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2020-11-16 06:10张九宁
读写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张九宁

摘 要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体制在进行不断地改革和深化,高中老师对于课程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从传统的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教育开始向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而且目前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变成老师和学校检验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进行综合测评的重要依据。通过学生核心素养的展现,也能更好地掌控老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完成状况。本文着重阐述了怎样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设计,希望能够对日后高中数学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151-02

在高中阶段数学的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的实践领域、研究领域和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关注,只有攻克这一难题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基本来开展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进一步推动高中的数学教学向实践、人文以及富有创新性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领域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完善以及老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要求

(一)保障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当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行数学的学习时会发现高中的数学难度增加,而且知识量也非常多,学生在初学时会有较大的压力,也比较难接受,而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也会遭遇一定的困境。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地降低教学难度,给学生更多地接受空间。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依据学习计划进行数学学习的习惯,学生则应当依据自己所学阶段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数学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提升学习的效率。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便于教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二)培育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性

高中的数学课程本身就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以及实践的特性。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不能让学生只依靠理论的讲授就能够完全理解和清楚的,也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对于习题以及学生练习试题的讲解,学生也应当加强对于课程内容的练习来进一步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从这一点上来说,高中的数学课程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对于学习的探究性和实践性。老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当积极培养学生锻炼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思维意识,如此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育数学专业的综合能力和意识,保障高中学生有效地增强学习的探究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

在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要做的应当是为学生讲授足够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了解。其次,老师还应当加强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增强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老师可以在上课时教导学生改进和完善自身对于数学的学习方式,学生若能以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那么一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

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应当培育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和调动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而,老师更应当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增加学生练习和实践的次数,培育学生动手实践,调配知识储备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更利于加强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增强学生数学科目的核心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能力和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质开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怎样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工作。老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更应当加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培养,只有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和欲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学生才能因此更好地理解数学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但是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更注重老师对于知识的单方面讲解,这样更不利于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还有一些高中老师会更注重对于数学公式和相关知识体系的讲解,课堂氛围过于枯燥和乏味。如果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要一直面对如此刻板的数学课堂,也很难增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无法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老师也无法保障課堂的教学效果。因而,老师更应当依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改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更完善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实践与互动当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培育学生从兴趣出发去学习高中的数学课程。

(二)培育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通常是将老师作为教学时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则只能进行被动地接受,学生也因此不能更好地融入数学的课堂氛围。高中的数学课堂更需要老师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数学思维。而且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变快、变强,社会各领域都需要具备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意识的全面人才。高中的数学老师也应当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老师在为学生讲解试题时,应当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老师应当对学生思考的过程进行重点培育,减轻对于学生试题结果正确与否的重视程度。老师培育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学生的清晰思路也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更好地完善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质的能力。

(三)激励学生的积极进取,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各领域对于人才的要求在逐渐升高。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为完善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老师也应当完善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课程时能力的培养。老师在上课时应当着重培育学生的实际与动手能力,加强学生思维方面的培育与锻炼,并同时鼓励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进行生活实践时进行应用,这也更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质。在改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选择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多次组织活动以及实践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构成,增强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与进取心。这样的课堂实践形式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开拓思维,发挥自身的想象与创新。新颖的课堂学习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来进行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展示,这也能间接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师要想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新奇的课堂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问题反思——以“三新一旧”背景下一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2020(03):28-30.

[2]黄根初.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集合单元教学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12):57-60.

[3]周静.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1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