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业务收入是否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

2020-11-16 01:50朱雯齐春宇
北方经贸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发投入上市公司

朱雯 齐春宇

摘要:使用2016-2018年沪深A股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对海外业务收入与沪深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划分不同地域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海外业务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引入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回归发现海外业务对研发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海外业务收入;研发投入;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11-0113-04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与该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息息相关,中国也不例外,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海外业务收入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同地区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对其研发能力的影响相同吗?这是本研究的关注点。

研究按照证监会行业标准筛选出2016-2018年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研究了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研究的贡献如下:首先,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分别从企业的基本层面、特征层面、大环境多个角度分析了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相对于现有研究,可以得到一个更加普遍的结果;其次,根据研究划分西中东地域建立模型(异质性),研究了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扩展了相关研究;最后,研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现有相关文献大部分针对创新对出口的影响展开研究,本研究则研究外销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且引入“企业所在城市到三大港口的距离”和“企业所在省份进出口额与GDP比率”两个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发现普通面板數据回归结果低估了海外业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理论上,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着提升作用。由于缺乏有关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研发能力影响的直接研究,加之出口活动构成海外业务收入的主要份额,不少文献把海外业务收入等同于出口,从查阅到的资料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贸易、对外贸易对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关联方面。

Balidwin 和 Gu(2004)选取加拿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来衡量企业研发能力,用R&D支出和人员培训支出来衡量创新投入,用新产品和生产流程创新来衡量创新产出,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进出口贸易与企业研发能力之间的关系。一类研究是基于宏观视角:方希桦等人(2004)、李小平和朱钟棣(2006)、俞春娇和俞美辞(2006)分别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均表明,我国进口贸易具有比较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近期,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孙建等(2004)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和联立方程模型、王华等(2010)和康志勇(2011)使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非线性模型展开的实证分析,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证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合以上,中外关于出口对企业研发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而缺乏海外业务收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研究使用2016-2018年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研究了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该项研究既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又有助于制造业企业针对海外业务收入科学地做出技术创新决策,也为政府针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假说

从理论上分析,当上市公司选择海外业务收入时,使得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多方面竞争,为了在全球化市场中不被淘汰,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会不断提高研发效率。通过海外业务收入,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国外先进技术信息,包括竞争性产品信息、消费者偏好需求和相关生产技术,鼓励企业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研发合作,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有:

假说1:海外业务收入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能力

海外业务收入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国际需求,在扩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刺激下,国内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这使得海外业务收入比较优势得到加强,通过正向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的迅速发展。

假说2:东中西地区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促进其研发能力存在异质性

海外业务收入对不同地区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地区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对研发投入均有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的地区,营商环境越好,人均收入高,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其海外业务收入对研发的促进效果有可能更好。

四、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模型设定

Becker和Egger(2007)、Harris和Li(2009)使用研发投入和科研人员作为衡量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选用企业的研发投入作为衡量企业的研发能力的主要指标,但在稳健性检验中也使用了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变量。研究的模型构建如下:

R&Dit=α0+α1OIRit+∑βXit+εit

其中,i和t分别表示制造业企业和时间,被解释变量R&Dit是研发投入强度,以研发投入来衡量,核心解释变量OIRit(OverseasIncome)是海外业务收入,以海外业务收入来衡量,Xit控制变量,ε为随机扰动项。β0为截距项。

(二)数据与变量

1.数据来源说明数据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Wind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并使用谷歌地图计算出来的各企业所在地级市到三大港口距离,数据库中的几处错误,我们通过核对相关上市公司年报进行了修正,数据样本区间为2016-2018年。另外,借鉴Bai(2009)、谢千里(2008)和聂辉华(2012)等人的做法,结合研究内容,删除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为负数或者存在异常的观察值,处理后企业数据为3584条,占总样本的99.8%。

2.被解释变量

企业研发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但是考虑到研发人员各个方面的支出终将体现在研发资金上,因此研究选择研发资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由于研发资金投入总量在不同规模企业间差异较大,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状况,与研发资金投入相比,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更能体现一个企业与自身规模与市场地位相适应的研发投入状况,但是由于在控制变量里已经加入了度量企业规模的变量,所以最终选择研发资金投入作为基准模型的被解释变量。

3.核心解释变量与其他控制变量

海外业务收入通常采用海外业务强度(Overseas Income)作为衡量指标,即海外业务强度(OSI)=海外业务收入/营业总收入;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年末总资产数、企业数量等。由于被解释变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涉及到主营业务收入,因此研究选择企业总资产(Total Assets)来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资本结构通常采用资产负债率(Assets Liabilities Ratio)作为衡量指标,即资产负债率(ALR)=企业总负债/企业总资产。

五、回归结果分析

(一)海外业务收入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投入

在估计方法选择上的经验做法是:研究面板数据样本空间的关系,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合理;如果研究样本是从总体随机抽样得到,并且用其解释或推断总体关系,则将模型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理。由于研究样本涵盖了全部制造业部门,因此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表2反映了海外业务收入对研发强度的影响,其中各回归(2)-(4)列是分别单独控制了企业基本层面、企業特征层面及大环境层面的特征变量,考察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控制企业的基本层面还是控制企业特征及大环境的影响,结果仍然高度稳健。对于回归(1)表明海外业务收入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海外业务收入增加1亿元,进而促进研发投入增加0.053亿元;对于加入了有关企业基本层面的控制变量回归(2),海外业务收入和企业规模均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海外业务收入增加1亿元,进而促进研发投入增加0.0354亿元,企业规模即总资产扩大1倍,研发投入增加0.0243亿元;对于企业特征层面的回归(3),海外业务收入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成长性对研发能力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净资产收益率对研发投入无显著影响,此时海外业务收入增加1亿元,进而促进研发投入增加0.0529亿元,托宾Q值A增加1亿元,研发投入就会减少0.0829;对于大环境层面的回归(4),海外业务收入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投入资本回报率与资本密集度对研发投入均无显著影响,海外业务收入增加1亿元,进而促进研发投入增加0.054亿元;对于总体回归(5),海外业务收入和总资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资产负债率与其呈显著负相关,托宾Q值A、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对其无显著影响。

(二)海外业务收入对不同地区企业研发能力的异质性影响

为了研究海外业务收入对不同地区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按企业归属地把企业划分为西部地区企业、中部地区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三大类,检验了海外业务收入对不同地区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制造业企业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表3模型(6)-(8)显示了分地区回归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划分不同地域时,海外业务收入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促进作用越大,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即证明了假说2。

六、稳健性检验

研究通过改变被解释变量的度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总体来说,系数大小有所差异,但其统计显著性和系数方向未改变。回归(9)表示海外业务收入每增加1亿元,研发支出增加0.0143亿元;回归(10)表示海外业务收入每增加1亿元,研发人员增加约7人。

七、内生性处理

研究海外业务收入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两者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的关系,即海外业务收入为内生变量,所以需要对可能的内生性加以处理。

(一)检验海外业务收入的内生性

上表说明无论是非异方差回归情况下的豪斯曼检验还是异方差的DWH检验,均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Ho:variables are exogenous),即说明海外业务收入这一解释变量是内生的。

(二)引入工具变量2sls回归

我们引入“各个企业所在城市到上海、香港、天津三大港口的最近距离”和“各省进出口额/GDP”两个工具变量。由表6可知,加了工具变量后无论是固定效应、随机效应还是混合回归均表明上述研究中总体回归(5)低估了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引入工具变量后,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和系数方向未改变,但是海外业务收入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其中RE模型的经济含义为海外业务收入增加1亿元,会引起研发投入增加0.105亿元。

(三)检验工具变量的外生性

根据经验规则见表7,此检验的统计量F=27.49>

10,则拒绝“存在弱工具变量”的原假设,这不必担心弱工具变量的问题。

八、结论与建议

研究利用2016-2018年中国全部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业务收入对我国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海外业务收入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不仅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还对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的提高存在显著影响。二是划分不同地域时,海外业务收入对东部西部地区企业研发能力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海外业务收入对不同地区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促进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为此,提出以下有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创新研发强度的建议:一是增强海外业务收入的投入,优化贸易结构。国家要加大对高效能、低能耗企业海外业务收入的政策支持,降低加工贸易占比,注重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对于西部地区企业,政府要通过优惠政策,降低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学习成本,缩短其对陌生市场的适应期,以更好地发展海外业务收入。三是从企业自身成长性看,企业应该注重研发成果的转化,建立企业专利战略管理制度,推进专利战略的实施;政府应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要注重原始创新。四是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体制,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方面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方希桦,包 群,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7).

[2] 朱兰亭,杨 蓉.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9(7).

[3] 江雯雯,王东宇,陈玉文.我国医药制造业出口贸易活动与研发资金投入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8(19).

[4] 刘冰峰.出口贸易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 张先锋,李 辉,吴飞飞. 政府补贴与企业出口学习:基于政策外溢效应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9(5).

[6] 李逢春.出口贸易、技术溢出与企业自主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3(11).

[7] 谢子远,王敏杰,王 佳,吴 瑛,张浩飞.企業集聚、出口贸易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行为的影响[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2).

[8] Dai M, Yu M. Firm R&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learning by exporting: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J]. The World Economy, 2013(9).

[9] Guarascio D, Pianta M, Bogliacino F. Export, R&D and new products: A model and a test on european industries[M]//Foundations of Economic Change. Springer, Cham, 2017.

[责任编辑:王 旸]

猜你喜欢
研发投入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国产车与合资车未来发展走向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政府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效应的影响分析
高管权力、研发投入和公司风险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