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2020-11-16 02:17袁亚
艺术大观 2020年26期
关键词:钢琴曲演奏艺术特征

袁亚

摘 要:钢琴曲《平湖秋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先生改编的代表作品,是一首具有典型中国民族特性的音乐精品,其音乐情感丰富,音乐特征鲜明。本文对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这首钢琴曲的演奏处理。

关键词: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特征;演奏

中图分类号:J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02

钢琴艺术在17世纪引入我国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几十年,钢琴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并喜欢,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也被创作出世。尤其是许多具有中国民族傳统特性的钢琴曲,即保持了传统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与技巧。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先生改编的钢琴曲《平湖秋月》,便是中国民族音乐改编成钢琴曲的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对钢琴曲《平湖秋月》进行深入的艺术特征和演奏处理分析,对促进我国钢琴艺术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1]

一、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

《平湖秋月》原本是一首由作曲家吕文成创作的广东音乐。《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是作曲家在游西湖以后,对西湖美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原乐曲使用的乐器是“软弓”组合,即高胡、扬琴与琵琶。原曲《平湖秋月》,具有典型的广东音乐特征,音乐线条轻柔细腻,将月色下的西湖的静谧、波光闪耀、如画如梦的景象形象的展示出来。钢琴曲《平湖秋月》是在“文革”后期,由我国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先生,对吕文成先生的同名乐曲改编而成。陈培勋先生在我国音乐圣坛上,有着极高的威望,其在交响乐、钢琴乐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成就。陈培勋先生有几部流行广泛的钢琴改编曲如《平湖秋月》《卖杂货》《思春》《双飞蝴蝶》等。其中《平湖秋月》是一首具有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特色的钢琴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器乐融合交汇的经典之作。[2]

二、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

(一)艺术意境

钢琴曲的优美意境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了优美的意境和韵味,才能将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展示出来。我国的传统音乐中,对景色、月色的描绘都非常形象生动,月亮在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就是乡愁、思念的代表。钢琴曲《平湖秋月》中所展现给听者的月色,也是明亮、安静,充满思绪的。钢琴曲《平湖秋月》利用抑扬顿挫、稳重沉静的音色,突出了西游月色的特征。其中融合了西方印象派和浪漫派的创作技法,也突出了平静月色下,遇有的风波微澜。作曲家即还原了原作广东音乐的温柔雅致,又融入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个性。我国的钢琴作品异于西方音乐的地方,就在于其对旋律线条和音色的独特处理,使钢琴曲带有与众不同的中国艺术韵味。钢琴曲《平湖秋月》中宁静致远、沉没淡雅的意境之美,让整个曲子的思维更具层次感,加上和声织体的不断变化和旋律的灵动顺畅,呈现出来的,就是对艺术内涵和音乐情感的完美呈现。钢琴曲《平湖秋月》中所包含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其艺术魅力更加独特。当听众静静地聆听这首钢琴曲时,不仅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有着对美的深层体会。[3]

(二)和声语言

在任何一首钢琴曲中,和声对乐曲的影响极其重要。和声是协调音乐作品中各个和弦调性方向、逻辑关系以及稳定性的关键。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和声特征,对其演奏风格、音乐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部钢琴曲中,和声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首先,很多时候弹奏者在开始演奏阶段,为了突出音色,弹奏大多以D调为主。但是,在这部钢琴曲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出“秋月”这一音乐思想,通常会采用b D宫七声调式,使该曲的色调更符合音乐意境;其次,整个钢琴曲的伴奏音型大多采用“宫、羽”等平行调式混合音阶的排列方式,从而将音乐柔和的色调情感烘托出来。此外,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整个和声语言,既突出了传统音乐语言风格,又进行了必要的创新,使音乐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有机地结合了在一起,展现了中国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4]

三、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处理

(一)整体的弹奏处理

钢琴曲《平湖秋月》共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层次分明、结合有序。在演奏过程中,既要突出乐曲的优美意境,又要把握技术要点。比如,弹奏乐曲“起”的部分时,“起”是1-9小节,其中1-2小节是引子。引子部分速度较慢,是乐曲整体风格的代表。弹奏时,左手的纯五度音程要缓缓弹奏出来,力量要集中而深入,声音应慢慢地散开,并在空中久久回荡。右手的三十二音符连续弹出,轻柔而连绵,意境悠远。弹奏时,情绪应该饱满并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均匀变化呼吸。乐曲的第2小节后两拍至9小节,是乐曲的主题部分,右手负责旋律的输出,左手则负责连续三十二音符的展现。为了能够有效模仿出高胡的音色,采用琶音和装饰音的处理方法,将乐曲的歌唱性发挥出来。在演奏的过程中,琶音处理应均匀连贯,同时注重高音的展示。旋律方面应该把握其优美的歌唱性特征,每个音符都要认真处理,以保证其清晰度。在演奏三十二音符时,弹奏者的情绪起伏要与音乐的高低走向紧密结合,使音符之间以流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做好湖面的微波起伏,从而突出钢琴曲诗一般的音乐意境。此外,在演奏承、转、合其它几部分时,仍然需要结合音乐本身的艺术特质。充分发挥弹奏者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力,灵活运用自身的钢琴技能,将想象力与音乐意境完美地结合起来,对乐曲进行最理想的二次创作。

(二)触键的处理

科学的钢琴触键方法和演奏处理,能够将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完美展现出来。中国的钢琴曲追求清、高、淡、远的国风,所以在触键方式上,需要利用手指对琴键进行轻柔的触摸,从而让钢琴产生灵动、淡薄、高渺的音色。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引子对整部乐曲的艺术风格进行了精准的定位。如钢琴曲的引子部分的节奏较慢,右手的三十二分音符需要左手的持续低音来进行衬托。演奏的时候可使用水平触键的方式,手指进行前后水平方向的移动,发力的主体放在手指的第一关节上,下键稳而缓,穿透力要强,让力量透至健底,这样所发出的声音柔美中带有刚毅,声音具有凝聚力。乐曲中的三十二分音符,如波浪般起伏跌宕,音乐织体绵密柔长,月色下宁静的西湖涟漪荡漾,波光粼粼。演奏时的手指应贴键运行,利用手腕来带动手指触键,这样才能让发出的声音均匀柔和、明朗清晰,音乐情感更加形象。再比如对乐曲的第二小节处理,从第三拍开始,其主题旋律采用了琶音和弦的特征,声音效果模仿了高胡。钢琴曲中采用短倚音的方式来模仿高胡的滑音,使整个旋律主体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发出的声音也明亮、纯净。因此,在演奏这段时,要注意声音的穿透力,同时还是注意琶音的均匀性和高音的明亮性。弹奏时,利用左手来衬托右手的旋律,采用手腕带动指尖发力,进而产生即轻巧又流畅的乐声。[5]

(三)踏板的处理

踏板是钢琴弹奏的重要内部,踏板的主观性和即兴性较强。踏板是演奏者对音乐理解的直接呈现,踏板的运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钢琴的弹奏技术和弹奏效果。钢琴弹奏时踏板的运用需要结合乐曲的和声、节奏、旋律以及音乐色彩等诸多因素。尤其在弹奏中国钢琴作品时,由于钢琴作品的调式特征比较特别,所以对踏板的运用更有挑战性。钢琴曲《平湖秋月》采用了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对和声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弹奏时,应该结合钢琴的调性和声变化,合理运用踏板来突出该钢琴曲的民族性音乐特性。在踏板运用上,由于五声音阶的混音效果较为和谐,所以可以比较大胆地采用延音踏板,使音与音之间能够产生共鸣,烘托出诗意绵长的西湖月色,进而表达音乐的优美意境。在乐曲中,有模仿古筝、琵琶、高胡等乐器特征的华彩段落,对于这种段落的处理,可以采用持续的、轻柔的抖动踏板运用方式,从而表达乐曲的音色和意境。抖动踏板能够有效缓解音乐进程中过渡段的层次感,从而使音乐更加流畅。针对音乐意境方面的处理,还需要运用到弱音踏板,这种踏板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處理音量、音色方面的变化层次,从而增强音乐的柔和度。钢琴曲《平湖秋月》中就有很多地方可以运用到弱踏板,但是在运用时,应该准确掌握运用时机和运用时间。

四、结束语

钢琴艺术在我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各家所长,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中国钢琴家们,运用自身的创作才华,结合钢琴的器乐特点,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对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特征和演奏处理的研究分析,不仅是对钢琴艺术本身的解析,也是对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有效融合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潘屹.论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处理[J].大众文艺,2017(01):159-160.

[2]蔡佳.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魅力[J].赤峰学院学报,2012(11):138-139.

[3]张煜欣.钢琴曲《平湖秋月》的音乐学分析[J].民族音乐,2018(02):41-43.

[4]谢丽莎.钢琴曲《平湖秋月》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处理[J].艺术科技,2017(1):27.

[5]李健群.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演奏魅力[J].北方音乐,2016(16):169.

猜你喜欢
钢琴曲演奏艺术特征
夜的钢琴曲(六)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