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大哥”的“江湖”抗战往事

2020-11-14 05:37
文史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元朗游击队土匪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日军向当时仍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发起进攻,驻港英军一触即溃,东方之珠摇摇欲坠。

“曾大哥”重出江湖

战争爆发后,身处重庆的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立即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廖承志: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因躲避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而来港的大批进步文化人士以及爱国民主人士营救出来。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立即展开部署,派其第三大队的黄冠芳、江水、刘黑仔和第五大队的曾鸿文、钟清、黄高扬、林冲等人组成武工队,命令他们尾随日军,挺进港九,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护送文化人士撤离香港。

日本占领香港期间,盘查过往行人

曾鸿文是绿林出身,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参加了洪门并拜爱国侨领司徒美堂为师傅。曾鸿文在洪门中位居等级辈分甚高的“先生”之列,而且曾是香港地区的帮会首领,被众人称为“曾大哥”。后来,曾鸿文参加了陈炯明的粤军,还在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自卫队中任过职。1937年10月,曾鸿文返回原籍组织民间抗日武装,任东宝惠边区民众抗日独立大队队长。1938年,曾鸿文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所以派曾鸿文打头阵,就是想利用他过去在香港地区的影响力和各种关系,方便初入港九的游击队迅速打开局面。

曾鸿文和他的助手钟清进入香港新界后,发现游击队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日军,而是层出不穷的土匪、汉奸和特务。曾鸿文根据上级的指示,扯起“曾”字旗号,率领游击队以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绿林好汉面目活动。

要想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就必须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所以曾鸿文首先拿当地的汉奸、敌特和地霸开刀。据他本人回忆:“一连几天,每天枪杀一两个作恶的汉奸,最多的一天除六个汉奸,并以‘曾大哥’的名号警告那些坏蛋不能在我的地面作恶。”

除暴安良的行动迎合了当地群众的心意,密切了军民关系,群众开始接近游击队,甚至主动为我方传递情报。当地的上层人士也主动来拉关系,给游击队捐钱捐物,希望能得到保护。“曾大哥”的队伍逐步壮大。

为了扩大“曾大哥”的影响,曾鸿文广发“英雄帖”,邀请了100多名土匪代表到几不管的山头上开“联谊会”,而自己却几乎是单枪匹马赴会。席间,曾鸿文以半命令半商量的口吻对前来的土匪说道:“好兔不吃窝边草,我们都是在这里捞世界的,就不要伤害这里的穷百姓,要打就去打日本鬼子,谁不这样做,就应该把他赶出这个地面。”

参加“联谊会”的土匪慑于“曾大哥”在香港的实力和名号,纷纷表示今后要少收“咸水”(买路钱),不与日本人合流,只向恶者“打草”(勒索)。

曾鸿文用自己另类的方式使得游击队迅速在香港新界元朗地区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跟,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日后成立港九大队元朗中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迫虎离山”控制土匪地盘

曾鸿文进驻元朗后不久便得到上级指示:我党将于近期护送大批文化人士由港九市区出发经新界山区转移至内地游击区,要求他设法疏通沿途关系,控制沿线的山区及周边的土匪,确保文化人士的绝对安全。

文化人士如果从陆路转移至内地,最好的路线便是由荃湾穿过大帽山及附近的大片山区到元朗,再经落马洲进入深圳宝安县白石龙根据地。这条路线可以避开交通干道上各处日军岗哨的检查,但也面临着山区中多股土匪的潜在威胁。

大帽山作为撤离路线上的必经之地,也是历来匪患严重的地方。山中盘踞着以黄慕容和肖天来两人为首的两股土匪,各有100多人。为了打开大帽山通道,曾鸿文决定“迫虎离山”。

曾鸿文一面联系了活动于广九铁路两侧的周伯明率领的短枪队,一面又向第五大队队长王作尧建议指派林冲指挥的一个长枪排前来武力支援。然后,曾鸿文委派钟清作为“曾大哥”的代表上大帽山与黄慕容和肖天来两人进行谈判,自己则带领部队陈兵于大帽山山腰,拉开架势,做出“先礼后兵”的姿态。

曾鸿文对大帽山地区是势在必得,他坚信肖、黄二人不敢与自己翻脸。早在1940年,曾鸿文一次独自路过肖天来的地盘时,遭其两个手下用枪逼着要留下买路钱,曾鸿文自报家门是“元朗曾大哥”后,对方马上赔笑。恰巧肖天来也到了现场,马上训斥其手下为“不知死活”,可见“曾大哥”的名号在当地的分量之重。

钟清独自一人来到大帽山的观音庙见到肖、黄二人后,便开门见山地讲道:“曾大哥想来大帽山捞世界,请两位大哥另到别处的地头去发展吧。”两人听后,正想要发作,一喽啰突然前来报告称发现曾鸿文正陈兵于山腰处。肖、黄二人听后态度立马好转:“既然是阿哥头亲自要这块地头来捞,小弟只好恭让了。你们什么时候来,我们什么时候走。”不久后,肖、黄两股土匪便静悄悄地离开了大帽山,游击队完全控制了大帽山及其周围的部分山区。

西线护送文化名人

1942年年初,借着日军因为香港粮食短缺而遣返大批难民返回内地的机会,大批文化人士在游击队的护送下开始分东西两线撤离香港。东线为乘船经九龙、西贡到大鹏湾等粤东海域进入内地,西线为从九龙市区入青山道,过九华径到荃湾,再到大帽山而后到达元朗十八乡,然后渡过深圳河,最后到达白石龙游击根据地,后者为主要路线。

1月11日,西线的大帽山地区迎来了第一支队伍,他们是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叶以群等数十人。据戈宝权回忆:“我们幸好得到一个名叫‘曾大哥’的人来迎接。他穿着便装,手里拿着一把系着红绸子的盒子炮,为我们开路。一路上,我们还碰到两个年轻的拦路抢劫的‘烂仔’,被‘曾大哥’缴了械。”

除了武装护送文化人士外,行动前曾鸿文还以“曾大哥”的名义通过元朗当地的地主富商和伪维持会筹集了招待文化人士的粮食和经费,并亲自通告了沿途的伪宪查和维持会长等人:“我有一批同我做生意的人,要经过这里到内地,你们要同日本人打好交道,给他们出证明,保证他们的安全,如果少了一人,我就追究你们。”

在曾鸿文的妥善安排下,从西线撤离的三四百名文化人士无一人发生意外。秘密大营救为中国保留了文化的火种,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与革命知识分子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真挚感情。

猜你喜欢
元朗游击队土匪
张大千摆“空城计”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元朗区4名区议员因非法集结被捕
临城劫车案与抱犊崮“土匪邮票”
指挥员
土匪变成企业家
“土匪”蒙难记?
青山忠魂——父亲刘流与西山游击队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