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毛泽东的影响

2020-11-17 07:47曹应旺
当代贵州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普遍性长者特殊性

毛泽东特别欣赏孟子对不为与有为关系的认识,多次引用和发挥孟子这方面的思想方法。

毛泽东从韶山读私塾时起,就读了《论语》,也读了《孟子》。他从小就熟悉《孟子》的思想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内容的重视事物特殊性的观点,重视区别不为与有为、不为与不能的观点。

《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许行主张“市价不二”:“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批评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孔子重视“和而不同”,反对抹煞差别的绝对同一,主张在重视特殊性的基础上注意与普遍性的联结。孟子则进一步强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主张从特殊性出发,也就是主张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珍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种重视特殊性的观点。从已经掌握的材料看,他至少4次引用这个观点。第一次,1954年10月21日毛泽东同印度尼赫鲁总理谈话中说:“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孟子曾经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就是说,事物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实况。”第二次和第三次,1958年5月28日、29日,毛泽东两次谈话中都讲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第四次,1959年12月下旬,毛泽东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分析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平衡的关系时,又一次引用和发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毛泽东反对从普遍性出发、忽视特殊性的教条主义。他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1937年8月,他在《矛盾论》中指出:教条主义者“不了解研究当前具体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对于我们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应当着重地加以研究。”毛泽东从特殊性出发的思想方法,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的根本方法,但与历史传统上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思想方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孟子围绕“为”,曾分析了“不为”与“不能”、“不为”与“乱为”、“自为”与“他为”、“不为”与“有为”4个方面的关系。《孟子·梁惠王上》中讲:“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技,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里就“不为”与“不能”的关系,讲明脱离客观条件主观蛮干是“不能”,客观条件允许却不干是“不为”。《孟子·公孙丑上》讲了个拔苗助长的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认为“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在孟子看来“不耘苗”,应该做的不去做是“不为”;拔苗助长是“乱为”。《孟子·滕文公上》中讲:“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这里围绕“自为”与“他为”关系,肯定社会分工、“通功易事”的合理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里勾画出“不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某些事情上的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孟子对“他为”与“自为”关系的认识,道出“通功易事”才能取得好的比较效益,也包含着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认识。

孟子对“为”的4个方面的认识,反映了从客观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毛泽东许多文章中都发挥着这种思想。他特别欣赏孟子对“不为”与“有为”关系的认识,多次引用和发挥孟子这方面的思想方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为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有必要的让步,有必要的“不为”, 红军的改编,红色区域的改制,暴动政策的取消,就是让步,“‘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正是这种情形”。在国家建设中,为工业化、现代化而奋斗时,毛泽东同样重视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

毛泽东重视事物的特殊性,重视正确处理不为与有为的关系,是受到孟子思想影响的。

猜你喜欢
普遍性长者特殊性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关于“哲学方法”的思考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弟子规》节选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区域文化外宣中特色文化符号翻译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研究
论新建神佛造像在城市雕塑中的特殊性