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时径,洗发新趣

2020-11-16 08:44黄莉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

黄莉茹

摘要:恽寿平是明清时期最重要的书画家之一,他所取得的成就遍布花鸟、山水、诗文和书法等领域。由他开创的恽派花鸟画在花鸟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南田画跋》出发,浅析恽寿平如何师法古人而不囿于古人,如何集各家之所长,入古出新。

关键词:院恽寿平;师法古人;《南田画跋》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022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031-01

恽寿平(1633-1690年)是明末清初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家”。其绘画风格极具个人色彩,他在师古人的同时创造性的的变法,在山水画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将没骨花鸟画发展到了新高度。

清朝初期,“四王”高举“罗古人于尺幅、萃众美于笔下”的旗帜,掀起了复古的浪潮。恽寿平对于师古人的态度亦是如此,但不同于“四王”的是,他并不拘囿于古法之中,而是强调变法主张求新。在其论画之文字中多次提及师古人的必要性和求新的重要性。“作画须优入古人法度中,纵横姿态,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也。”恽寿平认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熟练的掌握古人的基本法,才可以纵横姿态,创新变法,开辟出一方属于自己

的新天地。明崇祯六年,恽寿平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毗陵武进大族,

其曾祖父恽少芳考取进士、其父恽日初考取副邦贡生。二人均为重视气节之名士,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对年幼的恽寿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恽寿平的堂伯父恽本初则影响了南田的美学思想,恽本初早年学董源、巨然画法,用墨浓湿,纵横淋漓,气厚力沉,自成一家。自恽寿平幼时起,便常与堂伯父请教书画,探讨笔墨技法。据《瓯香馆集·南田先生家传》记载:“父逊庵授之书,上口即能角义,八岁咏莲画成句,惊其塾师。”可见恽寿平少时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正直的家风。

可叹命运多舛,好景不长,恽寿平的童年正是满、汉两族更迭之时。随着清政府逐步稳定,大明的衰败,产生了一大批有入仕之能却放弃功名利禄,甘愿隐居市井之中的“逸民画家”。他们在政治上的无法作为,助燃了他们那份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于是他们提倡师法古人,继承、弘扬和发展汉族民族文化修养和艺术传统,以此来传递出对亡国的愤懑之感。恽寿平作为一个典型的逸民画家,十分赞同师法古人的这一做法。在《南田画跋》中多次提及师法古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根于宋以通其郁,导于元以制其幽,猎于明以资其媚。”不过,这句话还没有说完,下半句是“虽神诣未至,而笔思转新。倘从是而仰钻先匠,洞贯秘涂,庶几洗刷颓靡,一变还雅”。由此可见,恽寿平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师古人的技法上,而是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既有古人意趣,又有新兴笔意的佳品。

恽寿平的山水画临仿董源、巨然、米芾、黄公望、吴镇、倪瓒等。他梳理了千百年来山水画大致的发展脉络,独创文人以笔墨情趣抒情表意之法。在临习时并不会过分在意笔墨间的“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即古人作画时的心境、意境和神韵等,更主张以真实的山水为画,提出写生的重要性。在《南田画跋》中,有不少是记录他师法古人的感悟、做法和主张。学习黄公望时曾写下“一峰老人为胜国诸贤之冠”。研究宋元名作时写下“宋法刻画,而元变化”。他主张“学古不泥古”,既要学习古人又要注重创新,强调“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多撮合。不为先匠所据而游法度之外”。

恽寿平的花鸟画主要临仿的徐崇嗣、徐熙等人。清初画坛复古之风正盛,恽寿平经常会在画上书“临徐崇嗣”、“仿宋代没骨法”等古人姓名和朝代表明立场。他技法取于徐崇嗣,设色取法徐熙、唐寅,吸收明人的笔墨意趣,将没骨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如果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早起的恽寿平画风偏工,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宋代赵昌、徐熙等人的影子,由此写下“徐熙墨花,略食丹粉,而意态自足,此意非时俗可知也”的感悟;而后开始追求意境的表达,此阶段主要以梁楷、唐寅为师时写下“画菊难,墨菊尤难。元人王澹轩之工秀,周草窗之清妍,不如唐谢元之高逸”的感叹;最后吸收徐渭、王问等人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完备的极具个人色彩的作画风格。

通过研读恽寿平论画之文字,不难发现他在承古人之韵和创今人之新中下了很大力气,他不单单对宋元时期的院体花鸟画和水墨山水画反复临习,不断推敲打磨,更是力求独立思考,比较各家之长短,提倡在本法中变法。恽寿平善于从前人画作中掌握基本规律,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创作,提出積极的主张,因此不论在山水、花鸟还是书法上都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影响后世,还掀起了一股“家家有南田,户户有正叔”的热浪。

★基金项目:广西艺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蔓草生香”——以《诗经》草木为题材的清代“恽派”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实践;项目编号:2020XJ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