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供给侧改革中科普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

2020-11-16 09:40刘朋
出版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供给侧改革

刘朋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为科普出版提供了内容,又刺激了新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技术手段。然而,我国科普出版的规模、原创力度、产品品质等都不能与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作为科技大国的地位相匹配,亟需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在整个出版活动中,科普编辑的角色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其担负的职能更加多样化。本文试图从价值判断、内容表现、项目运作以及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分析新时代科普编辑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科普编辑 能力建设 供给侧改革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科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影响。虽然今天科学研究早已不再是牛顿时代贵族的消遣,但从科学家到社会公众,其间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包括科普出版在内的科普活动在促进科学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普需求明显增强的同时,公众对于科普内容供给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传播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那么,在科普出版的众多要素中,编辑的职能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欲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科普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这个现实背景,为科普编辑能力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所说的科普编辑主要指从事科普图书及其衍生产品出版的编辑,不涉及期刊、报纸、网站、影视等相关栏目的科普编辑。

一、科普编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2018年开卷数据,科普图书动销品种为7822种,占全国图书动销品种的0.41%。参与科普出版的出版社数量为424家,其中动销品种在100种以上的出版社仅有13家;全国年新书出版数量不足1000种。即使考虑到统计口径的问题,科普图书的市场规模仍然很小,各出版社投入较小,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格局。在TOP500科普图书中,引进版为357种,原创版为143种,占比分别为71.4%和28.6%。在圖书市场的各个细分领域,这是一个非常独特而又令人尴尬的现象。虽然不能忽视引进版科普图书在满足读者需求和启发作者创作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原创作品不足尤其缺乏优质原创内容也是显而易见的。TOP500的平均销售册数为7745册,总销售码洋为2.07亿元。如果评估近8000个动销品种,平均销售册数可想而知。显然,经济效益不够理想,这也影响了许多出版社投入科普出版的热情。

但我们也乐观地看到,科普出版逐渐显现出良好的成长性。比如,霍金的《时间简史》简体中文版于1992年首次发行,首版印数仅为3000册,但到2002年8月该书已印刷27次,累计印数超过40万册。截至2018年底,该书累计销售137万册,仅2018年就销售40万册。如果说这本书是个特例,那么近年来以《未来简史》《七堂极简物理课》《自私的基因》《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普图书用实际销售数据证明了读者对于科普的强烈需求,销售册数达数十万至上百万册不等。

京东图书与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科普图书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1-8月科普图书销售额相对于2018年增长三成多,是2017年同期的近两倍。以《知识分子》等为代表的微信公众号和以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为代表的优质科普节目大受欢迎,这也佐证了科普的升温。由此可以看出,科普出版的问题主要来自供给侧。重复出版、品质不高、原创性差、结构性短缺等是科普出版供给侧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出版者没能及时准确把握读者需求的变化,提供合适的科普产品。

科普新一轮的升温为科普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供给侧改革对科普编辑的职能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编辑的核心职责与角色定位

在一部作品的出版过程中,编辑是唯一对整个流程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看,编辑有三个重要职责:一是选择合适的工作对象——作品并对其进行加工,确保所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二是协调各个环节,确保整个出版流程顺利进行;三是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出版活动得以持续进行。因此,编辑是价值的判断者、内容的加工者以及生产过程的组织者。

由于科普出版本身的特点,对于科普编辑来说,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更高。科普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科普出版的难度。科普编辑既要尽可能熟悉各个学科分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态势,又要面对具有不同兴趣和知识层次的读者。因此,价值判断是科普编辑的核心职能,也是其首要工作,是履行其他两个职能的前提和基础。而作为内容的加工者,优秀的科普编辑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深入了解所关注的重点学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科普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要求。

三、新时代科普编辑的能力提升

编辑是复合型人才,出版业的供给侧改革要求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对编辑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下面结合科普出版的特点,阐述科普编辑在整个出版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1.价值判断

资深出版人何承伟曾说过,编辑的初心是为读者选择内容。对于科普出版来说更是如此。成体系地介绍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学校教材、技术类图书和学术著作的主要任务,而科普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科普编辑要围绕这一根本目的策划选题,组织生产,将科学有趣的一面展现给读者。我们知道,科普的四个层次分别是科学知识的讲解、科学方法的介绍、科学思维的建立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科普与专业的边界又是模糊的,它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对于科普编辑来说没有一定之规,应根据目标受众进行考虑。但总体来说,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普的范围不断得以拓展。比如,量子物理方面的科普图书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些年国内出版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介绍了100年前量子物理学发展初期主要人物之间的故事,深受读者欢迎。后来随着量子物理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诸如《量子纠缠》《量子时刻》等内容更加深入的科普图书开始受到读者的欢迎。

对于专业编辑来说,我们提倡对某一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这样有助于把该领域做深做透,而对于科普编辑来说,打破学科界限有助于拓展选题思路,产生新的选题类型。例如,植物学与绘画相结合,将文艺融入科普,能够极大地提升科普的品质、品位以及效果。而将动物、植物、地理、地质等学科融为一体的自然史类科普作品更能为读者展现立体场景,还原自然本来的面目。新近出版的《宇宙的本来面目》更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宇宙学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将基本作用力、原子、夸克、时间、空间、光、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宇宙等概念和基本原理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堪称近年来出版的上乘之作。这一切都考验着科普编辑的眼界和眼光,也就是选择判断能力。“选择”基于“眼界”,而“判断”基于“眼光”。因此,提倡科普编辑多读多看,培养广泛的兴趣,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2.内容表现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科普作品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以下四点粗浅建议:科学性是科普图书存在的基础;“科文交融才精彩”;科普作品要具备时代美感(科学之美、语言之美和形式之美);科普作品应彰显人文情怀。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应满足这四个维度的要求。比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引进出版了著名科普作家西奥多·格雷的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化学三部曲”和“疯狂科学系列”。这套图书以华丽的图片、精心的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热烈的情感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充满神奇的化学世界,出版后先后荣获10余个重大奖项,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与普通读者在认知水平、语言体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科学到科普需要经过转换。《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曾说过:“我每增加一个公式,读者就会减少一半。”但是像霍金这样谙熟科普技巧的科学家少之又少,因此,这项转换工作在更多的时候需要编輯予以细致具体的指导。相对于其他细分领域,科普编辑往往要深入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在目标读者设定、结构设置、内容编排、知识分布、语言风格等方面引导作者提升写作能力,更好地解决图片处理、装帧设计、排版等后期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融媒体类科普产品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科普编辑要在了解各种媒体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将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对于任何一名科普编辑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科普编辑要正确处理科普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技术手段既有助于提升作品的阅读体验,又能拓展出版领域,将以前用文字等传统手段难以表现的内容展现给读者,但总体上,出版有其自身的规律,技术主要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炫技”而采用成本不菲的新技术。例如,现在不少科普图书采用了AR(增强现实)技术,但是AR技术只能作为表现图书内容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单纯为了追求AR技术的效果而出版图书。

3.项目运作

融合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已司空见惯。从内容到形式再到传播方式,科普出版对新媒体技术有着天然的应用优势。音视频素材、实验套件、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AR)乃至“杀手级应用”,每一种技术手段的采用都会显著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也会明显增加科普出版的复杂度。越来越多的科普作品需要科学顾问、脚本设计、文字创作、艺术设计、多媒体处理、AR/VR开发等人员参与。2017年我们启动了“动起来吧”系列图书出版项目,这是一套融合了AR(增强现实)技术的少儿百科图书,创作出版团队包括策划编辑、文字编辑、图片编辑、科学顾问、文字作者、美术设计、计算机模型设计与开发、排版等20余人,其中策划编辑(责任编辑)担任了项目经理的角色,在两年的创作出版过程中要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管理好近10种图书复杂的出版流程。

科普编辑通常采用多线程工作模式,往往有数个、十多个甚至更多的项目同时在运转,创意性强、周期长、流程烦琐等都增加了科普出版的难度,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时间管理、ERP系统、APP等手段和工具加强对项目的管理。

4.质量保障

质量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这里主要分析科普作品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不涉及装帧印刷质量。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科普出版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质量建设方面也是如此。简要来说,有以下三点:一是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研究工作中存在灰色地带,一些非主流的观点甚至伪科学常常披着科学的外衣,不容易辨别,而在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科学伦理问题日渐凸显,需要慎重对待;二是严把知识性关口,正如前文所述,科普作品经常涉及人文、艺术领域,横跨多个学科,因此除了从源头上提高写作质量以及请专家交叉审稿之外,提高编辑自身的科学素养也不容忽视;三是熟悉各学科的学术规范,提升编校质量。除了可以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比如专业校对软件)外,科普编辑更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长期修炼。

四、结论

科技发展、政策导向、社会环境极大提升了公众对科普内容的需求,为科普出版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科普编辑大有作为。科普出版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科普编辑应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准确把握读者需求的变化,扮演好价值的判断者、内容的加工者和产品的经营者的角色,从价值判断、内容供给、项目运作以及质量保障四个方面提升能力,在助力科普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学技术部.中国科普统计(2018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2]卞毓麟.编辑路上的风景[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科普图书到底有多热?京东大数据告诉你[J].出版人,2019(9).

(作者单位系人民邮电出版社)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供给侧改革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