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16 06:05王桂芹郑颜悦
江淮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王桂芹 郑颜悦

摘要: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根本路径,是当前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必然。当前推进城乡融合面临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失衡、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不平衡及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以问题为导向,据此提出实现城乡融合应该保证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服务设施一体化、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和谐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完善化的对策,以期为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5-0018-007

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根本路径,是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城乡发展失衡、農村发展不充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2]中国城乡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密切相关,城乡关系调整反过来又形成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动力[3],这一过程有所反复,总体不断缓和改善,但城乡发展差距依旧明显,城乡矛盾突出,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失衡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4]只有打破体制壁垒,重塑城乡关系,促进生产要素双向有机流动,实现城乡结构从“二元”到“一体”的转变,城乡功能互补,共筑城乡命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本文的出发点是多角度分析当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基础,深入剖析当前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对策,为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提供参考。

一、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基础

自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已然被激活并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城乡体制的不断优化,资源双向流通机制的逐步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城乡产业融合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保障。

(一)城乡体制正在不断优化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与城市孤立分离,缺乏互利互惠及交流对话,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体制、城乡要素流动、社会机会获得、城乡居民收入、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5]城乡发展失衡及农村的不充分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部投资驱动向内部消费的转变,城乡体制结构由“二元”到“一体”的转变是保证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

城乡一体化是消除过去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配置、社会服务、就业公平等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市居民与农村人口统筹为一个整体,进行协调有机发展的过程,纳入现代化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城乡一体有利于资源的均衡化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机会均等,经济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成果。[6]

为了打破二元结构体制的困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导向。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为指引,我国城乡结构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尽快完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政策措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二元形成及固化时代(1949—1978),二元分割调整探索阶段(1979—2002),城乡规划转型阶段(2003—2007),城乡统筹阶段(2008—2017),城乡融合阶段(2018至今)。依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新户籍政策、资本下乡等一系列农业农村政策落地实施,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步被打破,城乡结构体制正在不断优化。

(二)城乡资源要素流通机制正在不断健全

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就是真正实现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城乡间对流顺畅和市场平等交易。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强大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农村要素流向城市,但是城市的扩散效应效果不明显,造成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不畅及农村的不充分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由外部投资驱动向内部消费的转变。[7]

城乡融合的根本是深入推进“人·资·地”的融合,构建城乡融合的新格局,关键是打破阻碍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瓶颈,整合优化城乡要素资本,资源共享,为乡村发展注入现代生产要素,激发乡村内涵活力。首先,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人口自由流动空间应该与社会权益保障相耦合,关键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建设,激励立志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城镇人口返乡创业,建立各类人才返乡创业长效保证机制,确保人口双向流动顺畅。其次,构建平等的交换机制及城乡统筹要素市场。城乡土地要素实行增减挂钩机制,平等交换,有利于吸引城市先进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激活农村要素市场,疏通城市要素流入农村的通道,鼓励城市先进资源、生产要素反哺农村,促使形成城市先进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注入农村的良性格局。最后,完善资本保障体系。形成金融机构、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金三位一体的资本保障体系,为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供资本保障。

当前,以市场交易决定资源流通的理念贯穿始终,不断完善城乡要素流动机制。城乡融合的关键步骤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登记、确权,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存量用地,这些基础性工作为建立高效、统一的土地资源流通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权分置”、土地市场流通、人才返乡就业、科技人才下乡创业、资本双向流通等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城市反哺农村、以工带农,必将有效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双向流通,实现城乡资产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正在努力修补

人是城乡融合的核心。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户籍及就业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城乡矛盾突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须进一步修补。[8]

首先,应该破除资源统筹分配过程中的体制壁垒,跳出农村发展的封闭局限,调整城乡社会服务要素的资源化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加大农村资源投入力度,有效完善农村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体系,城乡进行资源平等化配置,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协调统筹资源、要素、人口的双向循环。最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公平性相对缺失,农村在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城乡一体化统筹,特别针对农村的社会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在政府财政支出、社会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有意识倾斜,力求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力度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治理完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推手,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基本保障。首先,基础设施网络的搭建。随着“四好农村路”及道路硬化工程的开展,农村的道路网络覆盖率逐步提高,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的设置、垃圾回收站的布点、污水排放管网的敷设为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最大便利,乡村人居安全逐步改善。其次,公共文化休闲设施的建设。部分农村地区农村活动站、休闲健身广场逐步建设,为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提供了场所。再次,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完善。通过大学生乡村支教、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吸引科技人才下乡、就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修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全民幸福生活指数。

(四)城乡产业融合基础逐步夯实

城乡融合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关系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效。[9]城乡融合应充分依托城乡互动关系,加强城市先进生产力对农村产业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在保持城乡特色差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振兴农业的生机和活力。首先,农村应该在现代化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加快农村产业的产业链升级转换,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生态旅游、种植、养殖产业,多角度进行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深入挖掘乡村所孕育的农耕文明、生态文明、乡土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吸引人才、资本、技术流动的能力;最后,农村在保持自己传统风貌特色及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迸发出勃勃生机,城乡融合的过程也化解了城市某些发展瓶颈,城乡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城乡融合的目标任务是促进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入加速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快,信息化、技术化、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城市集群式发展,城市辐射能力持续加强,周边农村接受大城市经济、技术、信息的辐射,获益颇丰,城市的迅速发展为带动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主要指现代的技术方法、科学知识融入农业生产过程,使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改变过去传统农业低效低质问题,实现向现代高效高质农业的转变。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特别关注“三农”问题,多种举措强调推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这些年来,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农业现代化基础逐步坚实。城市现代化产业发展迅速,反哺有余;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升,基础逐步坚实。城乡产业融合基础逐步夯实,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目前我国的城乡发展关系来看,城乡融合已经具备了内在基础和外在条件,但是由于长期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长期不平衡,城乡融合还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提升完善。

二、城乡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城乡关系调整进入新阶段,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动能不断积聚、条件更加充分,但城乡关系尚未根本理顺,在城乡收入、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改善、户籍管理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融合发展依然存在不少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收入比尚未根本缩差

21世纪以来,一系列利好惠农政策落实实施,减免土地税率,对大豆等农产品实施劳动补助,发挥生态养殖、绿色有机种植、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加大对“三农”补助,投入大量财政资源,但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依旧明显。

首先,城乡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市具有最先进、最发达的经济业态,处于产业链条的上游,产业比较高端化,城市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人均GDP、单位建设用地GDP 、 第三产业比例、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处于领先地位。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周期长,投入时间多、人力成本大,但是产出效益比较少,农民增产增收的渠道不多,农业靠天吃饭,现代化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大量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大量农用地闲置,农村资源单向流向城市。城市优势资源集中,农村资源凋敝外流,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关键原因。

其次,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闲置劳动力拥入城市,但是由于劳动者素质不高,没有掌握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农村劳动者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高素质要求,所以在城市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以及收入比较低的工作,在城市里面缺少一定的保障,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城市不充分,城乡劳动者职业工资收入差距较大。

再次,自给自足的乡村商业业态。现代商业及物流业发展迅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乡村由于缺乏与外界便捷的交通及信息联系,缺乏与城市经济的同步性,商品交易率低,强化了乡村的封闭性。同时,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间没有很好地互动交流,由于资本和人才的外流,农业转型升级换代缓慢,农产品深加工转换率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粮食价格不高,农民增收缓慢。这些现实瓶颈导致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继续拉大,城乡貧富差距依旧存在。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失衡

农村水、电、路、气等城乡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产业配置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保障,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力量源泉,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还存在很大的短板。公共产品的供给受到二元体制的影响没有被打破,国家财政对于城乡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有很大的差距,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首先,农村的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阻碍城乡融合的瓶颈,农村在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一是日常生活保障设施有待完善。许多偏远山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历史文化发展约束,水、电、路、垃圾转运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和落后,存在断头路、没有自来水等现象,居民的正常生活难以保障。二是现代化基础设施配置的匮乏。农村与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为1∶4、垃圾处理率为1∶1.5,远远低于城市平均水平,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阻力。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城市集中了最具优势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服务、文化资源, 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万人拥有研究机构数量、万人POI数量、人均义务教育经费、15分钟生活圈配套水平都遥遥领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农村与城市的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比为1∶2.5,人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为1∶3,差距明显,导致农村基本教育配套设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乡村教育的需求。二是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农村文化资源配置相对匮乏,农村基本活动的文化活动站、体育设施、室外活动场地等场所建设有待完善,村民日常文化生活单调匮乏,与城市多元现代的文化生活对比强烈,所以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置配套完善任重道远。

(三)城乡生态环境差距大,乡村生态环境短板凸显

传统以牺牲环境、消耗能源获得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城市率先汲取经验教训,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治理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城市一些高污染产业具有转嫁农村的发展趋势,乡村生态环境短板尤为突出。

首先,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乡村产业结构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但是转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现在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偏低,大部分还是采取传统的粗放式耕作方式,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塑料薄膜,没有经过环境处理直接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其次,农村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饮用水安全、垃圾转运、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的设施配套不齐全,污染没有得到完全妥善处置,环境治理体系相对落后;再次,农村传统的价值观没有根本转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相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更注重经济环境的改善,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创造美好生活、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与经济发展应该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最后,长期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环境治理是农村相对薄弱的环节,农村一度扮演着被动接受城市与工业发展转嫁污染的角色,城市一些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城市环境的压力不断转嫁,乡村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城市环境污染也相对严重,城市环境治理被置于很高的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效果,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差距大,提倡城乡融合的目的在于恢复乡村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并促使城市改善自然與人文环境。

(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城乡要素包括人口、资本和土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和良性循环是实现城乡融合的根本条件。长期的二元体制结构,大量的人口、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迅速向城市集聚,呈现农村到城市要素的单向流动,大城市由于大量资源集聚出现“城市病”,而农村被逐渐抽空,缺乏造血功能,失去生机和活力,日渐凋敝。目前,由于国家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文件缓解二元矛盾,但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依然有待完善。

首先,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核心机制是保障人的自由双向流动。目前,户籍制度的壁垒成为城乡要素流动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与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购房资格息息相关。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目前高速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出“不完全性”,农民进城并没有完全享有城镇化的各种社会保障。[10]由于没有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大量热爱农村事业、积极投身农村发展的城镇居民成为了一种顾虑,阻碍了城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城镇化进程仍然在加速。城乡要素的单向流动现象依旧存在,资本、资源、技术、信息向更现代化的城市流动符合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城市规模越大,发展越先进,资本要素越集中;农村则呈现出另外一番局面,资本生产要素不断流出,空心化严重,资本造血功能不足,逐渐走向衰落。

再次,土地要素的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农村土地制度“三权分置”的实施,夯实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平等保护合法的土地经营权,但是宅基地制度对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并没有完全放开,有很多严格的使用规定,所以农村对城镇要素的流动吸引力不足。由于城乡割裂分离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产品、资源、要素没有在城乡间进行自由循环流动,区域没有实现均衡发展。只有实现双向互动流动,才能实现城乡融合,所以必须完善城乡融合的要素双向流动发展体制。

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融合的本质是建立新型的城镇化关系,促进资本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社会保障体系均等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居民收入趋于均衡,城乡产业融合,社会服务均等化,多维机制联动的保障政策完善。

(一)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

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产业模式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引领作用,解决农业面临的基础问题,促使城乡居民收入趋于均衡。首先,创新管理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体系。出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项目扶持、贷款贴息、品牌奖补、吸引人才等相关政策,多方位多渠道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夯实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及疫情的抗风险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11]

其次,打造乡村经济品牌亮点,加快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优势特色农村产业,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经济、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及宜居健康养老,拓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口径。农业目前的出路主要是产品深加工创新、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占据国内外市场,使农民在种养渔牧方面赢利;注意乡土文明和淳朴乡风的传承和延续,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在乡村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农村生态环境和乡土文明的比较优势可以吸引城市现代要素的流入,提供新鲜差异化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增强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库,抓好农业园区建设,以点带面,发挥农业示范产业园的带动作用,打造乡村农业产业品牌亮点,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互动,建立紧密的城乡产业链体系。

最后,搭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平台。在技术引进和人才培训方面给予政策倾向,对于有意于扎根农村进行现代化农业技术研究的城镇人口,提供广阔的科研平台,发挥人才示范效应及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农民提供素质引导、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化生产技能,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城乡融合应该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促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共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对构建城乡良性互动的新型融合关系起到决定作用。

(二)城乡服务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立足于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遵循统一的配置和建设标准,特别加强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统筹医疗、教育、养老及就业的城乡一体化体系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比例,积极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次,深入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提供保障条件夯实师资力量;再次,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农村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建设,基于互联网平台,充分引入现代城市信息化建设手段,为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科技的力量,刺激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推动城乡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首先,改善农村发展硬环境,以小城市、中心镇为重点,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城乡交通、电力、电信、供气、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农村危桥改造、通村公路、电网扩容、安全饮水、气象服务等建设,降低农业投资成本,为农业发展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其次,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城镇建设更大范围向市场开放,支持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投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领域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再次,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缓解城乡失衡的基础保障,建立起包括城乡全覆盖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乡村道路体系建设,是吸引资源向乡村流动、产业项目进入农村及农产品物流的基本保障,只有降低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的成本,才能促使现代化资源向农村分配,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三)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和谐化

应该全面推进绿色城乡建设,全面创建绿色城区、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庭院,完善绿色体系,提升绿色品质。城乡范围内,保持联系互通的生态本底,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保护城市基本生态用地,优化城市绿地布局,疏解老城区人口,加快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强城市空气的自我净化能力,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用城乡融合的理念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

首先,完善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与加强执法监管,建立政府主导、环保部门牵头、公众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环保行政审批、环境污染联合整治及联动惩处机制,加强执法监管,提高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推行绿色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生产转型,完善绿色农业政策保障体系,减少农药、塑料薄膜使用,引入农业生产垃圾的可循环利用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危害;再次,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村厕所的技术性整治,给村民灌输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理念,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最后,建立长效绿色生态增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及耕地保护机制,将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农民增产增收、城乡区域平衡、人居环境改善同步统筹发展,坚持依法保护和科技治理相结合,发展新型绿色的城镇化。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有机体,包含自身的经济、生态、社会等因素。城乡融合更多地强调城乡内涵式发展[12],摒弃过去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农村生活环境的生态宜居提高到新的战略地位。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交通污染应该重点纳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考量范畴,城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指引下,农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共享生态文明的城乡融合格局。

(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完善化

城乡融合实现的关键是彻底破除城乡二元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新型的城乡体制关系,打破阻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壁垒,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的改革,破除二元双轨运行模式,在户籍、就业、购房、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相应政策,确保城乡居民均等化享有社會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实现城乡土地的并轨运行,促进生产要素、资本、人才双向自由流动,城乡资源合理化配置。

首先,建立农民工返乡就业和人才下乡就业长效保障机制。在岗位设置、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制度,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特色生态产业,提供差异化就业岗位,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政策,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减少人才乡村就业的后顾之忧,引导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完善人才双向对流机制,打通人才流动通道,确保双向流通顺畅。[13]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