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新闻如何写出新报道
——以系列报道《抗美援朝江西故事》为例

2020-11-14 17:12
声屏世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永新县中国人民志愿军刘军

李页俚是笔者在档案馆翻阅旧报纸时看到的一则新闻上提到的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模范。当年的报纸新闻内容不足300字,信息较模糊,笔者却利用这样一则旧新闻上发现的老典型,通过采访,深入挖掘,推陈出新,先后写出5篇(次)反响良好的新闻报道。

层层分析,不放过任何“可能”

70年前,在轰轰烈烈、如歌如泣的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新中国的摇篮的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笔者一直试图向周围的人们打听,无奈年代久远、时过境迁,几乎一无所获。国庆节前夕,笔者利用采访的空隙去了趟江西上饶市博物馆,在翻阅馆内珍藏的三大本泛黄的《农民报》(《赣东北报》的前身)上,发现一则题为《我从朝鲜回来》的口述新闻。这则新闻报道了江西省特等烈军属模范、吉安专区模范互助组长、特等农民劳模李页俚,跟随“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的事迹。这则新闻仅仅200多字,只是简单报道了李页俚在朝鲜前线慰问时的一点小故事,至于她在慰问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事,怎么被评为全省特等烈军属模范、吉安专区模范互助组长、特等农民劳模等,从新闻中根本无法知晓。而唯一清晰的信息就是只知道她是吉安永新县人,赴朝那年才还不到20岁。

2020年恰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全国各大主流媒体都提前精心策划,推出纪念专题报道。如果能够对李页俚这个典型人物重新挖掘报道,不失为一个好题材。然而,要采写这样的新闻报道,却有很多不可知性:70年前李页俚就快20岁,按时间推算,她现在差不多应该90岁了。这里就可能遇到第一种情况:李页俚活着,但她的表达能力有可能不行——这么大岁数的人,普通话说不好,口齿不清晰。第二种可能:岁月变迁,李页俚以及她的后代不在永新,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第三种可能:李页俚并不在世,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老典型、这样一则尘封一个多世纪的老故事,有没有知情人。

通过层层分析,笔者认为,假设是第一种情况,那就请当地人或者她的家人进行复述、翻译;假如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寻找李页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追踪报道;要是第三种情况的话,新闻采访应该很困难,但她的家人或许还能联系上,即使联系不上她的家人,至少还有当地的村民知晓一些她的故事,或者当地博物馆应该会有些她的资料,采访那些知情村民或者博物馆讲解员也能是一篇很好的新闻报道。因此,不管是哪种情况发生,李页俚这个典型人物都能够采访成功,而且完全值得报道,具有宣传意义。

深挖细问,不放过任何线索

正是在通过上述层层分析得出挖掘李页俚这个老典型的决定后,笔者立即与吉安广播电视台以及永新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取得联系,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了解到有关李页俚的消息,从而再作出何时进行采访、怎么采访、以何种报道形式播出的行动方案。

很快,吉安广播电视台和永新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传来消息:李页俚已于2004年12月病故,丈夫早她几年去世,生有3个儿子1个女儿,其中小儿子刘军就住在永新县城,现在是永新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正是有了这条宝贵的线索,笔者决定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前夕完成采访。

2020年10月14日,笔者赶赴永新县,来到李页俚儿子刘军的家里。一走进刘军家的大厅,立刻被墙上挂满的各种有关李页俚的照片所吸引。这些照片都是刘军在母亲李页俚病故后,先后去李页俚工作过的地方搜集而来的。刘军一边向笔者介绍照片的内容,一边给笔者讲述搜集这些照片的经历。

刘军首先给笔者讲述的就是母亲李页俚动员丈夫上前线,保家卫国的故事。一个地处偏僻农村的农家妇女,为什么要动员丈夫参军上前线?原来,出生于永新县象形乡灌塘村的李页俚,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她在12岁那年被送到邻近的柘溪村刘端基家做童养媳。童养媳配婚的那个刘和道,身体结实,为人憨厚,李页俚长期生活在饥寒交迫中,缺吃少穿、身体瘦弱,但性格倔强,宁可多吃苦也不甘示弱。到刘家后,蒔田、割禾、挖红薯、摘茶籽、拾粪及干家务,天天起早贪黑,忙了田里忙屋里,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1950年8月初的一天,李页俚作为先进青年团员到怀忠区人民政府开会。全区170多名各村的先进代表相聚在政府会议室,聆听区长作报告。区长愤怒地说:“美国侵略者帮蒋介石打内战,失败了仍不死心,最近又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美国想把朝鲜作为跳板,发动侵华战争,重新想把中国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区长越讲越激昂,还挥起拳头说:“为打败美国强盗,保家卫国,我们一要加紧搞好农业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二要发动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奔赴前线,保家卫国!”李页俚听了区长的话心潮澎湃,无法平静。当李页俚回到村里发现报名参军者寥寥,于是16岁的她在做通了婆婆的工作后,就动员比自己大一岁的丈夫刘和道报名参加志愿军。在刘和道的带领下,当时村里很多青年就以他为榜样纷纷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前线丈夫刘和道浴血奋战,而在后方的妻子李页俚,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笔者继续追问下去。刘军告诉笔者,李页俚在送丈夫上战场前作出了许诺:只要刘和道在前线奋勇杀敌,她就会在家乡勤俭持家,多产粮食支援抗美援朝。李页俚带领村民创办了永新县第一个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表现突出,18岁的李页俚被评为江西省模范青年团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多次评为县、省、中南地区特等劳模和全国三八红旗手。1952年,李页俚被选派参加了第二届中央赴朝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赴朝慰问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感人的故事?笔者刚抛出这一话题,刘军立即作出了肯定回答。于是当年发生在李页俚身上的一个轰动中朝两国的动人故事又被笔者挖掘出来。

金福顺是朝鲜元山市电信局的一位劳动模范。她家的房子被美军的飞机炸毁,其他亲人都死掉了,就剩下她们夫妻俩,所以她也动员自己的丈夫上战场。丈夫在上战场前,摘下手上的一枚金戒指郑重地戴在了金福顺的手上。1952年11月,金福顺受邀参加了中国赴朝慰问团的座谈会。发言中,她讲起了金戒指的故事,希望能把这枚戒指赠送给中国慰问团的一个身份与她相似的人,以此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共同打击敌人。慰问团回国后,经多方选择,来自井冈山脚下的李页俚成了接受这份礼物的最恰当人选。同样是劳模的李页俚不仅动员自己的丈夫参加了志愿军,上了抗美援朝战场,而且她还比金福顺多了一重身份——红军烈士后代。李页俚接到这枚戒指很激动,请人给金福顺写信,随信寄了自己的照片。当时朝鲜《民主日报》《江北日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金福顺收到来信后,很快也给李页俚回了信,并回赠了照片。两个人通了几封信,并且互称姐妹。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李页俚毅然把这枚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友谊情深的金戒指捐献给了国家。

在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当时慰问团只有三名江西代表,另两位男代表叫朱国清和胡宗澹。刘军说,母亲生前多次提到想找到这两位江西代表,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他非常希望能找到那两个人,听到他们的消息,了却母亲的心愿。

一则短短的旧新闻,通过深挖细问,居然有了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这不仅让笔者感动,更让笔者始料未及。

立体报道,不放过任何平台

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新闻素材,就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报道效果,形成蝴蝶效应,产生良好的宣传氛围。立体呈现、全平台报道无疑是让新闻发挥最大价值的宣传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媒体固有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广播也早就不靠声音来传播新闻了。江西新闻广播已经发展到拥有广播、微信、抖音、网络直播等多种宣传平台。

1950年10月19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的日子。经过前期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部署,2020年10月19日,江西新闻广播如期推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抗美援朝江西故事》系列报道,首篇《特等劳模李页俚送夫上战场保家卫国》在当天的《全省新闻联播》中播出,微信、抖音也同步推出;第二篇《朱国清、胡宗澹两位慰问代表,你们在哪里?》、第三篇《一枚金戒指 两国劳模情》以及第四篇在《爱问》专题播出的《父亲母亲的抗美援朝往事》,都以首篇一样,分别在多个栏目、多个平台上呈现报道,受到广泛好评,收到良好宣传效果。尤其是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江西新闻广播推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和平为了明天—人间正道江西记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特等劳模李页俚“送夫上战场慰问志愿军”的故事又被再一次生动讲述,当受众听到、看到记者在刘军家里的直播时,不少人热泪盈眶,鼓掌叫好。

猜你喜欢
永新县中国人民志愿军刘军
Improving robustness of complex networks by a new capacity allocation strategy
永新县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drodynamics of flapping foils *
映像畜牧业
永新县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图说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5周年
江西省永新县蚕桑产业成为农民致富产业
幽默六则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