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美国新移民电影的跨文化叙事

2020-11-14 14:26马阿婷
电影文学 2020年24期
关键词:李安主义移民

马阿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公共英语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就是东方主义。萨义德指出: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东方主义的研究阈值扩展到电影电视等媒体作品。“东方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在于东西方关系的二分法上,具体来说就是先进与落后、优与劣之分。当今新移民电影的导演,大多出生在20世纪20年代,生于斯长于斯,可谓地道的美国人,在老“东方主义”的影响和熏陶下成长。华裔导演在东方主义的问题上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种是对自己双重身份的迷惘,摆脱华人身份的标签,实现自我和他者身份的转换,进而融入主流话语当中。因此,华裔导演的思维方式和电影作品主要以西方文化和视角审视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东方主义”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来。而另一些华裔导演,由于种族歧视的原因,深感中华民族强大的重要性,荧屏上缔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维护华人尊严、增强文化自信的,来解构西方的“东方主义”话语。

简要回顾美国的电影史,我们不难看到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电影架构,众所周知的西部片、喜剧片、言情片、恐怖片等,使类型电影的叙事题材、叙事手法趋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在此基础之上,美国更加重视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影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感受到了电影服务于国家机器的隐形力量,对于美国价值观的树立、美国精神的弘扬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好莱坞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到了80年代,概念明确的类型电影逐渐减少,跨界电影的出现模糊了电影的品类,在这种背景下,以移民为题材的电影迎合了移民政策的发展及社会受众相对普遍的审美和消费心理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银幕上。在新移民电影的创作方面,李安(Ang Lee)导演的电影作品最为杰出,李安导演的电影从性别角色、伦理道德、中华文化、文化差异等方面不仅带给观众多元化的视觉效果,画面感强烈,也会让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李安导演以东方人的视角进行深具东方文化内涵的电影创作,书写着中华传统文化在美国社会中不断地撕裂和磨合。李安导演聚焦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同时又兼顾东方主义的构建,既表现对美国社会的批判性认同,也表现移民对于东方主义的建构与追寻。

一、东方主义猎奇化的跨文化叙事

“东方主义”是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中阐述的核心词汇,东方并不是真实的东方,而是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东方,东方在被整体化的同时,被赋予了一种以西方为出发点的差异化的特质,往往表现为某些具有本质化和奇观色彩的社会和文化景观。东方主义是西方世界对于东方形成的僵化认识,是西方霸主国家内在需要的一种投射。在新移民电影领域,映射东方主义的作品为数不少。具有东方主义的新移民电影选择独具东方民族属性的恒定特质的电影素材,表现了强烈的窥探欲。新移民电影这样的叙事有以下原因:(1)受众固化的文化接受心理与文化惯性。(2) 电影产业作为商业资本的利益驱使。(3) 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1世纪以来的新移民电影将镜头对准了更多具有潜在差异性的话语主体,即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移民以及源源不断涌入的非法移民。如果说从人文角度来看待底层移民和非法移民,题材选择势必对主流正统价值观有所冲击。新移民虽然没有彻底消尽乡愁,但更倾向于强调落地生根与永生漂流。他们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世界公民。但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移民却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物。美国精神和民族信仰受到了质疑和震荡。而这与电影产业的生产理念以及统治阶级的意志背道而驰。所以,新移民电影创作之初有刻意迎合美国国家整体意志的倾向。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黑人电影明星的涌现,黑人明星更多地与动作电影、悬疑惊悚电影相伴而生。这种电影叙事导向了一个更为虚幻的对于流行话语和阶级话语的重构与解构。此时的移民电影找到了一种既能,吸引市场注意力又能清晰传达国家意志的叙事策略。那就是通过国家话语的强有力的介入,使移民题材电影形成了一种杂糅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它充满了悲悯的人道主义话语;另一方面又坚定地传达着国家的意志与强制性话语。这样使移民从失语状态渐渐取得了话语权。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把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塑造成拯救者或英雄启蒙者,把东方文化和东方社会塑造成封闭而柔弱的被拯救者,是这类新移民电影共有的叙事模式。整个世界范围内依然有着大市场的东方主义思想的回声。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东方剔除在世界性链条的基础上,以达到把握东方的目的。把东方镶嵌在西方的文化和社会框架内进行阐释,而不尊重差异本身。

二、跨越种族和阶级的修辞叙事

爱情童话剧类型的美国新移民电影淡化了移民所背负或通过种族关系所遭遇的传统的偏见,新移民电影中所塑造的情节更多是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电影所要表达的是突出移民对于当代美国社会环境的认同与融合。文化和族群色彩被稀释。关于个人奋斗的叙事在不断强化。喜剧类电影受市场青睐是因为轻松活泼美化生活,如《曼哈顿灰姑娘》《爱上格蕾丝》《最后的假期》等。电影将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搬到现代都市当中。尤其是由非白人女性主演灰姑娘的传奇剧,这样的电影叙事格调使观众有代入感。跨越种族阶级、性别的多种修辞,本质上叙述着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而且也更接近于美国经典主流移民电影。

新移民电影《浮生》中,主人公冰被塑造成了一个成功的华人移民女性的形象,双重身份的优势让她在异国他乡如鱼得水,对于后殖民立场的抉择,东方主义的视角让她更加客观地权衡中西文化。既没有被主流国家的文化标准所左右,也没有对母国文化加以摒弃。反而兼容并蓄,以包容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打破文化壁垒,如何成为他者文化的参与者,都是新移民所面对的问题。正如影片的片名“浮生”,这两个字映射出的生活的不确定性笼罩在影片中人物身上就有了些许悲悯的色彩,继而,冰通过各个在异乡的奋斗,怀揣着隐忍与希冀,又带有笃定与执着的英雄主义色彩,通过人性中的善在文化的裂隙中进行自我奋斗。这也诠释了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精神。

三、凸显文化差异的家庭伦理叙事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边缘差异成为身份认知的流行话语。伴随着跨国资本的全球运作,文化商品化,商品文化化,电影产业化。任何边缘都可能成为主流和流行,主流和流行不断被创造出来。移民文化已被纳入主流话语体系中,在美国形成一种移民喜剧类型。成为主流话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欧洲形成的新国别电影,超越单一国别电影,形成多元文化主义的电影。李安导演的新移民电影《推手》表现了中西文化间的“对话”都是其他故事发生的原点,甚至他本身就是唯一的故事线索。在共同的宏阔背景下,在极致的环境中剥出漂泊者、边缘者,灵魂的搏杀和战栗。李安导演非常注重影片中人性的极致表达。在非正常的环境中来表现人性中隐藏的东西。这部新移民电影表现了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视角,将民族性的差异凸显。影片表现了敏感的心灵在不同文化、宗教、地域上的体验。影片审视中西方文化冲突,对东方文化的魅力又表现出了独特的阐释。而且在《推手》这部新移民电影中“载道”的使命感非常强烈,重视家园的追寻,中国传统重视宗族利益,故土情结不是简单的具象的出生地,它也带着精神的栖息地,灵魂的安息处,寻找归属的心理动机。影片中“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观念被美国儿媳玛莎打破,突出个体自由的玛莎与秉承宗族利益的老朱发生激烈的文化碰撞,在几轮摩擦后,做出让步的老朱也是中国传统隐忍的体现,也是这部新移民电影的思想性、哲学性内涵的基础。

四、迎合美国主流文化的边缘情感叙事

新移民电影在主流社会身份与边缘情感故事之间保持着平衡,描写华裔青年人的生活的边缘题材电影对于美国主流社会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视角。华裔导演李安广为人知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喜宴》是有别于另外两部影片的。片中涉及了同性恋的话题。影片中,职业不固定但事业上小有成就的高伟同与赛门是同性恋的关系,而高伟同的父母虽然远在台湾却思想传统,非常渴望儿子能传宗接代,甚至自作主张为儿子在高级婚介所相中了心仪的女友并送到美国与儿子相亲,在这种传统逼婚的手段下,高伟同利用与上海的女房客顾微微假结婚来应对。这部影片中一句经典的台词是“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由此可见传统婚恋观与边缘情感的冲击与碰撞,这两种观念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掺杂着家庭伦理道德与同性恋题材的叙事是新移民电影导演李安一次大胆的尝试。进而,2005年李安导演拍摄了《断背山》,大面积地表现了边缘情感叙事如何与主流文化并置与融合。

通过李安导演对新移民电影中同性恋情节的展现反映了新移民的身份意识。母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他者主流文化是生活的底色,新移民电影利用这样一个边缘题材既没有回避也没有迎合这个矛盾。新移民电影塑造的美国社会,参与意识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接纳并塑造美国精神,尽管在融合的过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冲击,但这种矛盾的挣扎才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美国精神弘扬个体的奋斗,但另一方面对于华裔的奋斗却设置壁垒,这种壁垒是由族裔因素和文化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虽然族裔因素是根深蒂固的、不可变的,但文化因素是个动态的变量,所以新移民电影的使命就是为人们勾画出不同族裔、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对文化的选择、身份的认同、差异的弥合、跨文化的道德会在某个点不期而遇。对于新移民个体而言,文化的共通性、差异性都很重要,最终的选择还要取决于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取向。

美国新移民电影找到了一种既能吸引市场注意力,又能清晰传达国家意志的叙事策略。那就是通过国家话语的有力介入,并运用各种叙事策略杂糅着主流社会身份,让观众有代入感,容易产生共鸣。边缘是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然而,个体的选择与文化的包容凸显着主流文化强大的吸引力,这种文化的包容度通过新移民电影的叙事投射并弥合族裔和文化层面的裂隙。在美国新移民电影中,东方主义的构建与美国主流文化并向而行,而二者又都不是归途。

猜你喜欢
李安主义移民
新写意主义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近光灯主义
签证移民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Immigration移民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