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2020-11-16 01:51黄樨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西医康复治疗

黄樨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纳入患者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康复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组内VA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ROM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有突出效果,是进一步提升患者疗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的有效途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康复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57-02

痛风性膝关节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的尿酸盐结晶在人体滑膜、半月板以及软骨等组织内的异常沉积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常以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疾病具有恢复慢、难治愈等特点,持续的康复治疗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度、避免疾病影响正常生活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分析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23±3.13)岁;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09±3.18)岁。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康复治疗。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次,3次/d;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5mg/次,1次/周。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其中,西医疗法对对照组完全一致,中医疗法如下:

(1)中药熏蒸。使用本院自制熏蒸方伸筋草、透骨草各30g,艾叶、防风、荆芥各20g,五加皮、入骨丹、红花各15g,牛入石10g,制川乌8g,用3000mL水煎煮,温度控制在40-52℃之间,相对湿度80%,将患者双膝置于治疗机下肢仓内熏蒸,30min/次,1次/d。

(2)推拿按摩。熏蒸过程中,使用松髌手法推拿患者髌骨,推拿次数控制在20-25次之间;熏蒸结束后,以拿捏法、揉法松弛患者患膝关节及相关肌肉,5min/次;引导患者自主伸膝、屈膝,1-2min/次。

(3)针灸。取患膝阳陵泉、三阴交、鹤顶等穴位,选择规格为0.3mm×40mm的不锈钢毫针,入针后轻度提插捻转;以2cm艾条行熏灸,使穴位得气,20-30min/次,1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

1.3观察指标

康复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如下:(1)显效。患者各项膝关节症状完全消退或显著减轻,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显著改善。(2)有效。患者各项膝关节症状可见好转,膝关节功能改善,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膝关节功能受限的问题。(3)无效。患者各项膝关节症状以及膝关节功能无改善或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 - 无效例数)/ 总例数 ×100.00%。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疼痛感越强烈;使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总分100分,70分以下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存在问题,分值越高,则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VAS、ROM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各项研究数据展开分析对比,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P<0.05表示數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比较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组间比较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VAS、ROM评分变化比较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VAS、ROM的评分表现均较差,数据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ROM评分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此事,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传统上,临床在对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展开康复治疗时,多习惯采用西医疗法,包括口服药物、注射外源性玻璃酸钠等[2]。上述康复疗法对于患者疼痛的缓解以及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但不足在于无法达到根治效果。

对此,有学者提议将中西医康复疗法联合使用。从中医康复治疗的角度上讲,为了确保达到“标本同治”的目标,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当严格把握“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3]。对此,本次研究开展过程中,选择了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将中药熏蒸、手法按摩以及针灸三种康复疗法联合使用的治疗方式。其中,中药熏蒸可帮助患者减轻膝痛,起祛风通络、补血活血之效;手法按摩可帮助患者矫正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起松解粘连、加快滑膜修复之效;针灸可温经养血、通络镇痛,达到“补泻兼施”之功用。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同时,康复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更低、ROM评分更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以往单独的西医康复治疗,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效率,并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膝关节功能活动度,促使患者早日痊愈。

综上所述,对于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而言,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康复疗法,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感、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小红,叶仿武,朱峪英.膝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西医膝康复治疗进展[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206-207.

[2]李雁婷.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3):26-27.

[3]杨瑞霞.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对睡眠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20,(19):90.

猜你喜欢
中西医康复治疗
心脏X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于对尿毒症患者中西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