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笔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探究

2020-11-16 02:17孙婧雅
艺术大观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孙婧雅

摘 要: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大发展时期,该时期对外贸易交流频繁促进了本土文化元素的更新和发展,这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以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为例,通过对该时期工笔人物画的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开展分析,来探索我国工笔人物画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隋唐人物画;当代人物画;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4-00-02

隋唐时期是我国传统绘画成熟期,尤其是工笔人物画方面。这个进步一方面是绘画题材的逐渐稳定和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外交流的开放,新的绘画技巧方式的传入使得我国本土绘画技法上有了提升和创新,为后来宋元时期绘画的成型奠定了基础。从古看今,我国当代画家基于开放视角,不但吸收了传统工笔绘画精髓还学习了西方绘画特色,为我国工笔人物画扩大交融范围,令表现形式多元化,提升了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水平。

一、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隋唐时期的绘画是对我国传统绘画总结和发展的时期。这时期我国绘画门类逐渐明确,除了有对之前绘画的总结和完善外,还有新表现形式的注入和发展,为后来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鼎盛状态以及明清时期绘画题材的稳定打下了夯实基础和深远影响。此外,这一时期的绘画更加突出了绘画主观意识上的展现,如文人精神、美学追求以及艺术表现等。以下对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题材展開分析,探索当时工笔人物画表现形式的发展和传承。

(一)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题材类绘画是对国家发展历程和民族思想的表现,具有真实性和说教功能,是统治者教化臣民的渠道之一。所以在我国各个时期的美术中皆有使用,是我国传统绘画题材。唐初人物画的社会作用显著,诸多作品都是在展现往日执政者的功过来借鉴反省当下。比如初唐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该作品描述了描绘了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情。作者对画面人物进行了细致描绘,尤其是唐太宗,彰显了其帝王风范。这幅作品的历史意义深刻,是对国家统一和谐发展的展现,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但是从画面人物描绘的体格大小不难看出,画面缺少科学的透视表现,而是使用我国传统绘画作品中的“主大从小”表现原则,对身份地位尊贵者着重突出放大表现,其余人物缩小表现,这种表现形式不符合现代科学绘画近大远小的表现,是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表现技法的不成熟体现,但这种不成熟确实我国传统绘画特色之一。

(二)释道人物

美术中释道人物表现形式对我国传统人物画表现有深远影响。自佛教艺术由西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后,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元素,这在绘画表现方式、技法运用上都有体现,尤其是人物题材上,诸多优秀释道人物题材画家创造了影响后世画坛人物表现方式的画法,例如盛唐时期的吴道子,被后人称为“画圣”,他在山水画和宗教人物画上皆有突出成就。他创造的图像宗教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把我国释道人物画表现推向了更为成熟的状态。《天王送子图》是他的代表作,其表现主要借助人物表情和内心联系,在绘画史中的划时代意义明显。

(三)宫中仕女

隋唐时期的宫廷绘画题材中,属仕女图最为出彩,这和隋唐时期的社会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仕女图是对宫廷贵妇和侍女日常生活的表现,是专门为统治者服务而衍生出来的人物画题材,早在唐初已成为主流绘画题材,发展到唐代中期达到顶峰。张萱和周昉是绘制仕女图题材的优者,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等作品都是我国传世经典作品,名扬国内外。这些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宫廷人物生活状态。以张萱的《捣练图》为例,画面描绘了皇宫侍女们捣练洗衣的场景。全卷用三段描述捣练、络线、缝制、扯直、熨平的劳动过程。画中人物体态自然生动,仪容端庄精致,神态从容温厚。作者在人物本身和衣着装饰等方面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唐代宫廷人物的雍容华贵。这也从侧面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审美和艺术品位,以及唐朝社会上流人士生活的奢华。

二、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的应用技法

(一)人物画的造型与表现力

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人物的描绘讲究形神兼备,这在唐代人物画的“神韵”方面得到了体现。实际上唐代人物画在造型方面的变化也极其显著。唐代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可以激发出人们的想象力,这为研究者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品《步辇图》中对比手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画面中对周边人物的缩小描绘展现了唐太宗大气风度。宫女轻柔体态衬托了唐太宗的凝重感。禄东赞的绅士风度衬托了唐太宗的亲民。该图在结构实现了由右紧密向左疏朗的顺利过渡。

此外,唐代人民追求自由多元素生活,所以唐代的服饰,对不同地区的风格都进行了吸纳改良,形成了款式多样化的服装特点,这一点也为唐代人物画造型表现中具有高度独特性。

(二)人物画的线与色彩

画家张萱对色彩的运用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张萱所绘妇女以宫廷内人为主,所以造型华丽,因此张萱在描绘这些人时用色浓艳丰富,并且重视对色彩的装饰性功能,以求达到华丽富贵的效果。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朱红、石青、草绿等颜色是妇女衣服的常见色,多种鲜艳颜色交叉在一起有助于打造轻快明朗的画风。然丰富的色彩并没有跳出主色调,仍可统一合理配合。色度的层次变化较为显著,在强弱和明暗的对比中,大大提高了画面的和谐性和统一性。而画中马的灰暗色调衬托了服装的明丽,毛色较深的马,在马群中起到了和谐色彩的功能。整幅作品就是在这样一明一暗的色彩搭配中体现了初春了温暖和郊游欢快的氛围。

在色彩的渲染技法中,唐代人物掌握了从西域传入的凹凸画法,丰富了画面层次,提升了画面立体感。在唐初时期,画家对色彩晕染方法进行了广泛应用,以此来将物体的立体感凸显出来。在色彩晕染的同时,使用传统线描方式勾勒画面,提高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分明性,这在人物画坛中被广泛使用。

三、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和创新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形成是我国传统绘画积累和西学传入的组合。对西方绘画中形式构成和色彩运用等因素的借鉴学习,使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造型原则和构图方法上有了突破。

(一)構图

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布局”“经营位置”等,当代工笔人物画,对传统的时空观念予以了继承,其中,西方古典写实观念为一大影响要素。比如满构图,注重画面实感的提升,通过以实求虚,提升画面厚重感。还有就是注重了画面背景的描绘,使得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更具理性和客观性。[1]

(二)色彩

在色彩方面,我国工笔人物画在绘画材料和表现手法中,都对西画中丰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进行了借鉴,当然这离不开传统中国画精神。在丰富画面的基础上,也大大彰显出了中国画的神韵。我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各有千秋,学习西方绘画理论精髓,将其灵活运用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更能展现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美。

中国绘画在色彩运用上重视色彩的纯粹性。在画家何家英的作品《秋冥》中,画家将蓝紫色设为背景色也代表了远处了天空色,而金黄色为地面和树叶的颜色,黄蓝俩色互补,画面主体人物肤色暖白并着白衣,这样的画面色彩搭配有助于提升画面视觉效果,也把主体人物的圣洁纯净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多画家在色彩渲染的帮助下,将画面集中在一种氛围之中,使色调感得到了体现,如画家刘泉义的《苗女》系列作品,作品将色彩渲染放在服装上,空白了银饰,反而达到丰富局部色彩来体现主体物魅力的效果。

(三)造型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形态准确描绘上并不重视,传统中国画造型上更多的是通过写意方式用线运笔表现描绘对象精神面貌和主体气质,以此来凸显人物的传神和韵味。重视神态超过形态在传统中国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哲学思想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是写实。新时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家,通过对西方造型方式学习来创新中国人物绘画传统,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形态外貌,在保留传统以线造型的特点中,实现了中西融合。

四、结束语

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创新对中国后世工笔人物画的继承摆明了道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在我国工笔人物画的风格面貌中,重点阐述了构图、色彩以及造型等,我国工笔画的不断发展进步,由于工笔画作者具有较高的创造意识和创作观念,并给予开放心态,对古今中外的精华进行汲取,大大提高了当代工笔人物画交融的广泛性,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化也越来越突出。基于整体视角,隋唐时期的繁荣发展,政治文化思想的不断渗透,再加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了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走向成熟和鼎盛。现今在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下,我国开创了政治开明、生活富裕的良好格局,人与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文化思想交流的便捷化程度显著提高,要想真正实现以古鉴今,需要艺术家的高度重视和思考,将中国工笔人物画走向全新的发展高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陈乃惠.谈“旧”论“新”——当代“新工笔”人物画色彩[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04):99-102.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
融入那坡壮族民族服饰的高中工笔人物画教学策略
浅论工笔人物画中素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从张见工笔人物画看当代“新工笔”
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色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