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戏曲年画图像叙事略谈

2020-11-14 04:14
天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晋南年画时空

文 张 靖

图像遍及信息化时代的每一个角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图像在识别和应用的基础上还需探究更深层次的内涵。“图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立即反作用于社会,它深入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成为一种伟大的力量。”[1]叙事,顾名思义是对故事内容的讲述,涉及文学、符号学等学科,在具体的背景下蕴藏着特定的意义。洛朗·理查德森认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2]叙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步产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严格说,讲故事是时间里的事,图画是空间里的”[3],所以图像叙事既有叙事的一般属性,又具备图像自身的特殊性,是以图像为前提的视觉思维活动,与视觉的再现、发现相关。图像叙事通俗易懂,是广大民众皆能读懂的叙事方式。

晋南戏曲年画是图像叙事的典型代表,戏曲图像拥有广阔的受众群体,能够广泛地传播图像叙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戏曲年画不仅在居室、庭院张挂用作美化装饰,也为广大民众在闲暇之余欣赏戏曲年画时提供了追忆舞台演出、重温戏曲故事、体会背后深意的契机。戏曲年画是拥有广泛欣赏群体的图像叙事类型,其蕴含着我国传统图像叙事的精华。戏曲表演和戏曲年画同是民间乡土风俗的产物,二者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戏曲表演源于广大民众的农耕劳作、宗教祭祀等活动,通过戏曲角色的装扮、说唱、神态、举止等将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搬上舞台以实现叙事,因此“把各种各样的时间戏剧化,也就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动作,把时间的进程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离开了动作的进程,就不会有真正的戏剧情节。”[4]戏曲年画是反映年节时分的符号象征,包括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家庭伦理等内容。图像以空间性描绘呈现在纸面上,所以表现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是很难实现的,需要通过时空转换完成图像叙事。虽然戏曲表演和戏曲年画在叙事表现上都有着很强的直观性,但是具体的表现方式不同。戏曲表演运用时空缩短法作为其叙事的常用方式,摆脱了现实的时空限制,既可以延长精彩故事情节的时空距离,又可以省略或缩短不必要的时空距离,故事情节中灵活的时空搭配可以使叙事节奏富有变化。戏曲表演是广大民众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戏曲年画描绘故事内容的主要来源,戏曲表演中展现叙事时空的手段一定会对戏曲年画的时序表达产生影响。二者的不同在于戏曲表演是戏曲角色利用时间维度和立体空间叙述故事内容,戏曲年画仅能在平面空间内叙述,没有时间维度的延展。“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那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5]“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瞬间,既能回顾之前人物形象的神态、举止,又能对之后的故事发展进行合理联想,给广大民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晋南戏曲年画在视觉上有局限性,戏曲图像只能反映舞台演出的精彩瞬间,在时间维度上无法拓展,不具备戏曲表演那样的线性延伸,有着严格的约束。因此,这个瞬间场景需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刹那时刻,通过描绘特定的空间化图像使空间时间化,这也是实现图像叙事的基本前提。

晋南戏曲年画讲述的是戏曲文本中某一出具体的戏曲情节,叙事图像如果要详细地描绘事件,那么肯定要涉及某一时间进程或时间系列。因此,戏曲图像需要在时间维度下进行叙事,占用一定的时间长度。“要让图像这样一种已经化为空间的时间切片达到叙事的目的,我们必须使它反映或暗示出事件的运动,必须把它重新纳入时间的进程之中,也就是说,图像叙事首先必须使空间时间化——而这正是图像叙事的本质。”[6]晋南戏曲年画是将空间时间化的叙事图像,讲述着精彩的戏曲故事内容。

空间连续性在任何形式的叙事活动中都是关键因素之一。在晋南戏曲年画中图像叙事的空间连续性需要有叙事的基点,这个基点以戏曲文本为基础,因故事内容的连续展开而形成叙事活动的空间连续性。图像叙事是在特定时空下的具体现象,晋南戏曲年画作为典型的叙事作品必然会涉及某一段连续时间内的具体空间。在图像叙事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伴相生的,所以图像叙事既是连续空间结构,也是连续时间结构,二者紧密配合。割裂空间和时间的图像叙事都是不完整的,无法对图像叙事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进行实质性研究。晋南戏曲年画通过空间里图像连续并置实现图像叙事,本质上讲是对流逝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凝固、保存。戏曲图像所描绘的已经不是事件起初发生的面貌,它是民众脑海记忆中的连续空间图像,是再现、虚拟的记忆叙事,是戏曲文本再加工后的艺术作品。

图1

晋南戏曲年画包含很多一幅多图类型的戏曲图像,整幅作品由许多连续空间图像构成统一的整体。如果将戏曲年画中每张单幅图像比作“点”,那么把许多“点”串联在一块儿构成“线”,就像词语组成句子、构成段落那样,组成了完整的戏曲故事内容。在由“点”到“线”构成的连续空间内,每张单幅图像内部和图像间隙印刻的文字实际上发挥了串联戏曲图像的功效。晋南戏曲年画经过画面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实现了叙事图像的时间延伸和空间拓展,这也从整体上打破了原先单幅画面构成戏曲图像的时空结构。一幅多图类型的戏曲图像使得叙事图像获得前所未有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可以反映之前难以叙述的复杂事件,能够描述戏曲故事的产生、发展、高潮等全过程,连续图像组成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比之前提升数倍。一幅多图类型的戏曲图像不仅继承了单幅画面对精彩演出瞬间的描绘,而且连续图像可以表现戏曲故事在时间维度内的运动与发展,观者在欣赏画面时感到故事情节动起来。虽然静态的戏曲年画无法反映动作的连续,但它依然能使观者体会到动作的韵律和美感,有节奏地展开叙事,这正是一幅多图类型戏曲图像的叙事特征。如戏曲年画《梁祝姻缘》(图1)描绘内容分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同窗苦读、祝家楼台倾诉、彼此凄惨辞别、化蝶终成眷属,选取这四出刹那间的故事场景组成完整的一戏四图戏曲年画,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历程串联成线,脉络清晰地实现戏曲图像的叙事表现。此外,在四张单幅画面形成的三段空隙分别竖排印刻“耐心学习”“改良画店”“西芦曲印”,这些文字或与故事内容相关,或与出自的画店相关,在戏曲图像叙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种一幅多图类型的戏曲图像是一种包含很多连续空间的叙事活动,始于戏曲文本的发展,事件是图像叙述的客体,这类事件的内容往往是被人有意识地处理或进行虚拟加工。叙事图像中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使得画面中人物形象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得以确立,是经过缜密逻辑思维推理后形成的视觉形象。一幅多图类型的戏曲图像所营造图像叙事的连续性是在讲述戏曲故事内容中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年画艺人在实践创作中智慧的结晶。

图2

不管是像文人画那样的创造性图像,还是像民间年画这样的复制性图像,要想实现图像叙事都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内赋予特定的时间。晋南戏曲年画具备造型艺术的共同特征,画面是精彩瞬间的定格,广大民众从塑造的人物形象中联想前后的故事情节,从而实现图像叙事。戏曲文本归根到底是时间艺术,通过语言叙述营造出虚拟的空间概念,随着在时间轴上推移为观者搭建空间的幻觉,其结构原则是时间。戏曲年画本质上是一门空间艺术,通过在纸面上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进行图像叙事,其文学成分也以“幅”的形式出现,以空间形式完成叙述。晋南戏曲年画描绘的画面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叙事图像以空间形式记录时间的流逝,试图留存难以忘怀的舞台演出瞬间以供民众长久的品评、回味。这是年画艺人从事戏曲年画创作实践的起初动机和动力源泉,也是戏曲年画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戏曲图像以空间时间化的形式再现了戏曲表演的时间及运动,捕获舞台演出中最打动人心的时空情景后再照搬到戏曲图像中,所引发的这种直观感受和心灵触动遗留在观者的脑海记忆里。如戏曲年画《法门寺》(图2)中背景环境简洁,除桌案和屏风外仅描绘了四位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凭借每位人物形象服饰、神态、动作的不同,形成舞台演出场景的时空统一体,从而实现戏曲图像的叙事。戏曲图像叙述县令赵廉诵读状纸的一幕,念道:“‘具上告民女宋氏巧姣……’啊?这‘巧姣’二字,似在哪里会过,怎么一时想不起!”[7]太监刘瑾端坐公案后,身穿蟒袍,项挂朝珠,右手扬拂尘,扭头盯着状纸,面沉似水。太监贾桂站在公案左侧,左手抖拂尘,呵斥桌案前的县令赵廉诵读状纸。赵廉站在公案右侧,头戴乌纱帽,三绺须,身穿官袍,扎马步,足蹬厚底靴,双手展开状纸诵读,眉头紧锁,面露紧张、不安的神情。公案左前方是宋巧姣,双膝跪地,歪着头,双手扬裙摆,闻听状纸内容后悲痛欲绝。每位人物形象不同的神情和动作恰如其分地展现画面所叙述的故事内容,将此幅戏曲图像的叙事推向高潮,再现了剧目《法门寺》演出的精彩场面。

晋南戏曲年画与生俱来地带有强烈宣教功能,其叙事结构受到自身文化启蒙、人伦教化等使命的制约。一方面,戏曲图像力求还原或者再现舞台演出场景,需要对戏曲角色的服装扮相、神态动势及舞台砌末进行描摹,使其仍保留戏曲表演中程式化的意味。这就要求年画艺人依据舞台演出实况展现的审美尺度去掌控戏曲图像的叙事要素。正是源于图像叙事的客观需求,晋南戏曲年画多以写实风格塑造人物形象,广大民众一眼便能知晓戏曲故事内容。另一方面,戏曲图像不具备戏曲表演那样的宽敞舞台,有限的画面空间局限了年画艺人对人物形象动态叙事的延展和铺排。年画创作中需要拓宽图像叙事的深度,在尺幅制约下只能选取最能代表戏曲意义的故事场景,而且充分流露戏曲角色性格特征的刹那间。这对年画艺人的创作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所以最终呈现的戏曲图像在时空安排上必然将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和传统绘画的写意性合二为一。晋南戏曲年画描绘的服饰、脸谱、道具等戏曲元素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与人物形象的神态、动作相结合,肩负着拓宽戏曲图像叙事深度的责任。此外,戏曲图像在画面构图、人物塑造、色彩搭配等方面增强对比,以弥补图像叙事在时间延展上的天生不足。晋南戏曲年画在图像叙事方面从舞台演出向纸本年画的转换过程与西方绘画的审美认识相一致,“绘画由于所用的符号或模仿媒介只能在空间中配合,就必然要完全抛开时间,所以持续的动作,正因为它是持续的,就不能成为绘画的题材。绘画只能满足于在空间中并列的动作或是单纯的物体,这些物体可以用姿态去暗示某一动作。”[8]

结语

晋南戏曲年画是“以图叙事”的“图像文本”之典型代表,在表现形式上将故事性、趣味性、情节性、道德性甚至宗教性融为一体。舞台演出是通过戏曲角色的扮相、动作、唱腔、念白等方式叙述故事的发展,随着表演的进行而叙述故事情节,这个过程必然会占据某一段时间。晋南戏曲年画是定格戏曲故事内容刹那间的空间图像,为了最终实现图像叙事的目的,需要戏曲图像描绘的故事情节可以随着时间流逝而运动,从而完成叙事图像的空间时间化。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再现戏曲文本中故事情节的时间及运动,将特定时空内的故事情景定格在戏曲图像中,以空间叙事的方式记录时间的流动,使得戏曲图像可以完美地呈现戏曲故事的真情实景。

猜你喜欢
晋南年画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晋南民间艺术的发扬与传承方式
牛年画牛
镜中的时空穿梭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之门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