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雕艺术创作与设计

2020-11-14 04:14雍贤奉
天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石玉雕玉石

文 雍贤奉

《江东二乔》

一件玉雕作品的创作工艺大概有因料施艺、废料巧用、剜脏去绺、化瑕为瑜、俏色巧雕、浮雕、圆雕、内雕、镂雕、透雕、微雕、篆刻、螺纹组合、镶嵌等技法,而这些工艺技法都要经历三个过程,即设计、雕刻、抛光,其中雕刻是花费工时最久的环节,也是十分严谨的环节,这一环节是根据设计出来的效果图,合理地利用雕刻工具,从出坯到粗雕,再由粗雕到细雕,逐步细化塑造的过程。粗雕也称作坯,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先利用玉雕铊片、锯片等切磨工具对雕琢的原料进行切割出坯,去除设计轮廓以外的边角余料,挖去不能用的瑕疵或脏点,然后通过铡、錾、冲等技术,使玉料逐步形成一个初具雏型的玉雕料坯。细雕在玉雕工艺中就是对粗雕的玉器进行精细修饰、逐步细化塑造,也是后期的重要工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玉器的许多细部进行深入刻画,通过冲、压、勾、顺、钻等技术手段,运用的玉雕工具大致有压铊、钉砣、三角钉、尖枣核、圆枣核、喇叭棒、尖针等,将人物、飞禽走兽、花草等最能显现神韵的部位进行逼真的刻画和精确塑造。中间要反复画稿、修整,从整体到局部逐步细化,以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雕刻完成后,还要利用枣核、尖针等研磨工具将玉雕作品从头到尾、由内到外细致均匀地精磨一遍,使作品看上去更柔顺,也为抛光做准备。

抛光、打磨的工序大部分人比较容易理解,利用抛光打磨工具配以特殊材料,对作品进行整理,磨去因制作而产生的刀痕,使它表面细腻光滑,抛出玉石的光泽度,使它看上去更加温润、柔和。

本文主要探讨玉雕设计,设计是一件作品的灵魂和支柱,一件玉雕作品是平平无奇还是令人赞叹,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玉雕设计工序概述

玉雕设计工序可以分为两个环节:审玉和描样。

审玉是根据玉石的形状、颜色、质地和绺裂等来构思和设计,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块原石可能颜色丰富,千变万化,甚至同一块原石不同部位的质地、色彩也是差别很大,所以每一块原石都是量身打造、因材施艺。当我们拿到一块玉石原料时,首先要观察其形状、大小、种水、纹理等,这个过程是发现美、寻找美的过程,也是找绺裂、找缺点的过程。只有找到它的特征,才能根据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达到心灵的加工,对原汁原味的玉石进行必要的取舍,它是做减法的过程,而后脑海中才会形成一幅新的场景、一幅新的图画。但玉雕和绘画毕竟不同,绘画是在画纸上挥毫泼墨,一张画坏还有另一张,但玉雕却是在独一无二的玉料上量料取材。因此,在进行雕琢前还要认真观察、仔细斟酌,寻找出与之相适应的雕刻题材。

描样是审玉环节的延续。经过审玉后,已经确定大致的雕刻题材,这时就需要将朦胧隐约的图案用画笔描绘在画纸或者玉石原料上,这是玉雕创作的关键环节,是一个由虚转实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确定下来,因为雕琢可以说是破坏性的,对原石只能去除,不能填补,不像绘画,画得不满意可以重新再画,而玉料一旦锯开就不能重新再来。所以,设形构思必须慎之又慎。在没有形成一幅完美的、有意境的图案前,不能轻易雕琢。

二、玉雕设计的重要性和三要素

一块玉料原石是冰冷的、僵硬的、没有生命的,但在艺术家眼里却是鲜活的,他们从原石中看到了生命、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方寸之间感受到了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到了中国传承千年文化的大智慧。一块没有生命的玉石经过精心的设计才会展现出它的灵魂,才会让玉石原汁原味的自然之美通过设计雕刻成为让人赞叹的玉雕作品。设计是玉雕作品的创作基础,是玉雕创作的灵魂,也是最考验玉雕艺术家个人才华的环节,一件作品的设计大概包括三要素:立意、构思、审美。

(一)立意

创作一件玉雕作品,立意之本或源于传统雕刻寓意、或源于生活感悟、或源于文化修养,一位优秀的玉雕艺人会在作品创作之初,找到让自己花费精力、花费心血在这件作品上的理由。这个理由越充分、越重要,雕琢中也就越珍惜,匠人精神体现得越明显,作品也就越能代表他的思想。

(二)构思

构思是设计环节最重要的部分。有了创作的立意,就需要设计出合理的雕刻图案,这也是考验一个玉雕艺人画工的关键环节,不能将立意有效生成画面,思想境界再高也无法表达出来,更无法令读者感受到。 创作之初可以从成形的设计图稿中学习并提炼自己需要的元素进行构思组合;也可以从其他艺术中获取灵感,如从国画、雕塑、书法、摄影、剪纸、刺绣、戏曲等艺术形态中挖掘,西方文化中很多优秀的元素也可以借鉴融合,但西方的雕塑艺术不能全部搬来照用,玉雕是中华传统玉文化的表现形式,当代玉雕不能忘了本,西方雕塑里一些太过于抽象或形式化的设计也不适合东方玉雕。

笔者的恩师韩美林曾经说过:“21世纪的艺术家要当个杂家。” 艺术无界,要善于从其他艺术形态里吸收养分,只要是有利于创作的都可以借鉴。当然在玉雕创作中,要想提高图案构思的根源,还需回归绘画本身,要熟练掌握山水、花鸟、动物、草虫、人物等绘画技巧。只有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才能将其他艺术元素随拿随用,将其幻化成自己能用玉雕工具刻画的设计图案。

玉雕作品设计好后,并不是就能完美的依照设计稿呈现出作品,雕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对设计稿也会一改再改,这就需要玉雕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巧妙地再处理,呈现出最理想的设计效果。

(三)审美

一件玉雕作品,要真正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而历久弥新,一定熔铸了创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旨趣。一件玉雕创作,玉雕艺人的审美能力决定着作品的雕琢效果,各元素做得像不像、活不活,点、线、面结合的到位与否,虽然说没有统一标准,但都能代表玉雕艺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风格。

三、玉雕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玉器的传统设计题材十分广泛,其有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宗教故事、山水、花鸟等,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可以帮助人们树立信心,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境界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玉雕设计题材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设计题材意识的转变是发展的趋势,要融合传统文化,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

四、玉雕艺术创作需要有创新意识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没有表现时代艺术的作品不能称得上大作,技艺代代相传,而反映时代的技艺则无法复制和超越,这正是玉雕艺术风格的无限魅力之所在。玉雕设计风格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所以当代玉雕艺人首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因为意识是日常行动的指南和动力;其次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技艺积累,正所谓厚积薄发,创新是一个发生质变的过程,需要有量变的积累。相信做到以上两点,定会佳作频出。

玉雕的题材设计应遵循其特有的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也就是题材设计中所体现的形式美,这样有助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克服设计上的盲目性。

五、玉雕艺术创作应该有使命感

作为一名玉雕艺人,要有真诚的人生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文化责任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艺和艺术理念,善于从其他艺术形态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激发创作热情,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为中国玉雕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原石玉雕玉石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斯里兰卡发现世界最大单体蓝宝石原石
专家支招科学挑选原石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Superheroes Get Together 超级英雄大聚会
二石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