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0-11-16 09:40李剑波
职教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一体化校企合作

摘要:当前,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学生实训缺乏有效平台,二是教师成长缺乏有效路径,三是校企合作缺乏有效协同。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技师学院师生的特点,以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为例,提出构建基于五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能岗一体、实践基地产教一体、课程组织理实一体、实训模式工学一体、师资建设专兼一体。五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助推企业的销售业绩。

关键词:校企合作;跨境电商;五个“一体化”

作者简介:李剑波,男,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校长,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 (2020) 02-0123-05

近年来,跨境电商产业持续处于高位运行态势。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总数超过20.5万家,相关的从业人员已超过2 545万人。随着这一新兴行业进入跨越式发展,社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缺口也从2015年的35%扩大到2017年的39%[1]。人才瓶颈问题正逐步成为制约整个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符合企业标准、满足产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正成为教育热点问题。职业院校作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引起职教人更多的思考。

一、职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作为“供给侧”的职业院校,虽然紧跟市场需求,适时扩大了电商专业的招生数量,但其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标准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笔者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职业院校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实训缺乏有效平台

Merrienboer等学者认为,技能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认知过程,是个体将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元素整合协调并建构起独特经验的脑部活动[2]。因此,技能学习应该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分而习之。然而,受传统的学科体系为主导的课程论影响,许多职业院校的电商课程设置仍然呈现为理论+实践的简单叠加模式,由此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分段安排。由于电商专业技能对岗位背景存在很高的依存度,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将无法使学生形成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的有效互动,亦使技能教学缺乏情境化设计,由此导致学生无法实现专业技能的深度训练,进而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技能。

(二)教师成长缺乏有效路径

职业院校的固有特性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拥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已有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中职电商专业课教师的职业经历呈现出从学校到学校的点对点模式,鲜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3]。余娟等发现,电商教师虽然普遍接触过网购,部分教师甚至在网络上开设过网店,但对电子商务的实际运作仍缺乏全局性的了解[4]。由此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教学任务的设置不能紧跟电子商务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一般的模拟性训练,整个实训单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缺乏有效協同

虽然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已获得广泛认同,许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开展了各类有益的探索,但其实施的实际效果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从合作双方的态度来看,“学校一头热”现象依旧普遍,由此造成许多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产教融合难以真正落地[5]。部分院校虽与企业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的实用主义导向,加之对教学规律把握不够精准,在针对学生技能培训方面缺乏明晰的内在逻辑,无法为学生的技能形成提供持续性、连贯性的支持,由此造成技能教学在面上的基础不够宽泛与扎实、在点上的岗位不够突出与深入,进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二、基于五个“一体化”的电商专业校企合作实施路径

针对现阶段中等职校技能教学存在的三大短板问题,结合技师学院师生特点,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构建起基于五个“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能岗一体、实践基地产教一体、课程组织理实一体、实训模式工学一体、师资建设专兼一体。具体实施策略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对接企业需求,厘定培养目标

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质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需以服务产业为基本目的。为精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缩短毕业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的适应时间,国际商务系依托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对接,实时掌握专业的发展动态,充分了解行业人才需求信息。该系先后邀请方太厨具、太平鸟、维科集团、利通物流、平帆国际、井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专家,就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通过对方太等7家企业的调查以及对企业专家的访谈,研究者归纳出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应该具备三个层次的能力要点(见表1)。

根据企业专家的意见,结合《浙江省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等指南的要求,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确立了以服务本地企业为导向,以运营岗位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期通过四至五年的系统学习,将学生打造成掌握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熟悉电商平台操作流程,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寻求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

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高度对接企业需求这一目标,宁波第二技师学院依托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遴选在电子商务行业有规模、有影响的企业开展进一步的合作。2017年10月,国际商务系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商定,以“共享、共赢、共发展”为原则,在学院西校区建立电商实训基地,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培育高度对接企业需求的电商技能人才。2018年6月,该实训基地正式挂牌运营。

“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方太电商实训基地”占地约200平米,总体上呈“三区、五核”的空间布局。“三区”是指该实训基地包含产品展示区、实训区、基地办公区三个区域。展示区通过陈列展示方太公司的主打产品提升学生对产品的熟悉度,为后续的商务活动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办公区可容纳50人,满足基地日常工作、办公,内置一间可容纳10人的洽谈室,供小组讨论、办公研讨等商务活动。实训区作为基地的中心区块,采用“分层次、阶梯式”的设计理念,遵循“强化基础、精炼专项、聚焦综合、激发创新”的电商人才培育思路,划分为基础技能实训中心、技能大赛与职业认证实训中心、网络营销与运营实训中心、移动电子商务整合创新实训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五个核心功能模块,逐层推进实训内容,逐步完成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基础技能到跨境电商复合能力进阶,使学生有阶段性成就感,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参照企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

针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教学核心内容和课程体系是育人的关键。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国际商务系邀请方太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业务骨干共同对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基于校企共同厘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紧扣企业岗位标准这条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和创新创业需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多元途径,打破以学科体系为主导的课程架构,提炼跨境电商的典型工作任务,细化任务的技能要点,归纳出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起基于“四流”的模块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架构(见表2),确立了由企业导师、班主任、系部三方参与的综合性实训课程评价机制。

(四)引入企业生产,创新实训模式

学生能力形成的缓慢性和实训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必须采用模块化、层次性、进阶式的实训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的固有特点,商务系将实训课程体系解构成“入门”“提高”“综合”三个递进的模块。“入门”模块针对跨境电商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以训练其商客沟通技巧为主要目的。在方太公司跨境电商团队的指导下,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退差价、补偿等任务,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形成对客服岗位初步的经验积累。“提高”模块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在两个学期里,学生将依次完成分销组和客诉组的实践任务,这样既避免了实践项目的重复性与单一性,也使学生对客服工作岗位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综合”模块针对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学生通过“双11”“6.18”等大型促销活动的锤炼,实现多种岗位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在“真环境、真设备、真任务”的实训环境中,学生能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和氛围,接触企业岗位,学习专业技能,在实习期就完全能胜任客服岗位的工作,使毕业即就业成为可能。

创新创业教育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深化和拓展。学院在努力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耦合机制,在西校区开辟了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逐梦空间”。学校商铺以项目招投标的形式,确定竞标创业团队,并由学生自主经营创业店铺。目前,学校已成立若干家有固定场地、证照齐全的学生店铺。“逐梦空间”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积累相关商业活动经验,为其今后创业奠定基础的摇篮。

(五)聘请企业骨干,强化师资团队

为弥补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商务系依托企业平台,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岗位互换”“身份互换”等措施,努力打造专兼职结合的电商专业优秀教师团队。系里聘请方太公司的一线电商业务骨干承担教学任务,以校企合作的协议形式,明确双方职责,10多名企业行业的业务骨干与学校专业教师结对开发教学项目、编写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活动,并担任或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实训和技能大赛的指导,实现了校企育人的“双主体”。目前,电商类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30%。这些企业技术骨干成为兼职实训教师,使得学生能真正掌握企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此外,学校构建了“讲师+技师+培训师”的高水平“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聘请企业专家、高校教授开展电商运营培训、跨境电商师资培训等专业模块定制式的培训;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通过参与企业培训学习、与学生一起顶岗参加“双11”“6.18”大促活动等多种途径,切实培养教师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在各大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进行电商实际运营,通过实战紧跟电商潮流,探索跨境电商专业发展新思路。

三、实践探索取得的成效

(一)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个“一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对跨境电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效果。2019年,宁波第二技师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刷新了国际商务系在这些赛项中的最好记录。电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从2015年的50%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90%以上,大批优秀学生进入太平鸟、雅戈尔、维科等大型集团公司。企业的反馈显示,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学生职业发展后劲充足,有学生通过短短一年就成为了公司团队的核心成员,不少毕业生的工资高于同岗位的本科毕业生。此外,还有不少学生为家族企业开设了网店,拓展了销售新渠道,成为企业新一代接班人。目前,“逐梦空间”已建有6个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合作的运营项目,涉及物流服务、电商、学生便民、专业摄影、商品营销等专业。其中,“菜鸟驿站”项目对接市场,承接了校园80%以上的快递业务,该案例被宁波晚报、甬派客户端等媒体报道。

(二)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方太电商实训基地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在2019年宁波市技能大赛电商类教师组比赛中,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教师获团体一等奖;两位教师在中国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师竞赛项目省选拔赛中获二等奖;四位教师成为宁波市特级(名)师带徒学员。商务系以合作中的企业项目为案例,开发了《客户服务》《网店美工》《网店运营》等3套校本教材,承担市教科规划课题各2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

(三)助推了企业的销售业绩

“学生即员工”的实训模式助推了方太公司的销售业绩。以2018年“6.18”大促活动为例,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共90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整体共受理17 530单客诉。公司在学生的支援下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催单处理及时率为99.89%;在天猫旗舰店DSR行业排名第一且高于竞品22.31%,在京东旗舰店DSR行业排名第一且高于竞品14.12%。这些业绩的取得表明,在深度合作的机制下,校企双赢成为现实。

虽然校企合作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许多职业学校已经在微观层面积极寻求育人突破,努力开辟新的实践空间与合作方式。五个“一体化”合作方案为校企合作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范本。以此为基础组织而成的育人模式,在校企关系定位、教学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组织、职业能力开发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了新的实践范式,值得其他职业学校深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EB/OL].[2020-01-02].http://www.chvxx.com/industrv/201801/5 99070.html.

[2] MERRIENBOER J, KIRSCHNER P. Ten Steps to ComplexLearn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rechnology,2008,39 (4):749-754.

[3]彭仁孚.淺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市场,2015 (33):88-89,102.

[4]余娟,孙晓,杨雪.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 (10):172-173.

[5]王萍,张宇,孟宪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 (4):236-237.

[责任编辑 刘素萍]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一体化校企合作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