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损坏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2020-11-16 01:50杨培杰王社娟
关键词:沥青路面防治措施

杨培杰 王社娟

摘 要:水损坏是沥青路面病害之一,当水通过裂缝等渗入沥青混凝土内部,将严重破坏沥青混凝土结构,引发更大的损失。为此,开展沥青路面水损坏综合处治措施研究对有效控制路面病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全面掌握沥青路面水损坏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沥青路面水损坏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有效解决水损坏病害,推进我国沥青路面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坏;防治措施

0 引言

沥青路面以其优异的路用性能和舒适的行车感,倍受国内外公路行业的青睐,并被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目前,我国交通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交通量激增,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很多沥青路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其中水损坏形势最为严峻。路面积水会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长期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还会出现路面饱水状态,进而引发各类水损害。为减少雨水等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及安全的影响,必须重视水损坏处治方法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线路较长,可划分为4种路面结构,即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及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上述路面类型,可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加铺方法,其中旧沥青路面结构(K1820+20~K1841+763.2)加铺后存在较为严重的渗水现象。原路面结构为8cmAC-25I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cmAC-20I改性沥青中面层+4cmAK-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经讨论分析,决定采用加铺法进行处理。加铺方案为4cmSMA-13沥青混凝土+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6cmAC-20C沥青混凝土+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原路面铣刨重铺。通过路面情况调查可见,可选取就地热再生技术处治病害较少路段。针对硬路肩只处理現有病害即可,无需铣刨重铺,只需进行加铺即可。

2 路面调查情况及水损害原因

2.1 路面调查情况

目前,本路段已完成重铺作业。但因本路段降雨量较大,导致冒水现象出现于加铺SMA-13沥青混凝土局部路段。由现场调查可见,主要在行车道和硬路肩连接位置、再生车道和铣刨加铺车道连接位置出现冒水问题。

2.2 路面水损害原因

当发现冒水问题后,决定选用铣刨法处理局部硬路肩,但仍有层间水从路面结构层间流出。通过调查分析可见,其原因主要如下所示。

(1)施工设计中,主要选用铣刨加铺法处理旧沥青路面段,但针对原硬路肩,并未做铣刨加铺施工。同时因施工时,不能保证新铺沥青路面结构不会出现渗水问题,且无法及时完成中央分隔带边缘现浇水泥混凝土施工,致使雨水不断渗入,向路面结构层内渗入的水分,极易顺着路面结构孔隙、铣刨层底面、SMA-13结构层底面以路拱方向、合成坡度方向不断位移,直至达到硬路肩连接行车道的部位,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原硬路肩已具备较为密实的结构,水分到达该位置时侧向位移难度较大,或不会出现移动,从而越积越多,待天气好转之后,日照影响下,顺着未完全压实的区域水分将逐步上升,进而出现冒水情况。

(2)在就地热再生施工段,因将一定量新料掺加到再生车道内,将大大增加其油石比,碾压施工后可增加其密实度,当水分横向位移到达此路段,由于横向排除系统还不完善,冒水情况极易产生于再生车道连接铣刨加铺车道位置未压实部位。

(3)施工不到位也是出现冒水情况的重要因素。当铣刨施工之后,如层间粘层撒布量较少,施工接缝部位无法充分碾压密实或新铺沥青混合料结构层孔隙率过大等,都会导致冒水问题出现。

3 沥青路面水损害预治措施

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公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沥青路面是高等级公路最常见的路面形式,通过多年探索,大大提升了沥青路面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且获得显著的成绩。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使用一定年限后,往往会出现诸多早期病害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沥青路面水损害,为此,必须找出水损害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用的措施科学、有效,才能有效控制沥青路面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3.1 处治方案

经施工调查后,在充分了解冒水原因的基础上,应在对施工工期、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路面水损害处治措施,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其处治措施如下:

(1)针对加铺SMA-13施工段,不管是在行车道连接硬路肩位置还是行车道连接行车道位置产生冒水情况,都应在横坡方向或合成坡度方向进行开槽处理,要求在冒水位置下方设置开槽位置,且在45cm以上控制开槽宽度,20cm以上控制开槽深度,硬路肩与新铺沥青层内20cm长度为开槽长度。同时清理干净坑槽底部。

(2)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填筑施工。具体为10~30mm碎石盲沟(8cm)- C35小石子混凝土(7cm)-封层-粘层- SMA-13(5cm)。

(3)选取防水土工布将盲沟底部、顶部及一侧较低位置全面包裹,并通过透水土工布对其一侧较高位置完全包裹。

(4)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利用开槽法处理长大纵坡及凹型竖曲线底部位置,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加密处治。针对长大纵坡挖方段,可按照20m作为其开槽间距;针对凹型竖曲线底部位置,则以10cm作为开槽间距,开槽位置为其最低点与其两侧。

3.2 处治效果评价

处治施工之后,在一次强降雨过后,经调查处治路面位置情况显示,横向排水通道开挖之后,原冒水位置并未见冒水问题,且可见有水从排水通道边部流出。则表明渗入路面层间的雨水可汇集到横向排水通道内,且利用横向排水通道向路面范围外流出,以此防止路面结构水损害问题出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行车荷载和温度、雨水等因素的长期作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极易产生大量病害,从而损坏路面结构,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水损坏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类型,一旦处理不当,将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管理的难度,如何有效控制水损坏病害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重视路面水损坏防治工作,正视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及时恢复路面使用性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安全出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学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3(08).

[2]潘剑松,祝俊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3(04).

[3]李春雷.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浅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防治措施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自融雪沥青路面抗凝冰剂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