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推进乡村精神扶贫的实践

2020-11-16 02:13龙澎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作思路功能建议

龙澎

摘 要:当前基层在扶贫工作理念中,缺乏脱贫内源动力机制的培育和发展的观念,忽视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功能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解决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成为打破扶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因素。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驻村扶贫队伍在入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后,提出依据不同类型厚植“造血”功能、加大教育扶贫投入传递“造血”功能、协调好“两个关系”发挥“造血”功效、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培育“造血”功能、加强扶贫队伍建设促进“造血”功能的形成等精神扶贫举措,顺利完成挂点村脱贫攻坚战目标任务。

关键词:精神扶贫 检察院驻村工作队 “造血”功能 工作思路 建议

“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的思想战胜了理性、勤奋的思想,精神贫困是渗入骨髓的慢性病,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更难治愈。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小江镇以及镇辖的罗结村当前精准扶贫方式以单纯依靠外部“输血式”“保姆式”扶贫为主,长此以往,初步取得的扶贫成效只能是昙花一现,已脱贫贫困户将会面临返贫或脱贫质量不高的风险。2016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精准扶贫3人工作队进驻罗结村开展定点扶贫。检察院驻村扶贫队伍认真研究罗结村精神扶贫现状,探索罗结村精神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推动精神扶贫的举措,成效显著。小江镇罗结村目前已脱贫验收的贫困户有66户184人,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未脱贫贫困户3户5人,也已达到脱贫标准,正在等待脱贫普查验收通过。

一、罗结村贫困户构成和精神扶贫现状概述

脱贫攻坚工作的对象是贫困户,而精神脱贫工作的开展中最大的变数在于贫困户的主观世界,这就需要分辨清楚贫困户构成成分和致贫原因,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施以“靶向治疗”,将贫困户的构成成分及其对脱贫的态度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提高精神脱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为精准地达到既定工作目标。

(一)罗结村贫困户构成及思想现状分析

1.以致贫原因分类。罗结村位于信丰县小江镇最南端,交通比较便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数为 69户190人。全村按致贫原因统计数据是:因病致贫22户,61人,因残致贫18户53人,缺劳力4户9人,缺技术6户23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5户39人,因学4户5人,由这组数据中分析,罗结村因缺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主观原因致贫的人数有62人,从致贫原因比例来看,精神贫困的贫困户占到了罗结村贫困户总数的33%。

2.以劳动能力分类。罗结村全村贫困户中,非因残因病因学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32%,这部分贫困群众在客观上已具备脱贫条件。从入户调查中得出,有相当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从事家务劳动,因为主观原因并未从事相对稳定的薪酬职业,这种情形成为脱贫致富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这部分贫困户,缺乏市场经济思维,害怕承担风险,无法承受经济上的打击。

3.以就业形式分类。依据调研数据资料显示,罗结村已就业贫困户中在外务工的有35名,自主发展农副产业的有16名,在村内从事劳动保洁岗位的有 14名,从事扶贫车间工作岗位的有5名。从贫困户的就业形式分析,接受雇佣从事简单劳动的贫困户占到了大多数,自主发展产业,从事自主经营活动的贫困户所占比例较低。这部分贫困户的脱贫空间思维倾向于一维而不是多维,也就是大多倾向于接受被动输入产业,缺乏自主发展产业的意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即便在种植、畜牧产业方面,也不愿意学习、掌握种植畜牧新技能。

(二)罗结村现有精神扶贫措施

1.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精神扶贫。目前检察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村两委,主要以召开党员大会、召开村小组户主会议、分发宣传单、有针对性地入户走访和集中宣讲等形式宣传强调精神扶贫的重要性,但收效不显著。部分贫困户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会议,宣传单收到后即束之高阁,不再理睬。检察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建议村两委为贫困户建立微信群等电子宣传平台,宣传精神扶贫。罗结村两委采用定期在微信群向贫困户推送最新扶贫政策、介绍致富小故事和致富案例等向贫困户宣传教育精神扶贫。但贫困户在微信群的宣传力度下是否真正受到感染和鼓舞仍然是一个需要实践检验的问题。

2.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检察机关驻村工作队联合镇政府通过承办贫困户中式面点培训班,旨在提升贫困户劳动技能,使其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在“扶智”上促使贫困户摆脱精神贫困。然而,贫困户在培训时,往往抱着看热闹,尝点心的旁观者心态,缺乏主动参与的当事人热情。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起贫困户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当前罗结村精神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精神扶贫缺乏持续性的规划

在以往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政府片面注重物质输出,依靠外部“输血式”扶贫,轻视扶贫脱贫内源机制的培育和成长,忽视斩断贫困在代际传递上的重要性,缺乏全局上对于精神扶贫的长远性谋划,成为制约和影响脱贫质量和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久而久之,催生出一代又一代 “坐在墙底晒太阳,伸出手来要小康”的不愿意付出辛勤劳动的懒汉贫困户。

(二)扶贫工作理念中,缺乏脱贫内源动力机制的培育和发展观念

在罗结村精准扶贫具体工作方式方法中,不断发挥外源动力机制的作用,片面依靠外源供给,依赖于外因发挥扶贫作用,缺乏建立、培育和发展扶贫脱贫内源动力机制的意识和认识。在政府主导的外源输入机制的作用下,利用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外部力量和资源能够迅速发挥作用,但同时产生的副作用则会导致贫困村、贫困户内生动力机制的弱化和萎缩,相应的在贫困群体中间会产生“等靠要”“伸手要小康”的依赖和不劳而获思想,因此树立和培育、发展内在动力机制培育的意识和工作方法,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不少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相对于市场经济、时代发展呈现严重滞后性

城乡二元制结构导致思想发展滞后性,农村贫困群众主观世界跟不上客观世界的发展,不少贫困户的思维方式跟不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客观规律。再者,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群體中文化科学素养普遍偏低,大部分贫困群体属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青壮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罗结村剩余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贫困群体满足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社会的温饱状态,观念上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弱。相对滞后的思维方式导致不愿靠劳动致富的精神贫困状态。

(四)部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得失

罗结村不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安于现状,好逸恶劳,一味地等靠要,我国千年来传统小农经济土壤孕育出的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让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的贫困群众天然的有着一种自卑感和得过且过的命运观,相信宿命,不相信劳动致富,相信现实既得利益,不相信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未有的财富,对政府给予的物质输出欣喜若狂,“能过一天是一天”,抱残守缺,对看得见、拿到手的物质利益片面理解为“政府给我钱了我就脱贫了”,对国家扶贫政策的初衷的认识存在误区,好逸恶劳的思想观念占据了脱贫意愿的主要阵地。

三、罗结村开展精神扶贫工作的措施

(一)依据不同类型厚植“造血”功能

1.精准划分精神贫困类型。为了掌握了解贫困群众精神贫困的具体状况,就需要我们的扶贫干部通过入户走访、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掌握每个贫困户不同的精神贫困类型、精神贫困成因,只有对贫困群体精神贫困具体类型和成因了然于胸,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好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工作。

2.精准施策精神贫困类型。譬如罗结村贫困户白某某,具备客观脱贫条件,片面依赖其配偶劳动薪酬度日,自身也存在赌博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此类贫困户,可列为精神扶贫工作重点对象,通过会议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儒学讲堂、文化下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传统文化、正能量宣讲活动,传播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组织召开“群众会”“板凳会”、以脱贫质量高的已脱贫贫困户为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现身说法,突出典型模范带领作用,带动这类精神贫困群体重塑信心,重拾勇气,充分传播振奋贫困群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脱贫致富的精神,在全镇上下营造积极向上、勤奋肯干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教育扶贫投入传递造血功能

罗结村贫困户黄某某与其儿子均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现象在代际间传递。究其缘由,乃是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忽视将“造血”功能向代际传递。应当强化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知识扶贫投入,加强小学、初中等校园师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适龄贫困户子女都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义务教育,全面降低辍学率,同时加大职业技术教育资金、人力资源投入,结合贫困户子女自身特长和优势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保障每位贫困户子女至少拥有一技之长,拥有一定的谋生手段,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通道。

(三)协调好“两个关系”发挥“造血”功效

1.协调好“输血”与“造血”的功能。为贫困群体“输血”是增加“造血”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在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实施开发扶智扶贫,在扶智方面培育贫困户“造血”功能,先“有血”,再“造血”,先救济再开发。

2.协调好帮扶与个人奋斗的关系。帮扶和贫困群体个人奋斗是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帮扶是促使个人奋斗发生变化的条件,但促进贫困全体真正脱贫致富靠的还是个人奋斗,帮扶可以资金、技术、人力、政策、项目等形式作为推动,但实现事物根本发展还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即贫困群体的个人奋斗。

(四)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培育“造血”功能

一是结合本地地缘、生态等多方面优势和特色,培育、形成村级、镇级品牌优势特色企业,利用好政策,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外地专业人才进军本地企业市场,兴办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基地,相应地带动造就一批特色产业就业岗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完善对产业人才的奖励激励机制,例如通过绩效考评、职称评定等方式对产业帮扶作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

二是集中组织贫困户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使其充分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掌握职业技能和一技之长,摆脱“缺技术”致贫的桎梏。譬如罗结村西江下小组贫困户赖某某,母亲早年病逝,欠下债务,自己抚养着两个非婚生子女。因为家庭负担重,赖某某对生活心灰意冷,甚至扬言要将两个小孩卖掉。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了解到赖某某的情况以后,积极对其进行思想引导,并根据其实际掌握的养殖技能情况,帮助其发展养殖产业。仅2019年,赖某某就通过养殖增收2万余元。经济状况好转后,赖某某对村两委的工作非常支持,主动上岗成为村里的护林员,承担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甚至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村干部后备人选。

(五)加强扶贫队伍建设促进“造血”功能的形成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贫困户造血功能的形成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的领头羊队伍,注重对扶贫干部队伍扶贫业务技能培训,建设好维护好乡村学习室,党员活动室等学习活动场所,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素養提升为抓点,帮扶者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学习,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准确把握方针政策导向,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脱贫致富能力强的脱贫致富领路人队伍。

猜你喜欢
工作思路功能建议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高校党支部关于“两学一做”的工作思路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交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浅析
三代人的建议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