纺织科技的发展动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祝成炎表示,正是在基金会的推动和引导下,纺织行业的科教事业才实现了稳步发展,成果转化逐年提高。

“政校行企”协同为纺织行业“保”住人才队伍

“拥有一支较强的纺织工程技术队伍,是保证我国纺织工业稳定发展的坚强支撑。但由于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相对传统的纺织技术有被冷遇的现象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当下的纺织领域人才建设。”面对快速发展的纺织形势和不断涌现的新模式、新业态,祝成炎对现有纺织院校人才培育模式略显忧虑,毕竟院校毕业生与社会的脱节原因有很多,但“政校行企”协同,肯定是未来人才培育的关键。

针对目前纺织院校人才培育体系和模式,祝成炎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改革与创新。首先是,要做好纺织人才培养工作。“如果纺织领域没有人才了,那纺织的发展就无从谈起。通过加强纺织人才的培养,达到不断补充、稳定并加强纺织人才队伍的目的。”他强调,在现有的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下,要达到稳定并加强纺织人才队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纺织界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其次,要围绕纺织人才培养做好纺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纺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具有高超纺织技能、又具有高度纺织忠诚度的专门人才。同时纺织类高等院校要做好纺织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热爱纺织教育、又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纺织研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此外,除了高等院校全日制的纺织人才培养以外,还需要创造条件或机制以培养不同需求的纺织人才,形成相对灵活的纺织人才培养机制,如跨学科纺织人才培养、纺织企业定制培养、纺织从业技术人员的高级研修提升等,形成多渠道培养纺织人才的局面。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作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组织,我校一直与基金会保持着长期的密切联系与合作。自成立以为,我校已有20多位老师受到基金会的奖励,这些老师在纺织服装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纺织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祝成炎表示,在基金会支持和奖励下,浙理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提高办学质量、专业人才培育以及推动整个行业科技进步和科教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希望基金会今后继续加大力度,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奖励纺织科技和教育教学成果,开展更多的与之纺织科技教育相关的各类公益性活动和成果示范性推广,让更多的师生、企业受益,鼓励他们继续坚定信念,为之不懈奋斗。”

也正是在“纺织之光”的引领下,浙理工充分发挥学校的平台和资源优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据悉,浙理工多次开展了丝绸文化与科技方面的国际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国家科技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培训班“现代丝绸产品加工与创新设计技术”3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纺织技术培训和资讯工作,如为纺织类企业组织开设纺织大专班、各类短期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为企业源源不断的输入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纺织之光成果纺织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验收成果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巡礼(三)
“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