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高地“茂饶”音乐观念田野报告

2020-11-16 06:04卢晓梅
歌海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歌分类

卢晓梅

[摘    要]“茂饶”是苗族的支系之一,居住在贵州省中部,外界根据服饰样式称其为“背牌苗”“高坡苗”“红毡苗”。笔者于2018年7、8月份对该支系民歌进行调查收集工作,发现“茂饶”将具有礼仪性质的歌称为“歌”。“歌”是人际之间相互传递礼仪的媒介。茂饶人称“歌”为“喔”,“喔”可分为“喔摩”和“喔啰”,另外的“唯”与“惹”并没有算在歌的称谓类别里,但从学界对民歌的界定来看,这四类皆属于民歌范畴。不同的使用场合,是茂饶人对民歌分类的第一标准,展示“茂饶”群体中民歌特有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关键词]茂饶;民歌;分类;使用场合

“茂饶”是黔中高地苗族的自称,意为“居住在森山老林的苗族”,外界根据服饰样式称其为“背牌苗”“高坡苗”“红毡苗”。他们大多居住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少数分布在惠水县、龙里县,三地相互接壤。虽与省会距离不过60里路,蜿蜒曲折的山路阻隔了高坡的社会发展,却使得“茂饶”保留相对传统的文化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也因为其相对传统的生活习俗,吸引着一大批学者驻足研究。

罗荣宗①、潘年英②对高坡苗族社会做了比较全面的文化生活记录,罗记录了该地大量歌词并出版。石开忠③、吴崇津④就高坡跳洞现象展开商榷;严奇岩以该地跳洞习俗为研究对象,认为跳洞的核心思想是源于苗族的祖先崇拜⑤。吴秋林⑥、刘峰、徐英迪⑦等人以民族学视角剖析高坡“射背牌”传统习俗,分析高坡苗族对待婚恋的态度。杨沛艳⑧、周永健⑨探讨当地鬼师主持的仪式活动反映出当地人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的宗教信仰。鲁华对明朝时期,高坡与朝廷的互动模式进行探讨⑩。张旭探讨高坡苗族传统社会组织是宗族和通婚圈的建构通过仪式加以确定①。齐玉莹、王炳忠都以“乌牛祭祖”(敲巴郎)仪式为载体,前者对仪式环节出现不同的性别在仪式中所承担不同分工,反映出不同的家族关系②;后者分析巴郎歌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③。

近十年,高坡的研究进入鼎盛期,前人对高坡的研究多以民族学眼光聚焦于该地传统仪式的记录与辨析,对该地音乐的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笔者于2018年7、8月份对该支系民歌进行调查收集工作,发现民歌、芦笙、木鼓是这个群体音乐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民歌歌词内涵丰富,在传统活动中仍旧传唱,本文就“茂饶”人对民歌的概念与分类法进行阐释。

一、“茂饒”人有关“音乐”的概念

在茂饶人的概念中,并没有发现直接与中文对应的“音乐”或英文的music对应的语词概念。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当下茂饶人关于对音乐的概念,已经基本等同于大家所共同认知的音乐概念,即: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部分没有受到过义务教育学习或者其他途径影响的茂饶人来说,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

茂饶人对乐器和器乐并没有专有名词,对乐器的称谓主要来源于乐器的形制、音色或者表达内容。例如苗话称唢呐为“章”,直译中文过来是指筒筒(筒状结构的或中空的材质)。在“章”的后面加一个修饰性词语——“艮衬”,“艮衬”指的是忧伤的、忧郁的、难过的,这就得出了一个新的称谓——“章艮衬”,苗话说“章艮衬”也就是指箫。在“章”的后面加一个“当哈”即苗话讲“章当哈”就是指长号,“当哈”则是模拟长号吹奏时的声音,为音色低沉,音量震撼之意。

二、“歌”与“礼仪”

茂饶人对歌有专门的称谓——“喔”,但是并非所有唱的歌都称之为“喔”,而是有着清楚的界限与区别。如茂饶人在结婚时所举办的酒席,来的客人会与主人家对歌,这里说的对歌才被称之为“喔摩”。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称为“喔”,茂饶人在举行杀牛祭祖过程中,主人家与姑妈家的歌师队伍会对歌,这里说的对歌才被称之为“喔啰”。只有这两种被称之为“喔”(歌),其他的歌唱情况则有其专属的称谓,比如在田坝或者山间小路上看见远处有异性路过,要打招呼问候或搭讪时,会通过歌唱的形式传达给对方,但这里歌唱的并不是称之为“歌”(喔),而是称作“唯”。此外,前文所讲茂饶人办结婚酒时会唱“喔摩”,当天快亮时,火炉边的对歌也将要结束了,会唱一种苗话称呼为“惹”的内容,“惹”的旋律不同于“喔摩”,所唱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喔摩”一般是相互表示称赞、尊重、客气等,而“惹”则是开对方的玩笑,互相调侃等。

在茂饶人的观念中,歌是人际之间相互传递礼仪的媒介,具有礼仪性性质的歌才被称之为歌,除此之外的声音传递则不能称之为歌。对于这一观念的判断来源于一次婚礼仪式的纪实,在办结婚酒席的时候,新娘与伴娘以及自家的亲戚朋友到新郎家,是不能够到达了新郎的家就直接进入屋子内,而是要由女方请的歌师与男方请歌师们唱完《出门歌》之后才可以进屋就坐。也就是说,在新郎家房屋大门外拦上一根竹子或者摆上障碍物,男女两方所请的歌师们在这里进行对歌,女方的伴娘和亲戚朋友的队伍在后面等候,作为男女双方代表在婚礼上的首次对话,无论是再冷的冬天,也要唱完这《出门歌》才能过这一环节,而且这是必不可少的婚礼环节之一。

《出门歌》:

两扇朝门正中放,又设龙门来装饰,装饰平房像朝廷,

你寨能人真是多,砍来金竹拦大路,

金竹周身都是金丝吊,绣个花球在站竹中间,

拦起大路无法行,路中还摆八仙桌,

桌中鲜花闪金光,现出一一蓬大金竹,

另有蓬花放中央,桌中还有一个金葫芦,

还有12杯子摆盘中,两盘杯子亮品品,

正好盛沈敬客人,我们出门见识少,未遇这种花样装饰主家门,

敬请主家歌师拿开装饰品,我们才好走进主家门,

自从今天我们走过后,主家儿孙个个坐朝廷,

走到金银朝门前,还望主家歌师开财门。

唱完《出门歌》之后,主人家会将拦路的竹子拿走,这时客人家歌师又将唱起《财门歌》,把主人家竹子拿开的行为寓意成打开财门。

《财门歌》:

主家钥匙随身带,开起财门大家行,

来到大院抬眼看,别人修起瓦房迎客人,

亲家钱米真是多,米粮满仓似国库,

金银钱财像银行,修起平房真漂亮,

走马转角层数多又多,好似京城状元房,

我们脚踏梯步到门前,主家聪明青年装烟又倒茶,

满面笑盈接待人,走至屋中抬眼看,

主家祖辈是富人,祭祖牛角成排排,

祭祖牛角屋中摆,显示主家人富人,

别家木樵客人坐,主家钱财似官人……

把《出门歌》《财门歌》称之为歌,这都是属于“喔摩”类的音调,虽然旋律性不强,不懂苗语的人听起来几乎认为每一句都是唱一样的,完全就是重复唱着一句旋律一般,但是茂饶人听一句就认定这是在唱歌(唱“喔摩”)。这是能被唱“喔摩”的人所共同证识的观点,所以茂饶人认为唱歌是要讲礼仪讲文化的。同时,我们再来看《出门歌》与《财门歌》的演唱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设计。

王CE是硐口村有名的歌师,田野期间与他相处的那一个月里,听到了他学习民歌的经历,还有他担任歌师的经验。

他讲道:“苗歌就是从小跟着长辈学,大人们一句一句的教,我们就一句一句学,大家所有人都学,有爱学的,就知道得多更会唱,不爱学的会唱得少,但是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会唱,不会唱歌就会被别人视作为与傻瓜没有区别。唱歌也要讲规矩,要唱详细,不要东丢一句,西落一句,给别人唱歌一定要会称呼①对方,这样才礼貌,懂规矩,人家才喜欢你,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为人差,话都不会讲。当别人称呼你之后,要会谦虚的说自己的并没有那么好,谢谢人家的好意之类……”②

从《出门歌》演唱的歌词内容来观察,演唱者都是在讲述自己今天如何来到你家门前,从在家早早的起床煮饭吃,碗筷都来不及收拾,穿好衣服了后集合自己的亲戚朋友们一起走过了那些弯弯拐拐的山路才到你家的门前来。演唱者用歌唱描述如何急切地想来到你们家、跋山涉水般的行程赶来你家来等等,用这样一些细节的内容来传达对主人家的亲热感情。《财门歌》是在《出门歌》唱完之后紧接着演唱的内容,称赞主人家的热情好客,房屋气派等等。在这一系列具有仪式感的行为中,民歌是重要的角色担当,用歌唱的语言表达对彼此的礼仪。

总而言之,“喔摩”所唱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礼貌的言语在社交中更受人青睐,里面不仅包含了茂饶的社交规矩,还体现了他们对维系交际圈子的重视。此外,同样是被称作为歌的“喔啰”,则是包含了茂饶的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传统礼俗、伦理道德等,堪称茂饶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喔啰”演唱需要注重的是完整性,并不需要演唱的人去修饰歌词,而是达到一个较好的完整度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出门歌》的文化设计中来看,礼貌与尊重的主题在歌词中不断得以体现,这样的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礼仪性的体现,什么样的言语会维系好这层社交关系,在社交圈子中加固群体间的联系。《出门歌》是这个文化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然而,同样是人与人之间的演唱进行交流,传递彼此间所要表达的信息时,“唯”和“惹”并没有被茂饶人认定为歌,所以对民歌概念的解释并未在此结束。笔者继续调查中发现,茂饶人根据不同的曲调、内容及其演唱场合,即使由同一对男女歌师演唱,只要曲调一变,那便不是属于唱歌了。这么说可能不太能够理解,甚至相互矛盾,但是茂饶人的认知却有合理的解释。

茂饶男女青年通过赶集或节日聚会认识,若彼此间有了好感,不论你谈了几个对象,只要没有结婚,他们会再相约某天某时在一个地方见面。他们约会见面的形式在笔者最初的理解中,是有些不太一样的,因为他们以前没有电话,没有传呼机,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男生又不能直接前往女生的家里叫女生出来玩,所以一种特有的坡出现了,也就是女生家所属寨子的某一个特定山坡“秋苏”①,所以一种特有的歌唱现象出现了,就是前面提到的,茂饶人称为“柔唯”的歌唱状态。值得强调的是茂饶人并不认称“柔唯”是歌,而是给这一现象起了一个专有的称谓——“柔唯”。演唱“柔唯”的其中一种含义是呼唤自己的另一半,是一种信号,告诉她或他,我来了、我在哪或者两人之前就商量好的暗号,这一个暗号只有两人理解是什么含义,而且会记住很久很久。②

男生吹的口哨,茂饶称为“柔唯”,是一种具有旋律性的声音,而且可以被人喜欢,“柔唯”不光是吹口哨,也可以是以唱的形式出现,还有吹木叶也同样属于“柔唯”。总而言之,“柔唯”是一种蕴含信息的声音,但是茂饶人并不认为那是歌,认为那是种信号,一种有情感属性的信号。茂饶人还认为丧葬仪式中给祭师亡人的开路不是唱歌,虽然开路所念的词具有音高旋律,和固定的节奏形态,但那并不是他们所界定的歌,而只是祭师作为亡人与已经去世亲人们的中间人,带领亡人去见已故亲人,告知亡人要与已故的亲人们好好生活,去了就好好去了,不要回来扰乱子孙们的生活,保佑子孫平安的含义。

综上所述,茂饶人自己文化中独特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对于“歌”的界定方式。相比较于其他文化中的界定方式,茂饶人并不是直接把“歌”的音乐形态特征作以区分的准则,而是从应用,或者说为功能属性——礼仪性表达来界定什么是“歌”。歌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行为方式,茂饶人只是在这一行为方式中作了一定的界限,即表达礼仪属性的内容为歌。礼仪分为狭义与广义来理解,狭义的礼仪指的是社会交往中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言行举止;广义的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茂饶人歌曲的礼仪性指的就是广义的礼仪。

三、民歌之分类

茂饶人把“喔”(歌)分为“喔摩”和“喔啰”,另外的“唯”与“惹”并没有算在歌的称谓类别里,但从民歌的界定来看,这四类皆属于民歌范畴,因为内容都来源于生活中,歌曲表达自身的意志、愿望和感情,同时亦是创作并流传于口头间,在不断的流传中经过了集体的口头加工完成,所以这四类都应属于民歌研究范畴内。茂饶民歌从音乐形态特征来看,“喔摩”“喔啰”“唯”和“惹”的旋律曲体结构都十分近似于一句体的分节歌结构,都是由一句母体旋律贯穿全曲始终,之所以称之为近似于一句体的分节歌结构,是因为并非重复使用一句旋律演唱,而是旋律受歌词的长短和格律的影响,使用固有音节或节奏型对母体旋律作扩充或紧缩。四类民歌的旋律线条也各有特点,从音响上的辨识度很高,高的原因也是因为旋律的变化性不强,所以一听便知是哪一种民歌了。从表达内容来看, 划分为严肃性与调侃逗乐的两类。

笔者在田野中观察到,当举行杀牛祭祖时,会专门设立歌堂唱“喔啰”,唱“喔啰”是仪式环节中的组成部分,是特定场域、特定仪式中具有严肃性、礼仪性的歌曲。尽管“喔摩”是具有礼仪性质,演唱内容也涉猎广泛,但是所有的内容是在当下情形所不需要的时候,因此则不会唱起。反之从应用场所来讲,在婚礼办酒时,则不会唱“喔啰”或者“唯”,只会大量的唱“喔摩”和部分“惹”。因为“喔啰”是杀牛祭祖时特定使用,“唯”则更多的是男女青年讲述自己悲伤的心事,所以更不愿在人多的地方提及。每种歌曲都与特定功能与使用场合有着密切关联,它们都是生产生活的产物。

以上的不同分类处理,是绝大多数文化中的民歌都可以做的类型划分方式,但这三种分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茂饶民歌的内部组成结构情况。然而,将哪一个方面作为民歌分类的首要标准,需要民歌与其所根植的文化找寻关联,不同的文化取向则会有不同的选择。田野期间发现,当茂饶人介绍某首民歌时,首先要讲是在什么场合下唱,因为每种场合下唱歌歌曲内容会有限定,所以紧接着介绍唱的是什么歌也就马上提及,毕竟每一首歌曲十分的长,而且每句旋律十分相似,就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可能还没等到演唱者进入主题,他的大部分修饰的歌词已经把你的耳朵塞满了。所以首先要说明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也十分重要,最后就是分唱的对象。一般多见的是对歌,一对一的异性对唱常见,唯有“喔啰”是杀牛祭祖中唱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传统礼俗、伦理道德等。还有一主要特征:“喔啰”男人之间唱的歌曲,女人不得入席演唱。但从民歌的界定来看,这四类皆属于民歌范畴,因此不同的使用场合,是茂饶人对民歌分类的第一标准。从民歌的分类表中可以基本反映出茂饶人音乐民俗的脉络,体现茂饶民歌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虽然笔者不能肯定这样的分类是否在茂饶社会中得到广泛认可与运用,但茂饶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唱的歌曲是在该分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茂饶社会是不允许民歌在使用场合上出现错误。

接下来,笔者选择民歌的使用场合的角度,兼顾音乐形态和表达内容上的联系,对四类民歌进行简述。

(一)男人唱古老的歌——“喔啰”

在茂饶人眼中,一领众和的民歌“喔啰”(ngod lol)是他们承载自己族群的文化内核与族系特质的脊梁,是代代相传的活态历史档案,亦是茂饶人的文化百科全书。适用场合来看,“喔啰”是在隆重的杀牛祭祖必须演唱的歌曲,除了教学情况之外,其他场合下则不会唱起。

1. 称谓解读

“喔”(ngod)音在茂饶语里最直接的就是歌的意思,“啰”(lol)是亘古、悠长、宏大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古老的歌、庞大的歌,即古歌、大歌皆可。由于歌有特定的使用场合,也就是在当地的传统习俗——杀牛祭祖(“斗巴郎”ndeu bangs langl)过程中演唱,所以也有称为巴朗歌。

“喔啰”的内容庞大,鸿篇巨制,以演唱顺序排列其主要包括有神话传说、历史事件、传统礼俗、伦理道德等。体裁结构有些类似于戏曲的曲牌连缀体,多曲牌组合而成的套曲。“喔啰”是茂饶人在杀水牛祭祖中所唱的歌曲,演唱者皆为男性,为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大家聚集坐在一起,待牛倒地后开始唱,人数多达数十人①。唱歌的地方称为歌堂,歌堂里分为主人家与姑妈家的两支歌师队伍,他们演唱内容基本相同,但两支队伍各唱各的,并非一起齐唱,姑妈家歌师队伍先唱,主人家再还,该形式茂饶人亦称为对歌。巴郎歌内容长大,当地学者录有音频近20个小时,但还远没有唱完,巴郎歌所唱的旋律骨干音基本不变,多为内容的变化。

谱1:

歌词大意:

自古以来是哪个开的天?是白須白发白胸白背老人说,是鼠年开的天。

是哪年劈的地?听白须白发白胸白背老人讲,是牛年劈的地。

鼠年开的天牛年劈的地,虎年兔年设人间,蛇年马年设水牛设黄牛来做活。

自古以来是哪个来的天?说是毋公开的天。

是哪个开的地?说是有当开的地。

是毋公骗有当睡觉,有五偷偷上他的蓝天,开牛天到牛天。

开了十二十三天,成了一对黑天。②

这首《开天辟地歌》是巴郎套曲中的第一首歌曲,讲述的是“有五”“有当”两个人物开天造地的过程,当时天上有13个太阳、13个月亮,他们造箭射日月,因日月生气躲起来,从此世间黑暗无光明,大地漆黑一片不利于人们的生活,于是他们又想方设法呼唤太阳和月亮升起的故事。

2. “喔啰”隶属的杀牛祭祖之起源传说

“喔啰”是茂饶人举行杀牛祭祖仪式时演唱的歌曲,也仅仅只有在这一仪式之中才会唱起。那么“喔啰”的起源传说就直接与仪式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笔者田野时进行民歌采录与翻译过程中,发现在《亲家歌》里面的一段内容:

伏羲二人婚后多年不生子,

玉帝指令点小雀来分明,

用杀牛祭天祭地又祭祖,

生儿有女定成功,

伏羲按照点小雀的指点杀牛祭祀后,

百子千孙遍天下……①

杀牛祭祖的起源有着这么一段传说,从茂饶人的口述以及文化的载体民歌中了解到,认为天地由盘古开,盘古身体再变化成世间万物,女娲造人于世。天上玉帝委派雷公下凡人间,询话凡间事理,人间张公心肠不好,用大甄将雷公盖住,困囚雷公,趁张公下去田间耕耘时,伏羲二人心肠好救了雷公,雷公回到天宫要水淹大地,玉帝见伏羲二人好心,给了他们葫芦种子,种了大葫芦制作为大船得以存活于世,后来玉帝再命伏羲姊妹成婚制人烟,又经过玉帝给的建议才得以儿孙遍布天下各地。玉帝的建议就是杀牛祭祖,这一传说故事代代相处至今,杀牛祭祖仪式当下年年也在保持进行。

笔者调查还得知,茂饶的男性一生有三件事情是最重要的。第一杀牛祭祖;第二结婚;第三修新房子。可见杀牛祭祖在茂饶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喔啰”作为杀牛祭祖必唱的歌曲,歌唱的内容又可谓是茂饶的百科全书。两者都是极具茂饶的文化标识属性,所以“喔啰”与杀牛祭祖仪式的交融结合也能被理解,茂饶先人的文化设计所体现出的智慧可见一斑。

(二)姑娘与后生之间的礼赞——“喔摩”

“喔摩”是在茂饶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歌类,特别在结婚办酒席时场面热闹非凡,会唱整整一个通宵。但“喔摩”又仅仅只能是没有结婚的人才可以唱的歌曲,可以在对歌间试探彼此的心理活动,以歌声传达思想内容及情感,同时也反映着歌者是否具有歌唱才能,或者头脑是否灵活并善于应变。区别于每首歌曲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歌唱的内容,也就是围绕何种主题来展开演唱。

“喔”(ngod)音在茂饶语里最直接的就是歌的意思,“摩”是细、小的意思,所以“喔摩”也有称之为细歌、小歌。“喔摩”是只能未婚男女夜晚时在屋中火塘边对唱,歌唱的音量大小近似于说话,所以称之为细歌也较好理解。在歌唱内容上,会以某一主题展开,比如在婚礼酒席上,男男女女坐在一起吃饭时唱的碗歌,这主题是以吃饭的碗展开。客人先唱,你们主人家的碗是从哪里买来的,材质是金碗银碗,以此富有逻辑顺序讲碗的根源,并各种修辞手法的赞扬主人家的经济宽裕,富有大方,一方面表达对主人家的夸赞,另一方面也展示出自己注重礼节、懂礼仪的品行,以及歌唱才能和睿智的头脑意识。随后,主人家的一方会作以谦虚的对答,称自家经济并不宽裕,只有拿土碗来招待客人,要多多包涵等一切能表达自己谦虚态度的言语。男女青年在这一唱一答的对歌往来中,了解彼此探寻恋爱的火花,如果两者有意,就会慢慢唱出自己的心事相互袒露自己的心声,直至唱到感情的内容去,也就是在这一来一往的对歌中,这一整个通宵都不够唱,到最后的难舍难分甚至落泪。当然也会有存在两者相互间开玩笑挑逗对方,甚至面红耳赤的场面。

谱2:

歌词大意:

腊月时间已经过了,二三月间到了

冬月和腊月已经过了,二三月到了已经大太阳了

一个勤快老太已经采麻去了,勤快的老祖公急忙去抬锄头去地里了

二三月间牵牛下田下土耕地去了

二三月间要准备下种子到地里了

种子下到地里去有十一、二天了

种子下到地里十三天了……①

这是一首季节劳动歌曲,用的是“喔摩”的旋律演唱,通过歌曲告诫人们每月应该做什么,不要因为其他事情误了农耕播种。

(三)酸甜苦辣的爱恋——“唯”

“唯”多数是表达演唱者心酸或忧伤的心事,特别是两人谈情说爱时向对方倾诉的时候,情不自禁唱起的调子。“唯”也就是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时唱的歌,可以作为情歌、抒情歌来理解。演唱可以是异性或者同性的两人一对一的对歌形式,也可以是一人抒发情感而唱。

“唯”主要是倾诉自己的情感,唱的时候声音很小,就像在说悄悄话一样。“唯”不仅仅限定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也可以是两人之间交谈有了兴致而唱,因为这种歌比较多见于倾诉感情的酸甜苦辣、表达心声。“唯”的内容主要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特别在表达对他人有爱慕之情的时候,声音会很小,唱自己爱慕之情的时候通常是一个人唱,旁边有其他人了则不唱。如果是对唱的情况,那么另一人通常是和最亲近的人,和心爱的人唱歌表达交心,小声唱的原因也就是因为所唱的是自己的情感和心声,所以不希望被其他的人听到两人的交谈内容。笔者调查期间,一个老奶奶唱起了“唯”,唱着唱着就流下眼泪。所唱内容是回忆年轻时候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光,一起做过的事,一起看到景色,可如今你却不在了,我独自一人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谱3:

歌词大意:

女生口才太好了,能把底下的龙哄上天

女生说的话细言细语很好听

能说会道天上的雷公可以下地

女生和這个男生坐在山坡上都有了灰尘了

两个走路一个踩一个的脚后跟调情

男生调情问女生,你是哪家的妈妈?

两个走路一个踩一个的踩脚后跟玩乐

女生玩乐问男生,你是哪家的爸爸?

两个谈的好,山坡花开的一簇一簇……

(四)欢乐的调侃——“惹”

“惹”的内容多见两人之间互相调侃彼此,可以是讲对方歌唱不好、很多歌词乱凑而来、逻辑牛头不接马嘴或者歌声不好听等等。目的就是为了对歌的两人以开玩笑的方式将气氛营造的更加欢乐,同时也寓意着整晚的对歌活动也就要结束了。

“惹”是一个具有时间概念为前提的歌唱形式,是指天快要亮的时候,大家在一个屋子里对了一晚上的歌,这时候唱一个新的调子出来,也就是在唱“喔摩”之后的一个新的调子。茂饶人的婚姻仪式中会有年轻的姑娘后生特别喜欢的对歌活动,这些还没有结婚的男生女生都是新郎和新娘家的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一男对一女一唱就是一整晚。前面提到的具有时间概念为前提的歌唱形式,就是指在这天快亮,将要结束这场对歌活动而起的一种新的调子来营造氛围,幽默、风趣、逗乐、调侃的演唱内容来洗礼大家唱了通宵达旦的歌喉,刺激大家整体的娱乐气氛,最终整理情绪来结束对歌。

谱4:

《欺骗歌》①歌词大意:

很早以前的时候建立的

姑娘我们两个是拿歌声来接头

你的歌声好,歌很多不要拿你的这些歌声来欺负我

你说你会唱歌,你不要拿你唱的歌老欺骗我

你说你的嗓子好,我的还比你更好

给人家在旁边评价嘛

看是你的嗓子好,还是我的嗓子好

早上天马上亮,唱的歌声都没有完

四、茂饶民歌的生存现状

民歌,是茂饶人传递信息的工具,是生活娱乐的消遣,是打开文化的钥匙,是表达内心的独白。民歌过去是这样的用途,现在依然是这样存在,它与语言的创造一样神秘,久远到我们无法得知它们从何起源,因此拟定民歌的生存现状的小节也就是为了将笔者田野中所见所闻的民歌生存现状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总结当下民歌的生存情况,另一方面是对民歌生存情况的思考来展开论述。以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将茂饶民歌传统的鲜活姿态结合当下的科学发展趋势看作为一个文化适应,因为民歌传统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一直与流动的时空磨合与适应着。

(一)大众变小众

在游客还没走进大山里面去,当动车还没修到家门前,茂饶人所选择过的生活可以算得上是主动封闭的世外桃源模式,主动的封闭是由长久的时间养成的人文环境。苗族遭遇了封建王朝的排挤追杀,茂饶这一支系从江西一路逃难迁徙②,迫不得已住进贵州高山的茂密丛林中的洞里,经历着残酷的屠杀、迁徙的苦难,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自我保护,而不得已居住在封闭的深山丛林里,长久下来不难理解,茂饶会形成有封闭内向的民族性情和排外心理。世外桃源的说法,确实是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族群劳作生产自给自足,堪比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其实也即指的是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之所以要阐释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是为了讲清楚茂饶民歌从“大众变小众”的现状。

以前的茂饶社会里,民歌有着得天独厚生存环境,田野期间凡是采访超过70岁的老人,据他们的回忆自己小的时候,看长辈们聚会活动的唱歌情形,眼里都是放光的!说起现在的年轻一代打工的打工,外出学习的求学,基本没有哪家人是完整的在一起生活的,老人们对此情形表现出悲观又无力改变的感叹不无道理。此外,虽然现在的人口基数大,但是实际参与聚会活动的人越来越少,物质生活得到了提高,离理想的生活水平近了,但是人心却远了。以前人人会唱歌,到现在唱歌断层现象,足以反映民歌曾经作为茂饶社会的大众文化,变为今天将有断层危机的小众文化。

(二)被丢荒的遗产

“丢荒”原本是农耕语境里的词汇,指的是自家拥有的田土,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闲置,没有耕种庄稼。田野调查的时候,甲定村的王DX提起的“丢荒”这个词,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些个个都玩耍手机,骑起摩托车出去玩耍,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自家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哦!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全部都丢荒了,等他们哪天想起自己还有这些重要文化的时候,又会重新捡起来传下去的。”王DX这么说笔者其实十分理解他的感受,确实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而是该现象呈现出似乎越发明显的趋势。但他所说这一番话,其实是反映一个问题——民族音乐的向心性功能,即音乐具有凝聚群体的力量,能够通过音乐对群体产生文化认同。它对群体的组织制度、群体意识有一种自觉的倾向性①。王DX看着自己族群的文化现在所处的境遇,虽然他没有说出我们的族群在慢慢变得不那么凝聚,各自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去,但是他的言语反映出的就是自己对这个现象的不适应,这也是接下来要讨论的关于适应的话题。

(三)为适应作出的调整

前文中有提到民歌传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民歌传统在不断的适应变化中的社会环境,这一过程中,民歌传统是在不断的调整着,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社会。民歌传统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目前来看,茂饶人对民歌的使用场所已经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比如建立微信群聊,茂饶人通过网络的方式唱歌。这一次在田野时发现智能手机在村寨间的普及使用,光纤入户改变了电视的使用,改变了手机的使用,从以前的卫星电视和功能手机变成网络电视和智能手机。调查时笔者住在硐口村王CD家,硐口村是在茂饶生活区域里离集市较远的自然村寨,但这里只要是70岁以下的人,几乎使用的都是智能手机,且不论他使用了有多少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方便,但是至少他会使用手机发出语音消息,可以在群聊里唱起歌来,也可以听到大家对他唱的歌曲的评价等。看着大家农闲的时候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和在外地的亲人视频通话,茂饶人在为信息技术的革新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此外,科学技术的革新带来了许多快餐文化,短短的十几秒时间里能够获得信息、短时间里大脑受到信息量的冲击带来的刺激,长久下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茂饶人的生活。比如在杀牛祭祖时原本唱三天两夜的“喔啰”现在一个通宵就简化完成了,原本婚礼一整晚的对歌时间现在变成了到凌晨就基本结束。甚至,以前的爱情坡也就从此消失,不会有两人聊着心事而唱起歌流下眼泪,不再有后生到山头上来叫姑娘出来约会。

其实发生的这一切是必然,民歌传统作出最好的调整就是适应社会环境,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传承下去是重要的,茂饶人现在的状态就是理想的状态,利用现有的技术去传递自己所要传递的信息,至于民歌传统被传承的多与少,作为研究者我们无权干涉,也无力介入,只能报以研究的态度来面对。

五、结语

茂饶人把音乐当作说话一般,只是赋予了语言某种模式化的形态,在特定的场合下得以应用,并以心口相传的活态存在于族员的生活中,没有文字记录,以歌唱作为文化的载体,用歌唱传承民族文化,比如族群的迁徙历史、英雄传说、劳动节气、伦理道德、传统礼节、情爱言语等内容都在苗歌中得以寻见。茂饶人对歌的称谓有“喔摩”和“喔啰”两类,但同样具有民歌实质的还有“唯”与“惹”,只是这两种在茂饶看来并不具有严肃或者礼仪的性质,并不称之为歌。四类不同称谓的民歌实质上都具有音乐形态、表达内容和使用场合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由于茂饶对民歌的使用场合的重视,这样就反映出了茂饶将歌曲区分为礼仪的和非礼仪的。茂饶苗歌根据曲调的差异可以分为四类,每一首曲调都有自己的固定旋律开头和结尾,演唱者通过第一句告知或提醒大家,接下来自己将要唱什么调子,不同的曲调演唱内容不同,使用场合也不一样。歌唱旋律的单一性,苗歌没有太多的旋律变化,歌唱的主要目的是用唱的形式传递信息内容,所以唱的旋律没有具有丰富的变化性,旋律不多变为其主要的叙事性目的做出让步,这也能得以解释。当下的茂饶民歌在不断的调整中适应新生的社会环境因素,不论是被动的受科学技术革新和文化信息的冲击,还是主动的选择新的方式运用传统民歌,这种种发生的现象都是必然的,作为民族音乐研究者应当持有良好正确的态度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锋,徐英迪.“射背牌”:婚外情的智慧处置[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 鲁华.从生界到土司领地[D].吉首大学,2012.

[3] 鲁华.论明代前期黔中高坡苗区与朝廷的关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 罗荣宗.苗族歌谣初探—贵阳高坡苗族[M].

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4.

[5] 潘年英.百年高坡[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6] 齐玉莹. 黔中苗族“乌牛祭祖”性别研究[D].贵州大学,2018.

[7] 石开忠.试论黔中苗族牛祭习俗的成因[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8] 王炳忠.摩若苗族《榜郎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

[9] 吴崇津.也谈黔中苗族牛祭习俗兼与石开忠同志商榷[J].贵州民族研究,1989(2).

[10] 吴秋林.高坡苗族背牌文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4).

[11] 严奇岩.贵州苗族“跳洞”的文化意蕴及功能[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12] 杨沛艳.黔中苗族宗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

[13] 张旭.高坡苗族传统社会组织[D].贵州大学,2009.

[14] 赵塔里木.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再认识[J]. 音乐研究,1989(3).

[15]周永健.贵阳市高坡乡国苏寨苗族的宗教信仰與变迁[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16] 周永健.贵阳市高坡乡红毡苗鬼师的现状与变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17] 周永健.论苗族传统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以贵阳市高坡乡红毡苗支系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5(24).

猜你喜欢
民歌分类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我给资源分分类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给塑料分分类吧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