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红色教材 激活红色基因

2020-11-16 02:19王颖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船基因红色

王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红色基因作为先进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已然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血脉之中。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自建校起,就高度重视师生道德培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并于2018年率先成立“红色基因课程研究中心”,旗帜鲜明地开展各项激活红色基因的活动。

一、筑牢语文课本里的红色教材

从2017年9月1日起,义务教育起始年级统一使用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突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有关革命传統教育的文章有四十余篇。学校应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用好红色教材,讲好红色故事,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与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

1.体现思想性

《王二小》《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这些经典的课文又回来了。这些存在于不同学段的故事,虽然主人公年龄不同,所处年代不同,但他们身上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却是相同的,它们将为成长中的学生进行精神“补钙”。

2.体现针对性

教材中有孙中山小时候冒着被私塾先生责罚的危险也要《不懂就问》的故事;宋庆龄小时候放弃了去朋友家玩,也要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等小伙伴,因为《我不能失信》;毛泽东即使身为国家主席,借阅的字帖也要《到期归还》。这些故事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品质,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学生将产生正面影响。

3.体现亲和力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载歌载舞,共度佳节的情景;《邓小平爷爷植树》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在北京天坛公园和大家一同参加植树节活动的情景。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烽火硝烟中走来,曾经领导新中国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也曾作为人民的一员共享着和平安宁的生活。语文教材中这些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会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思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此外,为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学校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联合开发了校园红色读本《总书记点击的经典诗词》及系列短音频产品。读本里包括新闻回放、总书记点击、声音速递、读一首小诗、认识一位诗人、走进一个故事(走进一段历史)、欣赏一种意象、体会一重境界等模块,再加上小链接、小贴士等,使之更适合校园里的阅读。此读本也成为学校开展小学思政课创新实践研究的内容之一。

二、开发一本“尔欣精神”红色教材

在学校开展的“寻访活在红色精神里的中国人”活动中,学校找到了徐尔欣老人。幼年时,她见证了其父协助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设立江南水泥厂难民区,保护两万多难民的历史;工作后,她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队,参加过农村医疗队;当丈夫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隔离审查时,她以一己之力抚养着两个女儿。后来,她在劳动工作中受伤,导致终身残疾。即便如此,她仍坚持认真工作,临近退休还积极参与了院志的编撰。

学校将徐尔欣老人向校图书馆的捐赠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尔欣”基金,并收集整理徐尔欣老人的故事,编写了《我们与尔欣》《尔欣与我们》红色读本,使学生从中倍受鼓舞。

三、寻访一批“身边的尔欣”红色教材

在学校开展的寻访“身边的尔欣”活动中,学生们寻访了很多普通人:已经85岁高龄,但仍然在为建设新农村而四处奔波的农民吴隆仁;年轻时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退休后发挥余热,到养老院去照顾老人的周兰英;工作耐心细致,用心解答每个学生的问题,又无私奉献的教师李晓红……这些普通人,有的是寻访者的家人,有的是寻访者的朋友、邻居。虽然他们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人,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立足普通岗位的平凡事迹,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从他们的身上,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普通劳动者身上的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

四、探寻一组“红色基因代码”红色教材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精神为指导,学校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活动。学生们从南京出发,研学脚步到达了江苏、安徽等多地的革命老区和红色圣地。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体验探究去了解历史,了解红色基因,从革命精神的源头汲取勇气和动力。同时,他们还通过一个物件、一张照片、一首诗词、一座桥梁、一个故事,将自然体验、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社会考察相结合,在“行走的课堂”中了解新江北,了解长江流域,了解中国,探寻“红色基因代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的契机,学校还开展了“共和国是红色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与历史对话以及与家国感应的能力。

五、放大一部“红船微博馆”红色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基于此,学校在践行红色基因文化研究的过程中,萌生了筹备校园“红船微博馆”的想法。

“红船微博馆”按照“复兴之光聚一舟”“生死存亡系一舟”“星星之火旺一舟”“武装斗争强一舟”“遵义曙光亮一舟”“同仇敌忾拥一舟”“百万雄师驾一舟”“当家作主仰一舟”“振兴中华筑一舟”的顺序,引领学生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了解红色政权、新中国的由来,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艘红船,它代表的是一种信仰,是一份传承,更是一份守望,要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让“红船”在校园里再起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学校将继续创优红色教材,激活红色基因,做好学生“心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姚力宁)

猜你喜欢
红船基因红色
“红船”争霸赛
红船向未来
什么是红船精神?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初心依旧绕红船(辘轳体)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事件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