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企业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2020-11-16 02:14陈海东林庆勋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税收

陈海东 林庆勋

摘 要:从税收角度看,大企业对提升东莞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税收弹性、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催生创新发展动能方面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同时,大企业在东莞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经济效益相对不高、发展不均衡、区域过度依赖大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合理布局全市经济格局、鼓励大企业抓好自主品牌建设、加快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大企业 税收 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东莞是中国的制造业大市和“外贸强市”,聚集了一批大企业扎根发展。大企业由于在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一方面大大加速了东莞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东莞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从而加快东莞整个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步伐,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通过分析大企业对东莞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对东莞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大企业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本文所论及的大企业主要指千户集团企业、省级大企业和市级大企业三级和千户集团扩围。截至2018年12月底,在东莞设立机构的全国的千户集团大企业有203户(以下统一简称“大企业”),大企业及其成员企业在东莞全市一共有1281户,其中,总部在东莞的有44户,高新技术企业39户。从登记注册类型分布看,内资民营企业占据了绝对数量。从地域分布看,东莞的大企业及其成员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区片区、滨海片区和松山湖片区,三个片区合计大企业及其成员企业数量占全市大企业及其成员企业总数的66.4%。从行业分布看,大企业及其成员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有一定的数量,这七个行业一共占了90.9%左右的席位。

(一)税收增长较为迅速,增强东莞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东莞的大企业纳税额在2014-2018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7%,高于全市税收的16.1%的同期年均增长率。若剔除2015年股市牛市带来的证券经纪交易服务税收的偶然性增长,2014—2018年占比增长趋势则更为明显。在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作用下,2014—2018年的大多数时间,大企业的税收同比增速较全市总体水平都要更高。从2014-2018年间对全市的税收贡献看,大企业对全市税收增长的拉动分别达到了4.0、3.6、4.7、2.6和5.0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25.5%、25.7%、33.2%、12.6%和30.4%,每年维持了较高的全市税收的增长贡献率。

(二)有效增强了全市税收弹性,凸显东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从2014—2018年东莞大企业的表现来看,大企业税收的增长总体不但没有放缓,还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水平,在税制结构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东莞全市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后的税收弹性系数水平。东莞整体税收弹性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东莞在应对国内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面前有了更大的缓冲空间;另一方面更富有弹性的税收对东莞经济上行阶段能起到一定的抑制通胀的作用,对东莞区域经济波动将能起到较强的平抑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大企业在提升东莞全市整体的税收弹性的同时,使得东莞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稳定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提升了东莞经济发展的质量,凸显了东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三)促进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加快东莞产业集约化和现代化进程

东莞的大企业在行业分布上,逐渐呈现出制造业占比越来越高的特征。2013年,东莞的大企业税收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商业银行服务、房地产开发经营、电力供应、通信终端设备制造和烟草制品批发,这五个细分行业企业税收总额占同期大企业税收总额的44.3%,制造业只有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进入前五,而且占比只有4.8%。2014年,以华为、步步高系为代表的高端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企业开始发力,使得自2015年开始,以高端通信终端设备为代表的制造业大企业税收占比稳居第一。同时,以玖龙投资集团为代表的机械制造和纸板制造方面的制造业企业税收也在2014年出现快速增长,两个行业的纳税额在2014-2018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2.9%和58.6%,2017年东莞的大企业的制造业税收占比已经高达50.3%。

(四)有利于东莞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催生创新发展新动能

大企业在东莞的快速发展,不但带动了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来东莞设立相关生产企業,而且也促使更多的企业进行相关的创新研发活动,使得东莞近几年有创新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促进更多企业投身科技创新。早在2013年,东莞的研发支出前10名企业中,就有8户属于大企业,占全市同期研发投入的三成以上。从2014-2018年间东莞研发方面产生的税收看,东莞研发方面的税收从1.2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2.99亿元,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研发方面的税收是2013年的10倍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80.3%,其中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企业在东莞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经济效益相对落后于同类城市,产业发展新动能有待进一步释放

对2014-2016年同期东莞、佛山和无锡三地的数据进行比较,可发现东莞的大企业数量始终多于无锡和佛山。从三地大企业的利税总额看,2014-2016年,东莞的大企业不如佛山、无锡两地。东莞的大企业在数量占优的情形下,利税总额却始终只在佛山大企业的六成左右,以大企业的平均利税额看,则是佛山大企业的四成左右,是无锡大企业的五成左右。

(二)大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是东莞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东莞的大企业在各自的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及其成员企业在东莞地域分布不均衡,也直接造成了东莞各镇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东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禀赋将不再是决定镇区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大企业在不同镇区的不均衡分布,成为造成各镇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也可能导致未来东莞各镇区分配状况的不均衡。

(三)东莞经济对大企业的依赖性逐步加深,蕴藏着一定的风险

从税收角度看,大企业税收在东莞全市的税收直接占比(不包括由大企业所可能带来的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间接税收)逐年增加,2013年为18.5%,2017年达到了21.2%。并且由于税收与GDP之间的强线性关系,必然导致东莞经济对大企业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使得东莞经济发展状况可能与大企业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密切相连,未来东莞的财税状况也会跟随波动,蕴藏着一定的风险。

(四)生产性服务业大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亟待加快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部门多个产业的众多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2014—2018年,东莞的大企业涉及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企业共计83个,五年的纳税额平均增长率为14.7%,低于东莞全部大企业同期纳税额的平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并且在这五年期间纳税额增长率呈现逐步走低的态势,近两年的同比增速都未达到到10.0%的增长水平,发展相对滞后。

四、措施和建议

东莞当前的大企业是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应根据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看待大企业对整个东莞经济的影响,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为制造业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实现大企业与东莞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以招商引资和倍增计划为抓手,配合税收优惠引育更多大企业

综合前面的研究表明,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为增强东莞经济的内在稳定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继续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招商统筹能力,提升招商服务水平。及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引进企业税收政策的宣传、指导和服务。大力引进高科技制造行业的大企业,以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大企业为主要目标,引进更多除了高端电子信息制造行业以外的大企业,特别注重对生产性服务业大企业的招引。

(二)合理布局全市经济格局,增强大企业和大产业园区的经济辐射作用

目前东莞大企业在东莞各镇区的分布较为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各镇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应进一步探讨六大片区的园区统筹联动发展机制,合理布局全市经济格局,重视税收杠杆对全市各园镇经济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镇区各园镇之间企业的产业与经济协作,实现东莞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促进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基于分工协作的企业网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已有大企业对东莞经济的辐射作用,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在大企业所在周边镇区集聚,促进建立和完善大企业及周边镇区良好的产业生态,由此形成以大企业为主体、以价值链为导向的响应敏捷的制造业产业群和大产业园区,进而减少对个别大企业的经济发展依赖度。

(三)鼓励大企业抓好自主品牌建设,加大产业创新人才的税收激励力度

东莞要在财政、金融、进口等环节上积极支持大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平台,鼓励大企业之间、大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技术难题,整合研究资源,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鼓励大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掌握自身的核心技术,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大自主品牌建设的力度。加大对东莞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创新人才的税收激励力度,吸引更多一流人才投入到东莞各行业的科技创新事业中来,形成更加良好的产业创新氛围和环境,进而达到提升东莞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目的。

(四)加快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大企业税收和服务管理水平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投资硬环境,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發展,有利于增强大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大企业的迅速增长又将产生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从而进一步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此外,积极提升大企业税收和服务管理水平,使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相互适应,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缩小各镇区政务服务水平差距,统一全市办事口径及标准,杜绝办理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化的现象;聚焦大企业纳税人办税过程中的切实需要和关键问题,制定具体服务工作措施,提升服务含金量,以此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增强大企业纳税人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庆阳市税务局课题组.庆阳市大企业税收效应分析[J].发展,2019(12).

[2]张鹏.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中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05).

[3]张卓宁.发挥哈尔滨市大企业集团规模效应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6(10).

〔本文系珠三角产业生态研究中心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WZJD005);东莞理工学院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陈海东、林庆勋,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税收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税收(二)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税收(四)
税收(三)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